注册 登录
首页 >  民风民俗 > 淮镇年文化系列之大年三十
淮镇年文化系列之大年三十
作者:赵刚


在老家淮镇把农历年的最后一天称为年三十,这一天的晚上,叫三十轰晌,也就是传统节日除夕之夜,这一夜淮镇人往往通宵不眠,称之为守岁。宋代大文豪苏轼写过一首《守岁》之诗,其中有诗句:“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除夕是新旧交替之际,所有活动都是以除旧布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回老家过年之大年三十


“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除夕是岁序更替、辞旧迎新的日子,人们卸下一年的辛劳,与家人温暖相依准备迎接鼠年的到来。在除夕这一天,老家淮镇有上坟祭祖、打扫庭院、贴福字、贴春联、贴年画、放鞭炮、放烟花、穿新衣、吃团圆饭、吃饺子、看春晚、守岁等风俗。

淮镇人在除夕这天清晨家中男丁都要上坟祭祖,这是全族人最隆重的仪式,坟前摆上供品,怀念先祖,慎终追远。祭祀祖先是全族人在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各地礼俗不同,祭祖形式各异,在我老家淮镇是要上坟祭祖、焚烧纸钱、放鞭炮,以寄托晚辈对已故亲人哀思的。

回老家过年之大年三十


除夕祭祖一方面是源于"百善孝为先"的传统观念,在新年伊始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之情;另一方面则是祈愿祖先可以保佑子孙后代,让子孙后代兴旺发达。据东汉崔寔在《四月民令》中记载:"正月之朔,是谓正日。躬率妻孥,絜祀祖祢。"也说明除夕祭祖的活动从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

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疠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

回老家过年之大年三十


为了迎接除夕和春节,民间甚至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开始准备,所以有"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说法。"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除夕的饺子年年有。"

我查阅了一些资料,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等史籍。《风土志》记载: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老家的团圆饭是全家人围坐一桌,桌上摆满菜肴,共吃团圆饭,远在他乡的游子,除非万不得已,再远、再忙也要赶回家团圆。年夜饭后,便是来守岁。晚辈为长辈们添富寿,不能早睡。据说坐得越久,长辈越长寿。

在《帝京景物略》中记载:"……悬先亡影像,祀以狮仙斗糖、麻花馓枝,染五色苇架竹罩陈之;家长幼毕拜,已,各自拜,曰辞岁。已,聚坐食饮,曰守岁。"守岁有许多活动,一方面是饮食,如吃水饺、年糕、瓜果等,一方面是玩游戏,如纸牌、麻将等。相传守岁是为了防止一种有角猛兽的入侵,而这种猛兽最害怕红色、火光和声响,因此在除夕夜人们会点红灯、贴红纸、燃放烟花爆竹,目的就是为了抵御猛兽。《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高烧银烛,畅饮松醪,坐以达旦,名曰守岁,以兆延年。"

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根据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在南北朝时我国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因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饭桌中间设置火锅,因此也称围炉。古代,一些监狱官员甚至在除夕晚上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既享受佳肴美食,也享受那份快乐祥和的气氛。年夜饭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回老家过年之大年三十


老家人习惯把年三十和大年初一,通称为过年、过大年。过年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农历新的一年开始。饺子来源于古代的角子,距今已经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作为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特色食品,无论是在年节之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是非常常见的。在我国古代,饺子的别称有很多,"交子"就是其中的一种。因为除夕守岁有"更岁交子"的意思,因此,除夕夜吃饺子也成为一种重要的年俗活动。淮镇除夕夜、大年初一、初五、十五吃饺子的年俗,全国各地略有不同,但其所表达的人们在辞旧迎新之际的美好愿望是相同的。由于交子的形状很像元宝,因此包饺子也有包住福气的意思。

回老家过年之大年三十


春节的历史悠久,最早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朔。” “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

回老家过年之大年三十


宋代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解释:“正月朔日,谓之元旦。”《说文解字》中对“旦”字的解释为:“从曰见一上,一,地也。”表示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就是早晨的意思。因为它分别表示一年的第一个早晨,正月的第一个早晨,所以称“元旦”和“正旦”。除上述称谓外,春节还称“开年”、“开岁”、“芳岁”、“华岁”等,在诸多称谓中以称“元旦”最普遍,时间最长久。

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

甲骨文中“年”字是果实丰收的形象;金文中的年字则为预祝丰收喜庆的日子;《谷梁传》说:“五谷大熟为大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人们在立春前后的正月初一这一天,欢聚庆祝,一起过年。

回老家过年之大年三十


民间还有这样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 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 到腊月三十,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 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有一年的腊月三十,乡亲们都忙着收 拾东西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 个白发老人,对一户老婆婆说只要让他在 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兽驱走。众 人不信,老婆婆劝其还是上山躲避的好, 老人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他不住,便纷纷 上山躲避去了。当“年”兽像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白发老人燃响的爆竹声。“年”兽浑身战栗,再也不敢向前 凑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仓皇而逃。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回到村里时,发现村里安然无恙,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白发老人是帮助大家驱逐“年”兽的神仙。人们同时还发现了白发老人驱逐 “年”兽的三件法宝。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回老家过年之大年三十


不放炮仗不过年,这是老家的过年风俗。从上坟祭祖、到大年三十中午的团圆饭、晚上的吃饺子、正月初一早晨、初五中午、十五的中午都放鞭炮。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王安石《元日》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可见,爆竹在古代主要是用来驱除瘟邪的工具。那时候的"爆竹"只是将未干的竹子扔入火中,竹子遇火发出爆裂声。到了唐代,一个叫李田的人将硝石装入竹筒中,将其点燃后发出了更大的声响,以此来驱散瘴气,制止瘟疫。这也是现代爆竹的原型。

大红的福字、春联蕴含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也将节日装点得喜庆红火。除夕是团圆和美、迎祥纳福的日子,此时的神州大地浓郁的年味儿,早已弥漫开来。

回老家过年之大年三十


回家过年是一种记忆,有了过年的热闹,才会明白回家的期盼情。除夕吃团圆饭、守岁更是一种团圆,有了亲人的陪伴,才有你在外坚强的笃定。年夜饭更是一种味道,有爸妈烧的饭菜,才有了浓浓的思念味道、年的味道。



【责任编辑  卧龙令】

[下一篇] “烤杂病”的往事

[上一篇] 悠悠家乡土炕请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