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历史国学 > 古城“钟声”
古城“钟声”
作者:海蓝蓝


  自古享有“京西第一府”美誉的宣化城,北靠泰顶山,南临洋河水,是镶嵌在阴山山脉东段山间盆地中的一颗璀璨明珠,1992年被河北省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

  翻历史,早在夏商时,宣化先后归属冀州、幽州,春秋时为燕国北境。由于地处内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带,居沟通南北要冲,故宣化历来是汉族与东胡等少数民族聚集地。

  战国时,燕国大将秦开率兵击破东胡,拓地千余里,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宣化属上谷郡。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天下分为36郡,宣化仍为上谷郡。最早使用“宣化”名称的是金代,后行政建制和名称又有多次变化,再次使用是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直隶巡抚郭世隆为改革地方税政,上疏朝廷,废除宣府镇卫、所,设置宣化府,统领三州八县,为表“宣扬朝廷德政,感化黎民百姓”之意,奏请定名“宣化”,遂沿用至今。

  据明代编撰的《宣府镇制·制置考》中称,宣化城是唐代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以加强边防为名,招兵买马准备叛乱所建,当时叫“雄武军城”,距今应有1260年。作为重要军事和交通枢纽,宣化逐渐成为古代塞北地区重要的军事、政治、商贸、文化活动中心。

  宋、辽、金、元时期,宣化是辽国和蒙古国的王公贵族们经常往来的地方,城内建有大批王族行宫和别墅。宣化城最初均为土城,得以大规模展筑是在明朝。

  1368年,明朝南京建都,即派兵北伐,大将汤和率兵来到宣德府,在城内屯兵屯田,使宣德城成为一座军城。 明洪武四年(1371),随着明军事机构的改变,宣府被立为万全都指挥使司治所,这是一个相当于省军区的机构,下辖15个卫和2个州。卫是相当于现在的军分区师级单位的机构,仅宣府城内就设有宣府前卫和万全左卫、右卫。众多的机构和驻军使得宣府小城拥挤不堪,很多机构只能设在城外。

  明洪武二十四年 (1391),明朱元璋第十九子朱橞被封宣化,也以封地为名叫做谷王。朱橞受封来到宣府,开始在原城外西北角建王府。为维持王府中心位置,洪武二十七年又把宣府城向西、北各扩展一倍成为现在规模的大城。因城池扩大而人口发展缓慢,使得新建宣府大城十分空旷,所以从明初开始修建大量庙宇和官宅,逐渐形成从南门“昌平门”到北门“广灵门”的一条街,城市中心点也转移到钟楼一带,从而形成总长12120米的雄伟壮观的宣化城。

  清道光年间,宣化府在天泰寺街东口建一座木制单孔布瓦歇山顶的“古上谷郡”牌坊,以昭示宣化历史源远流长。

  我常听母亲说:宣化是座方城,从南到北六里十三步,从东到西也是六里十三步。明朝时为边关九镇之首。抗战时,二十九路守军每天在城墙跑操,逢年过节习武表演,尚武之风一直延续至今。

  宣化共有七个城门,还有瓮城,角楼。刚解放时城墙基本完好,南门到西门,北门到西门都能贯通。我记忆中的城墙已残破不全,常尾随三哥身后,钻城墙洞捉迷藏,到北门外摘葡萄,西门口万柳公园捕蜻蜓。城墙、城楼几乎是那时孩子们成长中密不可分的活动场所。只是没见过钟楼里的钟,鼓楼内的鼓。因三座古楼的门洞都被封堵,不见石碑,也看不到匾额,更不知三座楼都建于哪个朝代。民间只说“钟楼、鼓楼、南门楼”,没听说过“清远楼、镇朔楼、拱极楼”。三座楼中,除鼓楼不在十字路口,钟楼和南门楼就是百姓口中的方位词,似乎古建包涵的文化历史与百姓的生活没啥关系。

  1980年9月,当我带着高考录取通知书走进位于钟楼东北角小巷深处的校门,竟被松柏掩映的“U”字廊式老房吸引了。门洞与两侧房子相连,办公室前的廊式通道,彰显着学校古朴典雅。

  这所始建于1917年的直隶第五师范学校,史称河北宣化师范,成为我人生转折的起点,而学校富有古风式的中国建筑群,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

  廊式办公室对面有座门窗破旧,却造型精美的储物室。空旷的小操场北也有座带廊柱的建筑,是堆放体育器材的活动室。闲暇时,小操场东南的六角亭成为同学们研究学校历史的小课堂,因为里面立的石碑,清楚地写着建校情况。

  亭子东的“五龙壁”,浮雕、缕雕,图案凸显。上方祥云朵朵,下方波涛滚滚。三条龙翻腾于云海,两条龙从波涛中腾空而起,溅起的浪花十分逼真。这堵有祥云、波涛、巨龙烘托的墙是紧贴校医室西侧的影壁墙。这幅壮观无比、活灵活现的砖雕建筑是同学们闲暇观赏的美景。“五龙壁”除巨龙外,独立成画的小型图案很多,静观其画,仿佛身临世外桃源。鸟语悦耳,花香沁人,好似回归自然。这些图案与五龙图相互辉映,彰显中国古建的艺术美,从此,对古代遗迹的关注深入我心。

  从“五龙壁”右侧台阶上去,粗壮高大的古槐旁边有座被当做图书馆的破旧老屋,浓浓的书香吸引着我进进出出。两年间,我从中借阅过大量诗歌,几乎将所能看到的东西方有代表性的作品都抄写下来积累成册,尤其对西方文学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建筑与雕刻的美学含义极为入迷,同时也理解了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进而更关注中国民族风格的美学概念,特别是从古典诗歌与古建筑的美中所体现出的内涵。

  从那以后,只要一有时间,我就去欣赏校内外的古建美。东方砖木结合的风格与西方雕刻油画为主的哥特式建筑形成了鲜明对比,比如宣化教堂所反映出的恰恰就是西方的文化与历史。从建筑传递出的宗教故事与油画、雕刻艺术的结合,在差异中,我更懂得本民族的优势与自豪感。然而,一向以“半城葡萄,半城钢”而闻名的古城环境却处处显出它的苍老。污浊的空气,不断建设的工厂,让我萌生了“背井离乡”的躲避思想。毕业分配成为我离家的借口,“到远方去,到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异地他乡的环境带来清新之感,更有了自我成长的空间,然而,年龄的增长似乎越来越有种说不清的伤感,总觉自己无法融入到异乡的文化中去,没有归属感。每次回家,都喜欢从南门楼向北穿过鼓楼,步行到钟楼再折返,似乎走个来回,心里就踏实一些。究竟为什么,说不清,只要能时常陪父母在古城内走走,精神好像就有了寄托。

  父母相继仙逝,家没了,心里突然有种强烈的被遗弃感,与兄长、同学、发小也越来越觉得隔着一堵厚厚的城墙,无论怎么努力,总觉得自己走不进城里去。

  在《寻找一座城市的记忆》和《我的心丢了》中,我写了这种灵魂无所寄托的痛;那份谁也不解的精神失落;那个灵魂无处安放的惶恐;那种语言无法表述的凄楚唯有自己心里最明白。每当想要回家乡时,心在纠结,想与怕的情绪压抑着,没人能体会。我也似乎有意回绝所有邀请,不愿走进陌生的连我成长的回忆都找不到的家乡,但我又怎能忍住不去接近家乡,不去走进古城呢?

[上一篇] 我与徐志摩后人的交往

[下一篇] 武汉保卫战:我军伤亡40万换来战略相持阶段到来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