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作品评论 > 22人评张炳吉散文集《乡关路远》
22人评张炳吉散文集《乡关路远》
作者:张炳吉

      【编者按】张炳吉的散文集《乡关路远》出版后,一些文友写了读后感和评论并发表在不同的报刊、网络,今辑录在一起,以便于阅读和搜索。

目录

顺序     作 者          书评题目

(一)李延青  人情练达即文章

(二)梁剑章   故园依旧影憧憧

(三)薛建中   走过就是风景

(四)曹志印   漫漫乡关路

(五)高建雨   细读《乡关路远》

(六)刘鑫祖   回不去的时光机  追不到的童年梦

(七)王   璐   乡关路远  馨香绵长

(八)侯美蓉   用心去丈量故乡的土地

(九)润   雨   风物长宜放眼量

(十)刘成彬   品读《乡关路远》

(十一)老兵默默《乡关路远》读后感

 (十二)   徐敏豪    读《乡关路远》有感

(十三)崔喜军  本色张炳吉

 (十四)   李永君等  简短评论

(一)人情练达即文章

                            ——读《乡关路远

作者 :李延青

  炳吉兄将结集出版他的散文作品,嘱我作序。我知道不容推辞,就-口应。去年,震纲兄出版他的的诗集时我曾应约写过-篇短文,一样是同学,总不能"厚此薄彼"(玩笑)。其实,我是没资格、也不擅长写这类文字的。但半生从事文学工作的阅历,使他们想当然地对我有-份信任,而我自然不好辜负他们的"抬爱",只好硬着头皮勉为其难。

  作序之难,难在"认真"。一得仔细阅读作品,二要对作品分析评价,是以人们常以种种理由加以婉拒。我所以答应,-来自已不是名人,二来源于对同学朋友的了解。再者,文学(尤其是散文)是心灵的"自白",读同学朋友的作品,可以在此前了解的基础上获得新的"发现"--学识的进步、人生的体悟、性格中特点……等等。所以,这种阅读和思考对于我就成为一个学习过程。

  《乡关路远》共收录散文九十九篇,分六辑。"故园风物"记述作者的童少年往事;"走笔悟道"是作者对生活的发现和理性思考;"山水印记"是作者写自己游历异乡的感受;"都市掠影"则记他所生活的城市的人和事;"史海寻贝"是作者研究历史的心得;"人性漫笔"则是作者对人性的透视和挖掘。六辑之中以前两辑为重,特别是作者对"故园风物"的珍重,让我们感触到一颗在当下社会难得的童稚之心。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我之所以感到'乡关路远',是因为眼前的故乡早已不是我童年时的故乡;我要回到童年时的故乡,重温那份乡情和亲情,一如要飞越重重关隘,满目渺茫。我常常痛楚地感到,儿时的故乡对我来说已是只可忆、只可写而不可及的彼岸了。"

  故乡是人生的出发点和归宿地。一个心里怀有故乡的人,是一个有""的人;一个历经风雨沧桑尚能保持童稚之心的人,是一个心地干净的人。散文贵在一个""字,这个""不仅是生活的真实,更是作者在世俗烟火中捕捉到的人类的情感共鸣,是人的本真。炳吉兄在"故园风物"中无论是写破败的老屋、荒寂的院落、儿时的油灯,还是写亲情友情、乡风俚俗,都给与我们这样的打动!

炳吉兄的散文充溢着他对生活的辩证思考。一眼旱涝如常的石泉让他体会到"得意不猖狂,失意不失志"的品格;墙头随风摇摆的茅草历来都是世人唾弃的对象,而他却设身处地的认为,这一点正是它们"充满应变精神的自我保护之举";黄顶菊繁殖能力极强,是一种严重威胁农业生产的"洋草",炳吉兄想到的则是如何利用它的特性去变害为利而不是简单的围歼……;再比如,他由开车体悟到的处世道理,母亲对车灯的理解,"荞麦理论"等等。悉心体察其它几辑,无论异地风光还是都市掠影、史海寻贝、人性漫笔,入眼、入笔的风景、史料和生活现象都是触动他、启发他的写心之作。阅读这样的文字,让人感到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成熟、智慧而又淡定的人。

  古人云"人情练达即文章",是之谓也。

  还有炳吉兄的幽默。炳吉兄大学毕业后参军,参加过对越自卫防御作战,转业到地方后一直在领导机关工作,所以,我总感觉他是一个冷峻的人,但读他的文字我却常常为他记事和叙述的诙谐幽默失口喷出笑来。幽默不仅是智慧和乐观的表现,更是作家不可或缺的一种素养。

  如果说一个经历过硝烟战火、又在宦海沉浮半生的人,具有这样的人生智慧不足为奇,那么,一个人历经磨砺却依然能够保持自我的本真就不能不让人敬重了!

  匆匆写下这点粗浅感想,相信细心的读者会比我有更多收获。

(本文作者系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二)故园依影憧憧

                                         ——为散文集《乡关路远》跋

作者 :梁剑章

  2007年岁末的一天认识了张炳吉。细聊之际,方知他已坚持散文创作多年,观其文笔,已颇觉出老到厚重。随着此后交往的日益增多,炳吉为官的严谨正直,为文的刻苦勤奋,为人的平易随和乃至生活中的童心稚趣等诸多印象便在脑海中深刻起来。

  今年仲夏,炳吉送来一部书稿,说是河北教育出版社要为之出版,书名为《乡关路远》。认真品读这部散文集,不仅为炳吉勤于笔耕、钟情散文的精神所感动,也为他深恋故土、赤子报恩的情结所感动,同时还为他文笔的老成和厚重而感动。

  真挚感人的故乡浓情是炳吉最多的着墨之处。在炳吉的笔下,有儿时流淌不息的槐河,景色秀美的五马山,村南岗上的古槐,用石碑支撑起的井架;还有那虎胆虎威的爷爷,工作忙碌的父亲,慈祥关爱的母亲,更有那童年的小油灯,坊间的梆子声,年岁的百灵火,等等,这一切是那么质朴,那么亲切,那么透亮,引发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炳吉的着眼点不仅是故乡对物质的追求,更是精神的和文化的追求,写农民对物质生活的向往,写他们对精神文化的渴望。烤百灵火,“随着这堆篝火的炽热燃烧,一家接一家的门外都蹿起了几丈高的火舌,熊熊的火焰霎时映红了农家闾舍,映红了深邃的天幕。”不仅是这些,而更重要的是“烤百灵火在新的一年里能百事百顺,要烤一百家的火才灵验。”这种久远而浓郁的民俗,显然不是一种简单的迷信,而是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关注和留恋。

  炳吉的散文文笔朴实、清亮鲜活、耐人寻味,经得住咀嚼、品味。写《故园月影》,是“月儿正把融融的月色洒向院子,院子里的树木、花草、石碾、石磨、辘轳和石板路,到处都被那大爱无私的月色皴染得一片清辉,整个院子里的景物就像浴盆里洗澡的婴孩,欢畅乖顺地享受着母亲的抚慰。”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很注意有节奏地进行状物、写景和抒情,从轻松的行文中,凸显了语言的张力、语言的生动和鲜活,达到了境界的拓展。另外,炳吉的散文语言还带着某种程度的犀利,这也许和他当兵的经历有关,他曾上过老山,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荣立过三等战功,那种打起仗来军令如山的习惯,形成了他为文的秉直爽快。文如其人,从中可以看出他生活作风的鲜明个性。

  独特视角的哲理思考也是炳吉散文创作的明显特点。他的散文不是简单地描述过程,倾诉情感,而是强调思考,强调哲理,强调从原生态中提炼出浓郁的香汁。在久不曾居住的老家门前,他感叹:“不管你仕途通畅还是财源滚滚,不管你落魄失意还是穷困潦倒,家门,对你永远是敞开的;你得意时,它与你共享成功的喜悦;你失意时,它又为你疗疾抚伤。”面对深山原始老林中老树们长出的树痂,作者说:“痂是一个人厚重的履历表,痂是成熟的合格证,痂是耀眼的功勋章。”乡关路远不曾忘,故园依旧影憧憧。踏着乡路,闻着乡土,听着乡音,去寻求那久远而清晰的记忆,以此来充实我们今天的生活,丰富我们的思维,并在我们的奋斗下,把那一座座故乡建设发展得更美好,才是最值得我们去努力的,最值得我们去回忆的。

                                 (本文作者为河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三)走过就是风景

                                 ——读张炳吉散文集《乡关路远》

作者 :薛建中

      同学张炳吉到党校学习,送我散文集《乡关路远》。那天,我们一起喝了几杯酒,回来随手翻了一下那本书,就放不下了,晚上直到看完最后一页,才带着他裸泳的意象进入梦乡。

      隔天见到炳吉,我大言不惭地告诉他,要为它这本书写篇读后感,题目已经有了,就叫《走过就是风景》。炳吉说:“我期待着。”说这话的时间,是20106月,眨眼树叶由绿变黄,落了又绿,读后感却一个字没有写出来。中间几次见到炳吉,都有些不好意思,总感觉欠他什么东西似的。而他却很大度,说:“有时间就写,没时间就算,反正也是闹着玩儿的!”

      今天拿起笔,不是有过承诺,读后感一定要写,而因为对《乡关路远》,感觉有许多话想说。

   《乡关路远》中,写进了许多我熟悉的东西。有神龟城、窦家寨、五马山、槐河水等多次到过或路过的地方,有梧桐花、褚桃树、车前子、鬼圪针、墙头草、山菊花等耳熟能详的植物,有“角角儿”、小斑鸠、草蛇、野兔等倍感亲切的小动物,有打枣儿、种荞麦、拔大葱等饶有趣味的生产活动,有烤百灵火、迁坟茔等带有神秘色彩的民风风俗。这些司空见惯的事物,他人看过只是看过,经过也便经过,炳吉却能把它们写进文章,写出韵味,写得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着实令人赞叹。他写散文,对身边的事物,观察很细;联想的翅膀,展得很开;对事物的描写,活灵活现。透过他《童年的小油灯》,能看到母亲表演的“手戏”,“随着她俩手灵巧的摆弄,一个惟妙惟肖的老鹰、小狗、小鸟被赫然印在粗糙的墙面上”,看到老师“挥动手臂,大声讲解问题,把自己高大、粗壮、威武的身影投在黑板上”,看到祖父“端着筛子、簸箕,来来往往,不停地为牲口添草加料”,仿佛也回到了自己的少年时代;打开他的《满院都是车前子》,才能深刻了解“车前子是最坚强的草,它从不畏葸干旱,只要一粒种子着地就会生根发芽,代代繁衍,万世不绝;车前子是最坚韧的草,它不怕碾轧,越碾棵越肥,越轧苗越壮,否则就不叫‘车前子’”,它有着“牺牲自己、把幸福留给别人的勇气和品格”,和“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毅力和耐力”,使自己对这种小草也充满了敬意;读一下《窗前的褚桃树》,就能获得褚桃学名构树,褚实可以补肾、强筋骨、明目、利尿,褚叶具有清热、凉血、利湿、杀虫功能,树汁可外用治神经性皮炎和癣症等植物和中药学知识,中国科学院据此还把它的种子送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希望发生新的奇迹,才会知道民间长期沿袭下来的“见禇就除”的习惯有多么荒唐。而作者着墨甚多的五马山,笔者不知从山下走过多少次,读过《乡关路远》,才知道北宋年间这里曾有过马扩、沙真等义军抗击金兵,因寡不敌众,阵亡后化为鬼圪针的金戈铁马;山上还有一个不像有的泉水那样或日夜奔流,或忽大忽小,或因旱枯竭,而是不论旱涝不干不溢,水位总处在临近井口之处的白马泉;知道五马山不仅有“本来一片翠绿的坡岭似乎一夜之间换了容颜,翠绿变成了墨绿,墨绿中夹杂着紫红,其间还点缀着斑斑斓斓的金黄与褐黄”的美丽秋色,还有“刚才还是窈窕淑女,转瞬就变成了耄耋老者;刚才还是齐天大圣,眨眼又变成了忍者神龟;山影这样看似大海里的航船,那样看又如瑶台仙境”的夕阳美景,而今最令作者痛心的,却是这座美丽的山峰,正被致富、开发的发动机挖得遍体鳞伤,痛苦呻吟,不知所终。

      炳吉的散文,对人生有很深的感悟。他能从“梧桐花的美来自它的云集效应”中,悟出“在人类社会的任何一个组织中,个人只有把自己置身于整体当中才能更好地显现和发挥自己的才能与价值,只有团结、凝聚、和谐,才会产生诱人魅力”的深刻哲理;能通过官道古槐被烧死,原长树的地方打出了深水井,大片果树和一排排路边树的茁壮成长,为人们燃起“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棵老树倒下了,千万棵新树长起来”的生活希望;能通过猴子和刺猬勾结偷枣的民间童话,使人不忘为人处事不能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千年古训;能从白马泉的不论旱涝,总是不干不溢中,发现其“不随波逐流,不随风摇摆,得意不猖狂,失意不失志,洁身自好,始终不渝”的高尚品格;能从《石头下的生命》生存之不易,推想出它“与别的生命相比,一定更珍惜生命,更珍惜来之不易的阳光和蝶飞蜂舞”的生活态度;能从人们对墙头草的詈骂之声、贬斥之文中,发现“随风倒”恰恰是根基不深的墙头草特有的应变精神和自我生存保护之举;能从开车与坐车、快车与慢车、修车与买车的对比中,领悟出“当领导就像开车,级别越高‘乘车人’越多,责任越大”、“急事慢办、慢事急办”、买旧车的诱惑就像一个魔鬼,“它变戏法似的让你慢慢的、一点一滴,在不知不觉中耗失掉你的财富、你的精力、你的生命”的人生哲学;能从树痂的坚实和美丽中,认识到人在遭受心灵的挫折后,一旦果敢地挺起来,就如同凤凰涅磐,浴火重生,会变得更加坚强,更加完美;能结合自己的驯鹰经历和对比鹰的意志,发现“鹰是可以驯化的,但不是所有鹰的意志都可以被我们裭剥。真正的雄鹰再熬也是雄鹰,永远也熬不成猎鹰;只有那些意志薄弱、本来就算不上雄鹰的鹰,才会被人类熬成自己的奴仆和工具……”。这样的人生感悟,书中还有很多、很多……

      炳吉的散文,透出一种从容和淡定。他对生老病死,看得很开;对功名利禄,看得很淡;对亲情乡情,看得很重;对底层民众,看得很尊。炳吉作为曾亲自带兵在老山前线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哲学系大学生,读他的散文,既能读到军人的慷慨激烈,又能读到仁者的博爱情怀,还能读到学者的深邃思考,也能读到远行者对亲人的牵挂。他写自己的军旅生涯和战斗生活,对比死去的战友,认为自己虽然“职务不高,钞票不多”,但“活着就好”,十分知足;他写癌症患者,不写他们怎样与癌症做斗争,只关注他们乐观的生活态度,感觉没病真好;他写动物《丽貉之死》,不是向人们展示“屠宰艺术”,而是在揭露人类的残暴;他也写都市生活,但把笔触不是对准城市的灯红酒绿、高官富豪,而是聚集于找工作的民工、流浪街头的老人、收破烂的小贩、讨钱的乞丐、混乱中下班的市民、为高楼外墙刷白保洁的“蜘蛛人”和车祸、装修污染的受害者,为不能帮助他们感到内疚。特别是他用大量的篇幅,真挚的感情,平实的语言,写他浑身都是虎威、虎气、虎胆、虎劲的爷爷,写小油灯下缝补衣衫、演“手戏”、喝儿歌、讲故事的母亲,写雨中拉车、一生忍辱负重的父亲,写自己把尿撒到人家头上却没到他家“告状”的邻居老太太,甚至把自己的父亲正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上幼儿园这个匪夷所思的梦境也写进了书里,并说,如果人死真的能够转世托生,如果真的找到了那个孩子,他能“准确说出我家人的情况,能正确回忆出我故园的院落,他(她)就真是我转世的父亲了,那对我来说将是莫大的安慰,莫大的欣喜。如果孩子的家长同意,我将抚养、赡养他或(她),直至我生命的终结……”,我不知道这样的思想境界已经达到了什么样的高度,只知道要准确描述它,自己的语言有多么贫乏。

      炳吉的散文,透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洋溢着难以割舍的浓浓乡情。这也是他为这本散文集取名《乡关路远》原因。他笔下的山,是家乡的山;笔下的水,是家乡的水;笔下的树,是家乡的树;笔下的生活,是家乡人的生活。一本《乡关路远》,99篇散文,28万字,绝大部分内容与家乡有关。炳吉这样思忆家乡、眷恋家乡,请不要误会在省会石家庄工作的他,老家一定在千万里之外的异省他乡,其实两者的距离只有50公里,开车一个小时就到。我理解,他所说的“路远”,不是空间距离,而是时间距离,意指一种失落的文化,一种不可复制的记忆,是已经离他而去,渐行渐远,再也无法唤回的童年生活。正如他在《那片热土》中所说:“岁月悠悠,万事倥偬,如今我虽不在那块土地久住,但是,我依然牵挂着她,眷恋着她;她是我生命的根,是我成长的源。”有人曾说,家是长大了想离开,老了想回去的地方。遗憾的是,“盛日不重来,一日难再晨”,空间的家乡可以回去,时间的家乡却永远回不去了,同为生在农村外出谋生的游子,我能理解《乡关路远》文字深处那份浓烈的故乡情结。

      我所了解的炳吉,朴实善良,性格开朗,风趣幽默,胸怀坦荡,著文皆为有感而发,绝少无病呻吟。他不像有的人,把自己包得很严,裏得很实;也不像有的人,把自己塑得很高,吹得很大。他在《乡关路远》中向人们展示的,就是真实的自己。读他的散文,就像与挚友对坐聊天,互不设防,直抒胸臆,涓涓细流,沁人心脾,谈到妙处,甚至可以开怀大笑。我读他的《裸泳记》,就曾忍俊不禁;读他的《太行旧事》,读到男人骂街、小男孩进城解大便,差点儿喷饭。轻松、幽默、诙谐、理性,是炳吉的性格,也是这本散文集大部分内容的语言特色。

人生如白驹过隙,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说明人生的意义,就是见识风景;而人生的价值,则在于能不能创造和留下多少“风景”。愚以为,风景可以分为两种,一为自然之景,二为心灵之景。将经过、见过的自然之景和人生感悟、体验记录下来,就是心灵之景。笔者将《乡关路远》读后感定名《走过就是风景》,原因就在这里。而且比较起来,这是比自然之景更美丽、更耐久、更迷人的风景。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读一读《乡关路远》,它会告诉你,这道风景究竟有多美,它又是怎样留下的.

                                                 (本文作者薛建中系河北省委党校教授)

(四)漫漫乡关路

作者 :曹志印

  2011年春节前,在赞皇县委、县政府组织的同乡聚会上,作家张炳吉向每位同乡赠送了一本自己的散文集《乡关路远》。当时看到书名就想,省会石家庄距赞皇老家不过百里,开车回家也不过个把小时,何来“乡关路远”呢?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当天晚上我便开始了阅读。我有个不好的习惯,喜欢在临睡前倚靠在床头上看一会儿书,一般情况是翻上几页就来了困意,于是倒头便睡,例外的是读《乡关路远》不仅未能带来困意,而且看了一篇就想看下一篇,竞然爱不释手了!一连几天都是在爱人的反复督促下才关灯入睡的。就这样,我断断续续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把这本书全部读完。

  读完之后,掩卷沉思,共鸣、感叹、赞美等多种感受同时在胸腔内集聚,如果把这些感慨凝结成一句话那就是: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首先,作者以乡情开篇,从乡情落笔,篇篇都流淌着浓浓的乡情。《故园风物》如此,《走笔悟道》如此,《史海寻贝》、《人性漫笔》等六辑全都如此,每一辑都充满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每一辑都道出了作者对家乡故土的深深依恋。首篇“童年的小油灯”点燃了我对儿时的美好回忆,也点燃了我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我曾经也有一盏小油灯,它比书中的那盏小油灯更加简陋,灯身是用废旧罐头瓶做的,灯芯是用旧报纸卷的,灯油是从邻县因修建水渠驻在家里的民工队蹭来的柴油,点着后火苗的上方会冒出丝丝的黑烟,就是在这样的一盏小油灯的陪伴下,我依靠自己的刻苦与勤奋,完成了初中三年一本又一本的作业,收获了学校 和老师的一次次奖励,取得了全县统考数学成绩排名第三的优异成绩。我17岁参军离开家乡之前,每年的正月十二和十六都是要烤百灵火的。时至今日,虽说已经有近三十年没此缘分了,但是,读了“家乡的百灵火”一文,烤百灵火时劈里啪啦的爆响,呼呼升腾的白色烟雾,以及小伙伴们串百家、烤馍馍的欢呼雀跃即刻在我的脑海里蹦跳起来。回想此情此景,一种少有的甜蜜和温暖立刻充满心田,故乡的路似乎一下子变得更近了,故乡的人也似乎变得更亲了。

  其次,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亲眼所见的点滴小事为题材,以其特有的视角、细密的观察、辩证的智慧为主题书写的《走笔悟道》一辑让人佩服,有时甚至令我拍案叫绝。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墙头上的草”和“子夜熄灭的烛灯”两篇。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墙头草、随风倒”,并以此来比喻那些朝三暮四、没有长性、立场不够坚定的人。而作者却认为,它随风摇摆,那只不过是充满应变精神的自我保护之举,不应被看作是畏惧强风、屈服强风的表现;“随风倒”恰恰是墙头草的一种勇敢和智慧,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势下采取的一种暂时委曲求全的策略而已。“子夜熄灭的烛灯”则突出体现了作者观察生活细致入微的作风。切看:“我点燃的这支蜡烛通体鲜亮,红晕照人,淑女般娉娉婷婷地立在案头,默默地燃烧着自己,升华着自己,把莹莹的光焰源源地撒向屋宇,把一滴滴香汗不时地撒到裙摆……蜡烛愈燃愈短,由苗条而粗短而老态龙钟了,最后竟变成了一个棕红色的小盆儿。小盆儿里是晶澈的蜡液,蜡液里飘浮的是一捻灯芯,灯芯依旧煌煌,只是时间不长小盆儿的边缘裂开了一处缺口,一股急不可待的蜡液决堤般滚滚而出。此处的决口一开,似乎又感染了别处,盆沿处处沟壑道道,盆体破碎,蜡液横流,一片狼藉。然而,执着的灯芯依然坚守在肆流的蜡液里,如同汪洋中失去泥土佑护的孤树,尽管身不由已,不能直立,却仍然邪歪着身子,吮吸着供它放光的蜡液,执着地释放着最后的光亮。”读着读着,我便被这惟妙惟肖的描写感染了,我似乎就坐在了作者的身边,亲眼目睹了蜡烛从点燃到烧尽的全过程,恍惚间古人的诗句又飘到了我的面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哪里是在写蜡烛呢,分明是在感叹人生嘛!是的,人生短暂留不住,别虚度了光阴再悔当初啊!

  第三,书中的知识含量非常高,地理、历史、生物、植物、民俗文化等应有尽有。作者出生在五马山东侧的一个村庄,幼年时期经常到山上割草、玩耍,对五马山有着深厚的感情依恋,因此,书中写五马山的篇目最多,也最动人。“白马泉的品格”中关于白马将军的传说,“鬼圪针”中关于五马山是著名古战场的追述,“五马山的秋色”中关于秋色美景的描写,以及“一树斑鸠”中关于布谷与斑鸠的甄别等等,不仅让我吃惊,让我赞叹,让我骄傲,同时也填补了我很多对故乡历史文化、当今世情了解的空白。

  我17岁离开故乡,一直在遥远的西北部队戍边,那是真正的“乡关路远”,而作者将该书定名为《乡关路远》看完全书我才知道,那是作者对昔日家乡情怀的一种怀念,是对失去而不可再得的生活的依恋。所以,我觉着该书既不是清高之作,亦非附庸风雅,而是站在对故乡人情风物怀念、依恋基础之上的一次感情的“井喷”,因此,把它定名为,《乡关路远》也是非常准确的。作者选在同乡聚会时赠书的立意也是高远的,因为只有同乡才有同样的乡情,也才最容易睹同样的物,思同样的人,进而引起同样的共鸣,同样的感慨。

 如果你的手头有这本书,建议你抽点时间翻一翻、读一读,随作者一起去沐乡风、听乡音、走乡路,从而体会暖暖的乡情,享受无与伦比的快乐。

               (本文作者系作家、省直机关干部)

(五)细读张炳吉的《乡关路远》

作者 :高建雨

  古语说文人相轻,不知有没有以偏概全的嫌疑。但当今时代文人相敬的风气非常明显。

  在省委宣传部工作,是接触、结交文人的优势。尤其这两年与河北省博客圈、燕赵时评博客圈、太行博风博客圈等的多位文友一同采风、联谊,与华声文苑的朋友聚会,同事中也有多位出版著作,使我有机会获赠他们的佳作。从中开阔眼界,启迪思维,品读到百味人生。

  日常工作、生活琐事繁杂,占据了大部分时间。而在一应事务安排就绪后的闲暇时间,我就静下心来品读朋友们的作品。

昨天一早,孩子上学了,爱人提前上班了,我泡好一壶茶,拿了凳子,坐在小院中细读张炳吉的《乡关路远》。空气清新,茶香醇厚,心境平和,感悟也就油然。

  刚获赠这部作品时,我走马观花浏览了部分文章,匆匆写了读后感。这次细读的感悟,则截然不同。

  我读了其中的《假如青山依旧》、《满院都是车前子》、《猎兔随想》、《日落五马山》、《又是一年三月三》、《那村那院那人那狗》、《活着就好》等几篇散文。从中感悟到作者的细腻思绪、善思品格、善良本质。

  “活着就好”,源于作者从前线的枪林弹雨中归来,他本人以及他母亲的感悟。确实啊,很多的将士、战友,为保卫国家,或献出了宝贵生命,或负伤残疾。他们都很光荣。而活着的,无论残疾还是健全,总的看都感觉知足、庆幸。这也是为什么新中国成立之初,很多优秀的将帅、士兵看淡名利、高风亮节的缘由。他们中很多人说,与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友们相比,我们活着就已经非常幸运了,已经很知足了。所以他们谦让军衔,有很多将士对只要能回家种地就很满足了。相比之下,现在有的干部贪婪无度,不理解“活着就好”的含义,这对党的事业、对国家、对他们本人,是极其危险的。

  《那村那院那人那狗》,就好像一个奇迹,也符合真实。人人都有忆旧的情怀,尤其是老人,尤其是病中的人,尤其是生命垂危的人。所以,文中的主人公——那位垂危的老人回到久别的家园、看到跟随自己多年的那条狗,精神反而好转了,可以说多活了好长时间。这就是奇迹。所以我们在追求、享受现代文明的时候,也不要把看似陈旧的曾经的生活印记、器物全部抛弃、改造掉。否则,真的就会越是“手中握住繁华”,就越是“心情变得荒芜”。

 《又是一年三月三》,苏红歌中这样唱时,下一句是“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作者文中表达的是回老家赏梨花。作者对好几年的三月三回老家赏梨花饱含眷恋,记忆犹新,梨花的品格高洁,他父亲教诲他“时下物欲横流,人心浮躁,你们身在都市,千万不要随波逐流,找不到自己!更不要矫揉造作,沽名钓誉,做人就要像这洁白无瑕的梨花,纯朴无邪,大大方方。”作者的父亲可谓教子有方。而我们每个人如果能学习梨花的品格,如果能经常回老家看看,从自己生命轨迹纵向对比越来越好中,获得知足常乐的理念,是很有意义的。

《日落五马山》,使我了解到五马山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如此可爱,也了解到作者对家乡这座“父亲山”(父爱如山)的由衷热爱。作者曾多次登此山,感怀岁月、回忆往昔。山,丰富着我们的生活,启迪着我们的思维,带给我们韧性、毅力,以及“需要有所敬畏”的心境。

 《猎兔随想》,表达了作者同情弱者的善意,也辩证阐述了强弱的哲理。兔子的生存之道,带给人深深的思考。现实中的人和事,也在不断验证强弱的辩证关系哲理。

 《满院都是车前子》,也是类似的道理。看似卑微的生命,其实生命力极强,而且对大自然、对人类的贡献,也许是巨大的。“小民从来不可轻!”,对兔子、对车前子,我们也需要由衷地涌起一种敬意。

 《假如青山依旧》,表达了作者怀旧的心声。现实中的农村、田园,家乡,在时代大潮中发生着种种变化,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这是不以我们这些游子的愿望为转移的。而我们每个人,无论身处何处,最好的选择,也只能是积极地适应,力求生活发展得更好,对社会和人民有更大贡献。至于“一直把自己埋在滚滚的尘世,至今喘不过气来”,这是很多很多人、越来越多人主动或被动的选择、追求。在当今时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整个国家的运转、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被裹挟的运转,都在加快。我们需要去适应。与此同时,我们可以在自主的时间、环境中,主动地舒缓节奏、舒缓心境。

 细读的感触,真的不同。我憧憬有更多的时间细细地读,细细地感悟。

                          (本文作者系作家、省委宣传部干部)

(六)回不去的时光机  追不到的童年梦

                                                                       ——读《乡关路远》

作者 :刘鑫祖

  我在蝉鸣盈耳的季节,因公差前往石家庄,经朋友介绍,在河北省委办公厅拜会了河北省委办公厅信息处处长、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副秘书长张炳吉。当时,由于连续的出差和高强度的工作,疲倦导致我精神很难集中,和张处长的交谈泛泛而且程式化。但张处长风趣的谈笑和博学还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张处长是个功底扎实、文笔清新的实力派散文作家,他的文章很值得我们年青一代一读,那种满篇溢香的乡野气息和似远还近的乡关情怀,让我们在熟悉的陌生中无限追忆。临别时,张处长送我一本他的散文集——《乡关路远》。我当时粗略地翻阅了一下,被一篇名为《塬上孤柳》的文章所吸引,夸下海口说回去后认真拜读,然后写一篇读后感。

  回来后又是一连串,不可开交的忙碌,再加上张处长深厚的文学功底,使我不敢造次,以免显得班门弄斧。于是,读后感便一直难产。时时想起,未免愧疚。提笔时,北京的这个冬天已降下了第一场小雪,不禁感慨时光荏苒,岁月无情。前些天的大幅度降温以及近段时间的积劳,终于使我卧病。在家休养的时候,躺在床上认真拜读了一下张处长的散文集,清新中透着古朴,让我无限忆起儿时的家乡:熟悉的泥土路,亲切的灶顶炊烟,低矮的青瓦房,欢快的嬉闹声,父亲的苛责,以及院子里那棵我永远也爬不上去的大桐树……

  如今,那些久违了的景象在我的记忆中都已渐渐模糊了,这仅有的一点回忆还是让我不能自已,一时间竟忘了自己,有些哽咽。我的家乡在皖西北一个很偏僻的小村子里,村子很小,西边的鸡鸣完全能和东边的犬吠。即使是农忙季节,也很难看到慌张的人们,生活好像永远都是那么有节奏,没有压力,也不会枯燥。记忆里最热闹的场景,就是夏日村子中央的饭场,好多人从家里盛了饭端到那里,围在一起,或直接坐在地上,或脱下一只鞋子坐上,有的直接用手端着碗,有的在碗底垫一块毛巾端着,谈天说地,好不热闹。

  这个时候,小孩子们也不会闲着,但不是吃饭,更不是听大人们聊天。有弄得满嘴都是青紫色爬到树上摘桑葚吃的,有举着网兜捉知了多的,还有玩各种小游戏的。好像那个时候永远也不会饿,只要不是被父母逼迫着,从不按时吃饭。饭口上,总能听到各家大人高声喊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儿时的听觉似乎也特别灵敏,能清晰地辨认出是谁家大人在喊孩子回家吃饭、睡觉,谁家孩子在啼哭,甚至能分辨得清是谁家的鸡鸣,谁家的犬吠。

  相对而言,我的儿时就枯燥了很多。记忆中的童年总是被父亲逼迫着背《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这些启蒙教育读本,要不就是被强制诵读《唐诗三百首》。而且父亲的脾气特别暴躁,从来不给我讲道理的机会,对我的管理方式也只有一个——棍棒。那个时候总是感觉好像时光很难熬,也总是有怎么也应付不完的作业和课外读本,甚至一度有些“恨”父亲。大学以后,有一次在和父亲对饮的时候,我突发灵感,把父亲对我儿时的教育模式称为“法西斯式教育”,父亲听后笑而不言,只是让我再喝点。

  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家道中衰,父亲外出的时间渐渐多了起来,也便不能那么严厉地管教我了,突然获得自由的我好像有点不知所措,被管束时的好多想法也不知道都去了哪里。妈妈身体不是很好,那个时候,我便开始学着做起了家务和农活。学会了自己和面做手擀面,和妈妈一起去地里锄草,夏天的时候每天挑十几挑水去浇菜,家里十来头猪的猪粪差不多也都是我每天清理了挑出去。繁重的家务、昏暗的煤油灯,和身体欠安但却慈爱勤劳的妈妈,陪我在农村老家度过了整个初中时代。但更辛苦的,其实还是父亲。

   我常常和朋友开玩笑,说我是个假文艺青年。时常也会写些不着四六的文字,这很大一部分都是得益于儿时父亲对我的教育。如今,我离开家乡已将近十年,父母背井离乡也有十多年了,昔日艰苦的日子渐渐好了起来,但好像却总也不如儿时轻松快乐。父母已渐渐苍老,爷爷奶奶也已年近古稀了。突然想起有近一个月没有给老家的爷爷奶奶打电话了,便打了个电话过去,电话里,乡音依旧,爷爷奶奶的激动通过声音传了过来。

  “我站在塬下的砖坯垛旁眺望着塬上那棵初染鹅黄的孤柳。在它的身旁没有同伴,也没有别的树木,甚至没有一颗枯草,只有它独自在春寒料峭的寒风里瑟瑟”。这是张处长《塬上孤柳》的开头部分,当初在石家庄初次看到这本散文集的时候,我就是被这句话吸引。如今再次读来,依然感觉意味绵长。这和我当下的情形很是相似,这段话甚至让我忆起了弃置多年不用,中学时代的笔名——孤雁。很久以来,孤寂一直伴着夜色降临到我的身旁,书橱里的书打发着我的寂寞,但再亮的灯光却都填不满我的空虚。

  当那些曾经的快乐悲伤一遍遍浮现在眼前的时候,我嘘唏不已。只有父亲几乎每天一个的“最高指示”,依然让我切实地感觉到尚活在柴米油盐的生活中。见仁见智的《乡关路远》让我回味了很多那些被我埋藏在内心深处,甚至将要淡记的,曾经属于我的快乐悲伤,更像一部神秘的时光机,带我重新穿梭于过去的时光里。记忆伴随着成长,长大了的我却找不到了记忆的方向。

   拼不齐旧日岁月的图像,回不去儿时快乐的时光。路在脚下,但乡关路远……

(本文作者系作家、中国传媒社副总编)

(七)乡关路远  馨香绵长

                                                              ——赏读张炳吉《乡关路远》文集

                                                                               作者 :王璐

  夜色依旧,浸润在《乡关路远》的书香里,我竟产生刹那的错觉,似乎有位友人遥遥地端坐对面直抒胸臆,碎碎的说着话,谈到妙处,我甚至可以开怀大笑。侧耳聆听娓谈间,我不禁为自己的感觉失笑……轻掬《乡关路远》中99篇锦绣文章,每一篇文字都是一次心灵的对话,思想的交流,细嚼慢品后,缕缕感动扑面而来,我不仅为作者深恋故土、赤子感恩的细腻情怀所感动,也为他勤于笔耕、钟情散文的精神所感动。

     张炳吉的散文文笔朴实,表达生动,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和哲理色彩,那沁透着离家游子拳拳思念与浓浓爱恋的乡风俚语、山水真意、草木挚情、家长里短、生活琐事,朴实无华中坦露着文笔的美质。那童年的小油灯、坊间的梆子声,年岁的百灵火,雨中的父亲舔犊呵护,读来使人舒爽惬意。久远的文明历史、丰富的历史传说、感人的英烈豪杰,激情而不乏理智,深刻而不失辩证,尤为可贵的是他对语言运用十分娴熟,古诗文的大量引用足见其文化底蕴的深厚。古老的事,身边的事,开心的事,琐碎的事,无论是欢乐之笔还是忧郁之墨,广阔、唯美、精致、质朴、亲切,让人感觉那是出自我们邻家哥哥的笔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性,使得不少人对散文“散”的掌控失挡,而《乡关路远》中的作品,无论是“故园风物”的娓娓漫谈,还是“走笔悟道”的漫漫杂陈;无论是“山水印记”的“都市掠影”还是“史海寻贝”的 “人性漫笔”,都做到了收放有节,宜长则长,该短则短,那篇篇睿智的文字,都会在猝不及防的时候打动我。我特别感受到他对于家乡生活的回忆和眷恋,我在都市里搬过很多次家,出入过很多门,自己住过的家属院的大门楼房的单元门是什么样,我大多以记不清了,而我故园的大门,大门上的每一块石头、每一块土坯、每一块木板、每一块铁钉,都永远地砌我的心坎里,装在我的脑海中,钉在我不可磨灭的记忆里。引自《家门》心中的家门,别样的风景,蘸满了浓浓的情、深深的爱。

  张炳吉的散文思想深刻,感情真挚,对于故乡,贫瘠也好繁华也罢,作者的眷恋真诚、浓烈、深沉、永恒。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张炳吉出生在人杰地灵沧桑敦厚的赞皇古镇,这片民风古朴的土地养育了他,给了他生命、给了他滋哺,也给了他给了他刚正善良的基因,多于常人的文才,最让人感佩的是,张炳吉身为一名国家公务员,一边忙于繁琐的公务,一边以文抒怀、用文学营养自己,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提升自己,在商业化成为主流的今天,实在可敬可佩。幼年的山乡憧憬,少年的求学上进,青年的入伍从军乃至以后的为官从政,不管走在哪里,他沿途萃取着所有美的事物,思想深邃,感情芬芳,他写梧桐花、槐花、车前子,虽是植物,却赋予它们人的情怀;他写猫、狗、猎兔,不仅生动有趣也赋予动物们以人的性灵;由此可见作者亲近大自然,敬畏、热爱生命的情怀;作为曾亲自带兵在老山前线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哲学系大学生,他写自己的军旅生涯和战斗生活,对比死去的战友,认为自己虽然“职务不高,钞票不多”,但“活着就好”,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功名利禄的淡然和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他写癌症患者,不写他们怎样与癌症做斗争,只关注他们乐观的生活态度,对生老病死看得很开,感觉“没病真好”;他写邻居,不写人情世故,俗世悲欢扰攘,而写那条远亲——近邻——对门——的古训,隐约透出作者的独特感悟和深刻见解;他写都市生活,独辟蹊径,不写城市的灯红酒绿、而是聚集对底层民众小商、小贩、乞丐的牵挂,于让人既读到了军人的慷慨忠诚,又读到了仁者的大爱无疆,还读到了智者的从容达观,哲人的深邃淡定,显示了他为人的平易随和,为官的纯朴正直,为文的刻苦勤奋。一个人思想水准,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决定着其作品的水平的高低,正因为对生活抱以亲近而又超脱的心态,才有了思想魅力和文字魅力融合在一起的充分体验和疏离开来的冷静反观,他默默地欣赏身边的美,作为一个对生命有着透彻理解能力的人,自然万物,人生百态莫不是启智之钥,他的作品里有一种植物在疯长的力量,有一种生命力的激情,还有一种暗夜里无言的孤独感,能穿透文字慢慢弥漫过来,他善于动脑筋总结、思考、提炼和升华,《称呼》《吃饭》《面对死亡》《裸泳记》的经历中可以看出他在观照世事中解除自身的极限,文如其人,秉直爽快的鲜明个性。能将自己点点滴滴贯穿南风北俗,昔韵今风。轻松、幽默、诙谐、理性中洋溢着难以割舍的浓浓乡情,读来是那样亲切、自然。让我忍不住笑起来的同时,又感慨良多,不得不反思这个时代的世道人情。

  《乡关路远》淡淡素字,浓浓墨香,炽热感人的友情;深厚的亲情;温馨的幽情;庸常的温情,无不透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他所说的“路远”,不是空间距离,而是时间距离。正如大诗人艾青所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张炳吉老家开车一个小时就到,并不在千万里之外的异省他乡,家乡是他记忆的天堂,是他生命的根,是他成长的源。《乡关路远》潜心默读时,让人沉浸在其中,能享受到知识和智慧的沐浴,情不自禁回思远去的年代,追忆逝去的乡土,怀恋旧时的乡土风情,寻索现实的淳朴人情,在追溯过去中汲取生存的力量,调整自己的人生坐标,将情感和爱融入生活,无论远近,乡路,近在心里,远在眼前;乡情,清晰如昨,馨香绵长。

                                                2012年6月25

(本文作者系作家、国企干部)

(八)用心去丈量故乡的土地——掩卷《乡关路远》之后的感想

             作者 :侯美蓉 

      去年深秋,笔者随同《天涯诗刊》第三届诗歌万里行采风团走进定襄南庄太行山、滹沱河、红叶谷、柿子沟、天牙山、红门书院进行采风活动。沿着太行山脉行走,寻找太行山的沧桑,感受太行深处的风土人情。看满山的红叶飞扬,聆听滹沱河婉转的涛声,看农家采摘大红柿子的喜悦。沿途风景真是美不胜收,尤其那农家小院的篝火晚会,映红了老区人民一张张纯朴的笑脸。

      此次采风之行,有幸认识了河北省采风学会会长张炳吉先生。他那军人的豪爽、作家的睿智和同样来自太行山那边的淳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从赞皇农家走出去的大学生,后来入伍参加对越自卫防御作战,从老山前线凯旋归来。他虽然就职于省委机关,却丝毫看不出一点官气,他的人生经历磨练了他的意志,更历练了他的深沉与厚重。他总是给人一脸的阳光,让接触他的人们心里更加灿烂。

      听说炳吉先生出版了散文集,笔者便慕名索要一本以饱眼福,想真正走近作者那洒脱、聪慧、奔放的精神世界。八一期间,我还真的收到了他寄来的赞山行散文集——《乡关路远》,他赞美家乡的山水草木、风土人情尽收眼底。在他的笔下,流淌的是一颗热爱家乡的赤子之心,这不禁使我深受感动。他之所以觉得乡关路远,是因为眼前的故乡早已不是他童年时的故乡。他要回到童年时的故乡,重温那份乡情和亲情。遗憾的是,儿时的故乡对他来说已是只可忆、只可写而不可及的彼岸了。

    在翻阅该书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作者童年那盏魂牵梦绕的小油灯,深深镌刻在他的记忆里,时间越久越让他刻骨铭心。于是,他抱着试试看的念头,推开了老屋那扇厚重的木门。然而在悬挂小油灯的土墙上却望眼欲穿,留下的只有长年熏染的烟迹。母亲当年在寒冷的冬夜,把纺车搬到大炕上纺线的情景顿时浮现在他的眼前。她边纺线边唱歌的那种优雅和辛劳,在作者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艺术的种子,让他从母亲那里知道了人除了语言交流之外,还有音乐和歌声的表达方式。为了寻找那盏小油灯,他还走进了当年上学的旧祠堂,但上课的地方已只剩四壁。又抱着希望来到祖父曾在队里当饲养员的牲口棚,似乎又看到了拴牲口的矮墙油灯下那个忙碌的身影。试想,生产队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已解体,怎么会存在呢?他伫立着浮想联翩,终于悟出了一个深邃的道理。那盏小油灯已深深嵌在他的心灵深处,照亮自己人生之路的是油灯下的长辈和老师,是先辈们的身体力行造就了他的昨天,映照了他的今天,他们才是自己心中永远的明灯。

      五马山是一座神奇的山,它书写了赞皇人民历史上反抗民族压迫的光辉一页。它又是儒释道文化名山,使得顶礼膜拜者络绎不绝。因此,五马山昔日的往事,空旷山谷的袅袅之音在他心中荡漾。尤其是漫山遍野的五彩缤纷,一望无际的金色田野,伴随着丰收的喜悦,在人们的脸上乐开了花。还有那母亲般的槐河,是他儿时的天堂。河畔杨柳青青、槐花飘香,妇女们下河洗衣裳,鸟儿在空中自由飞翔的景象,让读者如痴如醉。仿佛看到他站立槐河潮头看水时那伟岸的身影。家乡的一草一木无时无刻不牵动着他的心,这是一个游子魂牵梦绕的故园情。

    走笔悟道里,无论作者深夜沿着崎岖山路,摸黑骑车到城里给父亲送信,还是跟上祖父在田里牵牛种地,抑或后来拉上慈祥的母亲兜风时的车灯闪闪,无不体现着人生哲理。那种在灾情面前有荞麦保命的绝处逢生,让人感受到在坎坷曲折的人生路上,播种的希望能给人带来精神的慰藉和豁达的心境。他情系黄土地的深情,知天命时的人生感悟,让读者看得一目了然。作者对花鸟动物的观察力和洞察力是那样的细致入微、富于理性,得出了人与动物一样,都有向往自由、体现自我价值的愿望。从取材、立意到标题,无不形象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作家源于生活,在家乡那片热土上留下了他深深的脚印。乡村、乡音、乡情,是他永远的牵挂,因为他的根在故乡,一踏上那片土地就心旷神怡,就感到亲切和温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充满了酸甜苦辣,在他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又写尽了岁月春秋。

      他常常站在故乡的山巅一览群峰,风物长宜放眼量。他用哲学的思维方式思考事物的发展变化,用心去丈量着故乡的黄土地,以恬淡的心境、宽阔的胸怀、长远的眼光,去辨证的分析问题,排解心中的忧思。他总是以一种豁达的情怀,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生活的坚韧中磨炼意志,去追寻那种超脱的精神境界.。他是从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走下来的,犹如熏满了硝烟的老山兰,当年无私无畏装点着边关,把青春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当他步入井冈山逶迤的群岭时,遍地盛开的杜鹃花,似乎让他看到了当年红军战士头顶上的闪闪红星,不仅映红了五百里井冈,也映红了他火热的心田。

      乡间小路近在眼前,遥远的是作者童年时那长长的记忆。该书文笔优美、朴实细腻,如一阵清新的风扑面而来,又似一股清澈的山泉沁人心脾。在闲暇时,我喜欢读这样浓郁淳朴、带有泥土芳香并能产生共鸣的好文,犹如品茗般增添逸兴,静心品味其浪漫人生。

                                   (本文作者为作家、《晋中日报》主任)

(九)风物长宜放眼量——读张炳吉散文集《乡关路远》有感

润雨 

与张炳吉老师的相识,缘于201510月底随《天涯诗刊》第三届诗歌万里行定襄采风活动。来自五六个省市的文友相聚在太行山下的一个小山村,同吃农家饭,同游红叶谷。哦,在红叶谷,我不慎跌入水坑,是张炳吉老师毅然出手相助、拉我出来。今年六月,得知张炳吉老师的散文集《乡关路远》出版多年仍一直被热议时,主动索要一本。七月底收到书,决定仔细拜读。然而,读了一半后,因其他事情搅扰,品读暂停下来,等我再次拿起书来,想不到已搁置两个多月。好书搁浅的是光阴,放不下的是牵念。当理顺很多事情后我重新打开书橱,再次读起了《乡关路远》。

我们说,打开一本书,如同打开了一扇人生之窗。读张炳吉老师的书,仿佛随他一起来到了他的老家,来到了他童年、少年居住的故园,看他的调皮、顽劣,和他一起体验故园之趣、之乐、之恋、之情。

开篇《童年的小油灯》,作为告别一个时代的信物,在现代文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虽已不知踪影,但深藏于作者心中的记忆被唤醒,且一生难忘。随着寻找的线索,童年的记忆被一页页翻开,“一盏昏黄摇曳的灯光悠然地在我脑际飘摇开来,那憧憧的灯影、轻摆的灯苗,正是伴我生长的那盏小油灯。”母亲在油灯下缝补衣衫的情景,讲故事、唱歌、演“手戏”……往事历历在目,温馨回味历经岁月而不褪色依然在心间流淌。还有晚间自习用的油灯,老师的身影、同学们的滑稽样子,活色生香在记忆力浮现。祖父夜间喂牲口,不断起来为牲口添加饲料的忙碌身影,一桩桩、一件件,激活着作者的回味、思索,“在这个地方,早早学会了勤劳,更学会了‘慎独’。”小油灯虽然找不见了,但,“它就嵌在我的脑海里,印在我的心坎上。”

记忆温暖人生。人和树一样,是有根的。根就是从小生长的那片热土。读《乡关路远》,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文字,走进了他人生的轨迹。从离开家乡出来求学、当兵、工作,恋恋不忘的是家乡的山水、故园的风物。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物一事,寄托了作者对人生的回味、对家乡的怀念、对世事的思考。哪怕是一盏小小的油灯,都能使他铭铭不忘、时常唤醒他对过去的记忆。笔下风物,件件是宝,从他笔下的深情描写,足以窥探到他温暖细腻的内心。我在读本书的过程中,常常掩卷暗暗思忖,谁说男孩子的情感是粗线条的?张炳吉老师不失男孩子的淘气,不失军人驰骋疆场的气度,却拥有观察事物细腻的心思、敏感的触觉、深情的依恋。男儿有泪不轻弹,那是未到动情处。对先辈的追念,言不表情,却在字里行间看到了作者对他们的敬仰之情和一份柔软之爱。

对生活、对事物的细心观察,使张炳吉老师积累了大量的人文素材。全书共收录99篇文章,分为六辑:第一辑故园风物,第二辑走笔悟道,第三辑山水印记,第四辑都市掠影,第五辑史海寻贝,第六辑人性漫笔。细细读来,整体感觉,文笔朴素,情感真挚。从容不迫的叙述中不漏细节,白描中不失幽默,一些趣事读来常令我开怀不已。读后回味,《乡关路远》不失为一本哲理蕴藉、情怀激荡的散文集。作者时时处处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在他的笔下形成了粒粒珍珠,哲思慧悟蕴含字里行间。让我情不自禁联想到,作者就像那海滩上捡贝壳的男孩儿,生活之海潮起潮落,潮来,迎之;潮落,启思。风物长宜放眼量。是啊,正是因为有了不同的眼界、眼量,日复一日,随着作者思想的日趋深邃、文笔的更加娴熟,相信更多的佳作会呈现出来,更多的珍珠亮闪眼前。相信张炳吉老师会有更多的佳作问世,期待拜读!

2016.12

  作者简介:润雨,原名朱润鱼。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女作家协会会员。1995年开始发表童话、散文、诗歌,有数十万字分别发表在省级和国家级刊物及网络文学圈上。由北岳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煮一壶月光,醉了年华》,该书荣获第三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图书一等奖。


(十)品读张炳吉的散文集《乡关路远》——品读张炳吉的散文集《乡关路远

                     作者 :刘成彬(淡然涵凝)

     “我常常痛楚的感到,儿时的故乡对我来说已是只可忆、只可写而不可及的彼岸了。这是散文集《乡关路远》的作者张炳吉写在这本书封面上的一句话。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它催促着我快速打开了这本书,随着作者的笔迹走进了他记忆深处的故乡。

      炳吉兄我并不陌生,他擅长散文写作,曾担任河北省散文学会的常务副秘书长,目前还担任河北省采风学会的会长,也是我多年的博友、文友。我虽然与张兄只见过几次面,但他那风趣随和的性格给我的印象颇深。不了解他的人可能还不知道他曾在部队任职,还参加过老山作战,目前在省直机关工作。

   咋一看书名,我们可能以为炳吉兄的故乡在遥远的地方,其实,他的故乡与他工作的这座城市并非隔着千山万水。他之所以感到故乡遥远,并不是回到故乡的路途遥远,而是对再见到、再体味到儿时的故乡感到缥缈无期。越是这样,作者对故乡的感情越深,回到遥远彼岸的心情越是迫切。正因为作者有了这样的感情基础才写出了一篇篇感人肺腑、让人难以释手的文章。

    炳吉兄是个感情细腻的作家,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口老井,一座老屋,他都记忆如新并都能用纯真质朴的语言表现出来。童年时,寒冷的冬天,母亲在小油灯昏暗微弱的灯光下,摇着纺车给孩子们唱歌儿;父亲在滂沱的雨中骑车载着他行进;村里大爷给他的烧饼……这一幕幕温馨感人的画面描写的那般生动,令人眼润。在作者的脑海里,他深切地思念着他的亲人祖辈。祖父捉鬼的勇气、赶着双套马车威武的身影,一直让他念念不忘。每当作者久久伫立祖父的坟头,那一簇簇盛开的荆花和酸枣花,让他在《紫荆花的思念》中潸然泪下。

      流淌的槐河、巍巍的五马山、沧桑的魏征庙、千年不沉的明月,祖祖辈辈行走的官道……在《乡关路远》里从作者的笔下汩汩流进读者的心田,尤其《五马山的秋色》最为美秀——寒露过后墨绿的坡岭渐变为漫山遍野的金黄和褐黄,犹如五彩缤纷的画卷:果农摘果,孩童欢呼、羔羊蹦跳……文章写得生动、自然、亲切,读着、读着似乎我们也在秋天的五马山下摘果。

炳吉兄毕业于大学哲学系,对很多问题善于做出哲学的思考,善于以小见大,从故事中抽绎出为人处世的道理。不难看出,这是一个成熟智慧和性格淡定的作者。《乡关路远》全书共分六辑,其中一辑(走笔悟道)全是哲理散文。《白马泉的品格》《石头下的生命》《鹰的意志》《猎兔随想》《活着就好》《青石板上的答案》等等,随便读一篇文章都会让人受益,都会让人感想很多并从心里赞佩炳吉兄的智慧。

      岁月如梭,过往的时光留下了多少难忘的回忆,我随着炳吉兄的文字一路追寻着他的足迹,感悟着他的心情,融化和陶醉在书中,和作者的思绪一起飞扬。

      我忽然体悟到炳吉兄的故乡其实并不遥远,只要在记忆的那头温柔地触摸,便可以到达根的彼岸。

              (本文作者系石家庄市作家)

(十一)《乡关路远》读后感作

作者 :老兵-默默 

  能读到《乡关路远》是因为结识该书的作者张炳吉。那是在2014年河北省散文年会之后的一次小聚中,我有幸与张炳吉老师共进晚餐,席间相谈甚欢。交谈中得知张炳吉老师曾经在一支英雄的部队服役,并参加过对于自卫反击战,这支部队也是我后来服役的部队,虽然张老师转业离开部队时我尚未参军,但还是感到分外的亲切。张老师为人低调,他说,“我们以前是战友、现在是文友,不必那么拘谨、客气。”

  话虽这么说,我还是有些诚惶诚恐。因为从战友的层面上讲,当他是首长的时候,我还是一个新兵,遇到他会毫不犹豫的立正、敬礼,然后说,“首长好!”;若是从文友的角度讲,他已经是河北省散文学会的副秘书长了,我只是一个刚刚加入学会的会员;若是从职务上来讲,他是市政府办公厅的处级领导,而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员工。当然,我这样想问题可能有失偏颇,志趣高雅的人早已参透了名利、若是以世俗的眼光去交往,反而显得有些不敬了。所以,我只能将敬仰之情深藏于心底,与他进行关于文字间的零距离交流。

《乡关路远》是一部散文集,收录了作者99篇、28万字的作品,2009年底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曾获“新世纪十年河北省散文创作”最高奖——“精品贡献奖”。作者炳吉老师是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副秘书长,他的作品《白马泉的品格》入选《北大基础教育文库》。尤其让人钦佩的是,炳吉老师并不是一位专业的作家,许多作品都是在战斗间隙、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创作的。他从河北大学哲学系毕业后投笔从戎,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并荣立战功,从部队转业后在省政府办公厅工作,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笔耕不辍,曾出版散文集《路在门外》、散文集《乡关路远》、《机关信息工作实用手册》等专著,不少文章获全国、全省大奖。

  虽是散文集,但读起来也能感受到政论文的立意高远,诗歌的格调高雅、随笔的清新洒脱、杂文的犀利深刻,当然还有散文最突出的优势——带着人的思绪飞,读着读着就可以跟随着作者的文字走进或喜、或悲、或美、或丑、或过往、或未来的世界。散文《童年的小油灯》讲述了作者童年时期的故事:讲述母亲在豆粒大的灯光下为儿女缝补衣衫,一边做针线活一边讲故事;讲述老师在小油灯下讲课,高大、粗壮威武的身影投射到黑板上;讲述夜晚醒来,发现祖父借着那盏油灯,端着筛子,簸箕,来来往往,不停地为牲口添草添料……以小油灯为线索、为背景、为衬托,展现了祖辈、父辈们勤劳善良、积极向上的品德。文章的最后,作者写道“我想,哪里也不必找了,或者我已经找到了,它就嵌在我的脑海里,印在我的心坎上。开启我的生命之旅,启迪我的心灵,照亮我人生之路的其实不是那盏小油灯,而是油灯下的长辈和老师,是他们的勤劳和品德造就了我的昨天,映照了我的今天,他们才是我心中永远璀璨的灯。”这时我才明白原来文章前半部分叙事其实一直在为后半部分的高潮做铺垫、做渲染,作者的心理描写使文章的立意徒然升华,恰似画龙点睛,令读者拍案啊叫绝。

炳吉老师的文字里总是充满了正能量,作品里没有消极、没有阴暗、没有纠结、没有怨恨,总以乐观的笔触向读者展现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不管多么沉重的往事,写到最后总是峰回路转,给读者以希望。《窗前的褚桃树》、《满院都是车前子》、《石头下的生命》……,都不是简单的用华丽的辞藻刻画一事、一物、一人,而是在叙事中融入了作者的思考、作者的情怀,读来让人心旷神怡。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军旅岁月戎马倥偬,能闲下来写文章的时间是不多的,即便是转业到地方以后,我想炳吉老师也是很忙的,能在百忙之中写下这么多优秀的文章,一定是牺牲了许多休息的时间。对文字的痴迷固然有爱好的因素,但是炳吉老师超越了爱好,这爱好中有一份担当,为读者酿造优质精神食粮的担当!用一句诗形容最贴切不过了——“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

(本文作者系作家、河北省省直机关干部)

(十二)读《乡关路远》有感

作者 :徐敏豪

乡关路远希冀心,一路走过是风景。

奴仆工具谁猎鹰,凤凰涅磐谁雄鹰?

乡愁游子泪枕衾,魂牵梦绕归根吟。

诺亚方舟彼岸志,夜以继日桨不停。

书读路行卷里万,白发无改浓乡音。

弄海拾贝浪潮儿,炼句长锤钟敲勤。

乡愁羞愧怜顾影,路远奋飞展雄鹰。

(此诗作者系作家、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城市建设与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本色张炳吉 --- 写在河北省采风学会成立之际


作者:崔喜军
      与张炳吉先生相识,已有十几年时。记得当时我刚刚调入县委办公室,他作为省委信息中心副主任下乡调研,见了匆匆一面。他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平易谦和、眼界开阔、见解独到,尤其他对当地的历史文化,饶有兴趣。
      几年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他写的几个中篇小说和散文作品,才知道,原来我们是同道中人。我深知,文学艺术必须具备并始终保持的基因是真情与良知。难能可贵的是,有一些身居官场且卓有成就的人,整天处于政治活动中心,却不沾染官气,而能够保持真情和良知,对文学艺术情有独钟。原来炳吉先生就是其一。我对他充满了敬意。
      细看他的作品。中篇小说成熟大气,干净凝练,洋溢着浓浓的现实生活气息。尤其他的散文,一篇《白马泉的品格》深深地吸引了我。文中有这样一段:白马泉是有性格的。千百年来,她总是保持着一种态势:不论旱涝,总是不干不溢,水位总处在距井口二三尺的地方。外面大雨滂沱,山洪滚滚,她如是;一连下七八天大雨,她如是;天干地旱,土地龟裂,庄稼发蔫,她如是;连年未雨,江河干涸,颗粒无收,她,还是矜持着自己亘古不变的水位!白马泉含而不露的风格引来了种种猜测。我觉得,不管什么原因,白马泉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不随波逐流,不随风摇摆,不得意不猖狂,有着始终不渝的品格。
      这篇作品中流露出的感情,闪烁着的思想,像墨彩一样浸染着我的心胸,涤荡着我的灵魂,一下子征服了我,震撼了我,引起我强烈的共鸣,让我的心与炳吉先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2008年我将新出版的中篇小说集寄给他,他回信鼓励:收到你的大作,甚为欣喜,我为我们信息系统有你这样的人才而自豪,又为你在工作之余坚持写作并结出硕果而钦佩。我不过爱好文学,偶尔为之,盼多交流。
      有了文学的缘分,我与炳吉先生有了更多的交往,更多的了解。知道他河北大学毕业后,投笔从戎,曾参加对越自卫防御作战。巧合的是,他在部队时的直接领导,就是后来转业到省文联,帮我编辑发表了大量小说作品的河北文学副主编,是我走上文学道路的导师。师出同门,让我和炳吉先生的感情更亲近了一步。我到省城开会,顺便去省委办公厅拜访他。他沏茶给我,是最好的茶。他拿出散文新作《乡关路远》,签上名字赠给我。谈到工作,谈到文学,他说工作已经驾轻就熟,业余时间就写作、采风。他的办公室是一间普通的屋子,桌椅床铺都略显陈旧了,阳台上还放着两块青砖,分别写着“汉”“明”。听他介绍,是前几年他去冀州搞调研时,老城县礼堂的院墙倒了,有个老乡正扒这些青砖,说运回家垒猪圈,他上前要了两块,找行家一看,这砖有年头儿,有历史价值了,就把它们贴上标签,保存起来,空闲时观赏。
      听他讲话时,我隐隐看到了他两鬓斑白,知道他在省委办公厅已经30个年头儿,当年曾经给现在的中央领导当过秘书,当处级干部已经15年了,就顺口说你也应该出去任职了,他摇摇头,淡淡地一笑,我看出了一种淡泊。
      近几年,因为我离开了县委办公室,对炳吉兄分管的工作了解得少了,但有关他的文学活动和文学成就的消息却纷至沓来--他又出版了散文新作《路在门外》,获得省内外散文大奖,当选省散文学会常务秘书长,组织参加各种文学活动……
      去年9月,接到炳吉兄的电话,说他和几个文友拟成立河北省采风学会,邀请我加入。时隔一年多,他又通知我11月1日参加采风学会成立大会。我提前一个多小时到达会场,炳吉兄已经率会务组的同仁们等候在那里。会议规格很高,原省委书记、副省长等省级领导出席会议并担任名誉会长;规模不小,共有理事52人、会员230人及来自全省各界的大家名流出席;组织很严密,参会人员每人一本厚厚的印制精美的《会务手册》,里面汇集了会议议程、学会简介、章程、选举办法、拟任理事会人员名单,省、厅、学会领导讲话等文件资料;接待很热情,午餐节俭却不失丰盛,还为省会以外的与会者安排了住宿。
      会上,炳吉先生当选省采风学会会长,他在发言中指出,省采风学会的总任务是“行走天下,写写画画”。我了解到,省采风学会是全国第一家以采风创作为主要业务工作的文艺社团,由河北省文学家、艺术家和媒体人组成,所有资金筹集、工作筹备、大会安排等其实主要是炳吉兄一手操持的。我不由得感慨万千,这样一个宏大工程,从我接到他的通知拟成立到成立历时一年多时间,这期间他做了多少工作,克服了多少艰辛,付出了多少汗水,可想而知。
      听着炳吉兄发言,我想到了一句话:天降大任!他经历过硝烟战火,但只是一个冲锋陷阵的战士;在省委大机关工作几十年,可谓宦海沉浮,但始终是一个刀笔吏。如今不同了,他变成了一个“将军”,一个带领全国首支文艺采风团队扬帆启航的“高级领导”。我想,这与他的本色有关,那就是他天然具备的文化人本色、军人本色、政治家本色。只是以前,没有这样的机会。就像他办公室里收藏的汉砖,砌在县礼堂,垒到老乡家猪圈,放到考古家面前,其价值就有了天壤之别。但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表现得那么淡定,又那么执着。我又想到了他的散文《白马泉的品格》:白马泉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不随波逐流,不随风摇摆,不得意不猖狂,有着始终不渝的品格。我想,炳吉兄不就是这样的品格吗?
      整个会议期间,炳吉兄忙前忙后,指挥若定。会议开始前,他站在门口迎候,和文友们一一握手;吃饭期间,他到每个桌前一一问候;会议结束时,他站在门口送行,一一惜别。他的脸上始终洋溢着淡淡的真诚的微笑,是那样的亲切、温和。对来参加会议的省级领导,他如是;对专家教授大家名流,他如是;对从偏远乡间来的文友,他也如是。我想到了一段话:什么样的人是佛--说话不急不慢;做人不卑不亢;遇事不怒不怨;待人不分贵贱;得失很少分辨。我想,炳吉兄不就是这样的人吗!


(十四)部分朋友对《乡关路远》的手机短信评论


  散文集《乡关路远》出版后赠送给了部分朋友。拙作送人,人家总要评论几句以鼓励。以下是几位朋友发来的手机短信(那时还没有微信)

  李永军:老兄文采斐然,行文自然,融机锋与恬淡于一炉。大作读来,十分亲切,不忍释卷。“飞流直下”的逸事使我开怀大笑,以致影响了午休。

  米海亮:未看全书,但尝鼎一脔,已看出老兄的功底,尤其是对词语的把握运用上、在事物的刻画上、在意境的描写上可为吾师。

  商志福:昨晚阅读大作,诚如延青(省作协副主席)所言,新获很多。读“洗澡”一文重温了故乡情景,感慨不已,今天洗澡条件好了,我们应不忘过去,珍惜生活。总之,通读大作有不可衡量的收获,祝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以飨吾等乡谊。

  曹进许:老兄赠书,我与妻同读,妻对你大加赞赏,我感触也很深,今作“读《乡关路远》有感”一诗:乡关其实并不远,岁月淹留在心间。清词丽句情尤且,掘开心灵一眼泉。

  王越飞:看了你的书,感觉(你)文字功底深厚,(对你)肃然起敬,我县能有老弟之大才,深感自豪。尤其是(看了)“寻找父亲”等篇屡屡落泪,体会深刻,无限感慨,(你)乃吾辈之精英也!真诚向你学习。

  孟常信:吾弟张炳吉,才华冠群伦,妙手写文章,彩笔绘乾坤。真情昭日月,孝道泣鬼神,山河如此大,不及故乡亲。读《乡关路远》有感。

  李向朝:大作翻了翻,看了几篇,感觉很亲切,勾起了我对自己在老家时人物风情的很多回忆。文笔也很好。欢迎今后多给我们写点东西。

 韩雪中:酒席宴罢品读阁下“战国一雄”原来石家庄市历史如此源远流长,滹沱河文化值得品鉴。“自肆山水的收获”是一种心灵的诠释,更是精神的升华,感谢你的大作给予我们这些俗者的启迪。原来我们的生活如此精彩。

   刘世龙:拜读了几篇大作,没想到老兄如此豪迈的汉子还有这等细腻的情思。军旅生活部分略感少了些,打仗前部队自建“火化炉”培训“火化工”第一次听说,刺激很大。

[下一篇] 醉在枣花盛开时

[下一篇] 六位专家评张炳吉的散文集《路在门外》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