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作品评论 > 欣赏路遥先生的《写作从中午开始》
欣赏路遥先生的《写作从中午开始》
作者: 马占顺


      路遥先生于1992年11月17日离开我们,至今将近三十年了。

      几年前从网上就看到了路遥先生的《写作从中午开始》这部让我流泪的作品,欣赏后真是让我久久爱不释手。

     《写作从中午开始》记录了他从萌发创作《平凡的世界》的念头到1988年5月25日完稿,全部创作过程中的思想经历、生活经历和自己的感情经历。我想不搞创作的人是没有这样切身体会的,没有自己坚强的创作意志是不可能有这样刻骨铭心烙印的。

      我要说路遥先生的创作是从中午开始的,那么自己学习写作就是从凌晨起步的。我这个业余作者真不敢与大作家路遥先生相比,但是我深深地知道,这创作要是没有一点精神是不可能完成的。

      我是退休后在2018年一次参加中国盲人文学联谊会,做志愿者后才慢慢踏上写作之路的。那一年秋天,涿鹿县当兵来到北京的农民企业家全珈斌先生,在自己的家乡,用自己的劳动所得资助了中国盲人文学联谊会的召开。在这次会上不仅让我结交了全国战斗英雄史光柱等一大批盲人文学领域里的顶级作家,更让我认识了全珈斌这位有爱心的农民企业家。

      那个晚饭之后是在电梯里,在搀扶着中国盲人协会原常务副主席滕伟民先生回房间时,不经意间我听到一个响亮的声音,谁能写写这位赞助咱们活动的老板啊!

      其实,我与大家一样是在这次会上才认识了这位老板。他没有特殊的相貌让我记住,但高大的身躯和他的爱心是牢牢地印在我的心里了。回京后经过一次两次的接触,我渐渐了解到他是一位善良、富有爱心的人。于是我在心中就产生了写写他的欲望。经过半年的思考、了解和动笔,一年后一部2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成功跃在纸上了;同时我也在抓紧时间,回忆自己的童年、少年和老西单,写出了几十万字的散文。这样在2021年度浸透着自己辛勤劳动汗水的《桑干河畔感恩情》《梦回西单》和《良师益友》三部作品同时出版了。

      路遥先生对创作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这是一种并不潇洒的职业。它煞费人的心血,使人累得东倒西歪,甚至像个白痴。痛苦,不仅是肉体上的,主要是精神上的。”是啊,咱不能跟大作家相比,但我这个自娱自乐的写作者却有着与路遥先生一样深的体会。

      不是吗?路遥先生为着写作“已经一个人在这深山老林里度过了很长一段日子。多少天里,没和一个人说过一句话。白天黑夜,一个人孤零零地待在这间房子里,做伴的只有一只老鼠。”是的,我也体会到这写作就得一个人像傻子一样的坚守一方,不需要旁人的打搅、不需要亲人的问候。只想自己一个人躲在一间小屋子里,孤零零地来思考、来酝酿、来展示宏大的画卷……

      路遥先生说“写作整个地进入狂热状态。身体几乎不存在;生命似乎就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形式。日常生活变为机器人性质。”是的,我的体会与先生一样,假如自己不进入状态,生活不变为机器人,就不可能出产品。

      说起写作熬夜,这是每位作家或者文学爱好者可能一定要具备的。因为咱的思路一旦打开,就如奔驰的高铁一样,是刹不住的。所以路遥先生总是熬到“凌晨的万般寂静中,(才)从桌前站立起来。”心里叹出“常常感到两眼金星飞溅,腿半天痉挛得挪不开脚步。”是啊,谁要说写作、创作不累才是怪人呢!看,他一直在熬夜、在坚持握住手中的笔不停地写。他对凌晨的寂静有多么深的感悟啊;而我这一天在写累了的时候,可能熬不到傍晚的6点倒床就睡,甚至夏日里红红的太阳还在放着耀眼的光芒呢。可到了凌晨的万籁俱静时我已经睁开双眼,思考今天要完成的“任务”了。

      欣赏路遥先生的《写作从中午开始》,从心里感到特别亲切。此文以纯朴真挚的情感、流畅细致的笔触、立体全面的视角、层层破解的思维为我们献上了一部难得的创作手记。

      最后让我们欣赏路遥先生的感悟:“这就是生活。你既然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就得舍弃人世间的许多美好。”

 

      2022年1月27日

 

[上一篇] 乔红的妙笔

[上一篇] 真情的流露 风采的展示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