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作品评论 > 善于采风 笔下生风——韩立军《生命的图腾》序
善于采风 笔下生风——韩立军《生命的图腾》序
作者:张炳吉

读立军先生的《生命的图腾》里的每篇文章,我似乎都能听到他的脚步声——他采风路上的脚步声,可以说,他的每一篇文章里都回响着他采风路上的足音,浸透着他采风路上的汗水,都是他采风之后的所思、所想、所得;采风开阔了他的眼界,启迪了他的创作灵感,点燃了他擎在心底的创作欲望的火炬。六年来,他走一路、写一路,终于完成了这样一部值得一读的文集。

采风是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过程中发现创作素材、收集创作素材的阶段,是激发作家创作欲望、发现创作主题的过程,是作家确定写什么、用什么写的重要途径;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家如果脑壳空空就无以下笔。这些道理大家皆知,但有的人误以为采风就是成群结队、登山临水,拍照、开会。其实,这这样的采风仅仅是采风的一种形式,是狭义的采风;更多的采风是广义的采风,也就是生活中的采风。立军先生注意到了这一点并身体力行,这也是近些年他的创作有所斩获的重要原因。立军先生身为一家市级医院采购公司的总经理,工作繁忙,无暇参加更多的集体采风活动,但是,他融采风于工作、于生活,把采风贯穿到工作和生活之中,在工作和生活中注意观察人、了解事,勤于记录,勤于思考,考虑成熟则欣然命笔,书写成文。如,他写的《“战疫”亲历记》《爱恨叠加方便面》《封控中的涅槃》《你的名字叫“人民英雄”》等文章,都是他亲身参与的抗击新冠疫情的经历;《品味德阳》《天府见闻》《邂逅武汉》《遇见上海》等文章是他因公出差途中的见闻。如果他不留意工作中的事物,不注意采集身边的创作素材,我想他不会有七部文集的问世,不会有今天的累累文学硕果。当然,有的文章是他利用节假日参加的一些专门采风活动而创作的。

立军先生在采风中不仅注意“采事”,还注意“采人”。当然,在现实世界中,人和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文学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人学”,文学创作离不开人,文学作品的内容离不开人。但是,我们在采风活动中、在文艺作品的表达中有时会侧重人,有时会侧重事。因而我们在采风活动中应注意对人的观察、访问、思考,进而创作出以人物为中心的作品。有人说,采风是作家的业务,采访是记者的业务,这当然是正确的。作家针对的对人的采风与记者对人物的采访,形式上没有多大区别,两者的不同点在于采风、采访后写出的文章体裁不同;前者为文学作品,后者为通讯报道。所以,记者可以采访人,作家也可以并应当做好对人物的专访。本书中《不要跟陌生人说我》《一个人的生命健康并不仅仅属于自己》《生活的智慧是“不后悔”》《生命是一次路过》《大山的朋友 》等等以及“生活哲思”这一节里的其他文章几乎都是写人的文章。有了专门写人的文章这本书从总体上看就显得多姿多彩、有深度、有厚度、有高度了。

采风与创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采风是为了创作,创作离开不开采风;表面上看,采风在前,创作在后,但在实际过程中,我们往往边采风边构思(创作的初始阶段),两者同时或者交替进行。立军先生在采风创作实践中很好地应用了这一规律。他在采风时如果遇到触动心灵的情况,往往在采风现场就开始酝酿创作主题、构思创作路子了,并且他的思维能够向纵、横两个方向延展。纵的方向主要指深挖历史,把眼前的事物与历史上的事物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彰显、丰富眼前的事物。如,在上海采风时,他看到上海今天的辉煌后,联想到“早在春秋时期,上海已是吴国的属地,战国时又先后隶属越国和楚国,曾是四君子春申君黄歇的封邑,已经有两千多年的灿烂历史。”在横的方向,立军先生的创作思维也很活跃:“邯郸市的中华大街已经南延到了磁县,如果进一步延伸就与河南安阳市的中华大街接拢了,那将成为中国最长的中华大街了。”这一构想不论能否实现,但对于一位作家来说,应当有此让人感慨和震撼的发现。由于在写作过程中,立军先生不断锤炼自己的思维和意识,注意研究构思技巧,注意与身边的事物激荡出灵魂的火花,又注意把生活中的所思所想诉诸笔端,抒发心中的情感,所以才创作并发表了大量的散文、杂文、小说等。

至于立军先生的文风和作品,我赞成他在本书“后记”中的表白:“我写作不是为了发表而发表,也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我仅仅是为了抒发一下情感的波澜,寄托一下心灵的遐思而已。所以,我的文章不够华丽,更不花哨;没有渲染,更无宣泄。然而,却可以保证那都是我心中最朴实的想法,最真实的念头,最诚实的语言;虽登不上大雅之堂,算不上文学大餐,却也是一道风味小吃吧。”立军先生的表白很坦诚,很实在。本书辑录的文章有散文、有杂文(从大散文的概念看杂文亦属散文);散文虽然朴实但情深意切,主题明确,读之津津有味,不忍掩卷;杂文以小喻大,有故事,有情节,有哲理,读之往往让人眼前一亮,引起共鸣:“确实如此啊!”

《生命的图腾》出版后,立军先生就有八部文集问世了,我相信,凭他的功力、笔力、耐力,他的第九部、第十部乃至更多的文学著作将会陆续问世。我期待着读到他更多更好的作品。

(本序作者张炳吉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共河北省委保密机要局原副局长、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执行会长)

[下一篇] 诗之泉,尽在心海里肆意奔腾 ——浅读孙健将军《泉之歌》《泉水组歌》

[上一篇] 《运河畔抒怀》序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