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九章 |
|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 |
|
往昔得“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 |
|
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 |
|
地得到“道”而宁静;神得到“道”而英灵; |
|
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 |
|
谷物得到“道”而充盈;万物得到“道”而生长; |
|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
|
侯王得到“道”而以正天下。 |
|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 |
|
推而言之,天没有她而得清明,恐怕要震裂; |
|
地无以宁,将恐废; |
|
地没有她而得安宁,恐怕要崩溃; |
|
神无以灵,将恐歇; |
|
神没有她充以灵性,恐怕要灭绝; |
|
谷无以盈,将恐竭; |
|
谷物没有她充盈,恐怕要干瘪; |
|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
|
万物没有她得以保持生长,恐怕要灭亡; |
|
侯王无以正,将恐蹶(jué)。 |
|
侯王没有她的纠正,恐怕要倾覆。 |
|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
|
所以,尊贵以低贱为根本,高尚以谦下为基础。 |
|
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 |
|
因此,侯王们自称为孤、寡、不谷, |
|
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 |
|
这不就是以贱为根本吗?不是吗? |
|
故至誉无誉。 |
|
所以,最高的荣誉无须赞美称誉。 |
|
是故不欲琭(lù)琭如玉:珞(luò)珞如石。 |
|
所以,不求像晶莹的宝玉:宁愿像坚硬的山石。 |
|
注释: 本章的“谷”宜作谷物理解为佳。 “神”,可以说是人的精神,也可以是万物生长的根源,除了人和动物以外,似乎死物也是有精气神存在的。新叶吐绿,万象更新,就让人感到神采奕奕,生机勃勃,是不是小草也有精气神呢? |
[下一篇] 真品《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上一篇] 真品《道德经》第四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