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母亲的永别
母亲的永别
作者:刘洪云

        2020年1月6日清晨七点,我的手机突然铃响,一接听是大弟,我凭着感觉沙哑着嗓子(重感冒了)问道:“咱妈还好吧?”大弟回答说:“咱妈走了,就在夜里一点多停止了呼吸,已经给母亲穿好了衣服(还是四年前我给母亲买的寿衣)送火化场殡仪馆了。”我的心立刻提到了嗓子眼,喉咙发紧,随着惊呼泪如雨下,身上也出了一身大汗。
        虽然母亲躺在床上多年(2013年摔断了髋关节之后,行走不便,2015年又大病住院数月。),但近来还算稳定。不过,母亲的气力的确很有限了,今年已听不到她的说话声,常常处在睡觉状态下了。
        我到了母亲的家已是晚上了。
        弟弟告诉我说:“咱妈传染上感冒了,就打了两个喷嚏便发烧了,送到医院里,检查两肺发炎,嗓子里有痰,医生给输液、吸痰、打针,这么三折腾两折腾之后,母亲的血压就没了。”小妹说:“咱妈最后一直喊娘、娘、娘。” 我似乎听到了母亲最后时刻的脚步,是那样地匆忙、那样地坚定、那样地无所牵挂、义无反顾。我拿着弟妹为母亲书写了一半的生平,回到自己的家里和爱人共同书写了母亲完整的生平,看看时钟,已是深夜一点多了。

      7日一大早,姊妹们去市火化场殡仪馆布设了灵堂,看到母亲安卧在水晶棺里,就跟在家里的那张病床上躺着的姿势一样,像是睡着了。母亲,安睡吧,您太累了。您曾经给我说:“我这一辈子生了六个健康的子女,还不行?”我说:“当然您太行了,太了不起了!“母亲说的非常好,非常正确,这是她一生的最大成功啊!

        母亲是个有心的人,这是她在为自己做的生平总结啊。

        母亲退休后,一直不停地在为子孙们缝纫衣裤,努力地为后辈留下慈母的念想,可见母亲又是一位多么聪明、睿智的人啊。

       母亲的永别虽然匆忙,但她亲手缝制的杰作将陪伴在每一个晚辈的身上。

        守灵期间,是与母亲最后的相依相处,我们多么希望时间过的慢一些。老天爷很懂我们的心,它送来了漫天的雪花,随凌冽的北风呜咽着狂飙,把那个可怕要命的流感菌统统消灭个精光。
        下午,净脸师打开母亲的棺椁,先用面纱蘸清水擦洗母亲苍白的脸的各个部位,再从一个精致的化妆盒里取出了粉底,然后用刷子均匀地涂抹在面颊上,又将红色的霜在高颧骨和眼睑处加重了些,最后用眉笔画了两道长长的弯线,母亲立刻变回到了往日的俊模样。
        母亲名叫何素花,姥姥就她一个闺女,又长的俊俏,就像是家中的一朵花儿,因此起名叫花。多年卧病在床、已经骨瘦如柴的母亲早已失去了原来的模样,没想到这位净面师妙手还颜,将95岁的母亲装扮的如此漂亮,与悬挂的那张母亲微笑着的、十分好看的遗像相得益彰。
        一切就绪了,母亲单位里也答应派专人(一位科长)来宣读母亲的生平介绍词。随后,我们姊妹又去烧了纸。多么想再陪母亲一会儿,可是殡仪馆要下班了。
        此时,母亲的五位亲侄子们(河北唐县老家)正在来为母亲吊唁送行的高铁上,等着接待亲戚吃住安顿好后,已是夜里11点多了。
        8日上午,母亲的灵堂庄严肃穆,哀乐悲凄地回荡在灵堂上空,这是母亲要与我们永别的绝唱。她安详地躺在鲜花丛中,没有了牵挂,没有了遗憾…;子女们个个都沉浸在无尽的悲痛之中,“妈!我想再伺候您…”、“妈!下辈子还要做您的女儿…”、“妈!您答应一声…”、“妈!您再睁开眼看看我们啊…”、“母亲安息吧!”。
        瞬间的告别后,儿子们护送着母亲的遗体至火化处,女儿们拎着纸钱到焚烧指定处。          这一天,殡仪馆里异常人多,看了一下已故的亡灵告示,还顶数母亲年长。
        火化也排了长队,雪停了,但大雾弥漫,骨灰领取处一个接着一个…;同时又看到从外面送来的新灵车也一辆接一辆,看来这个严冷的冬天里的老人太不容易了。
       若不是流感,母亲也许还能躺在家里的那张病床上...。
       大约一个多小时,有通知母亲的骨灰可以领取了。看到小小的骨灰盒,母亲又有了新的归宿,每个人又都不禁热泪盈眶,发出声声长叹!      

        2020年1月8日,是个不寻常的日子,因为不仅是母亲的殡葬日,还要将1994年3月去世的父亲与期一同合葬日。沾了多子多孙的福,送殡队伍立刻兵分两路,龙凤齐楣的两个骨灰盒分落在儿子们的手上,父母遗像由两个孙子紧紧地抱在怀里。一路上,大雾仍在弥漫,灵车缓缓行进,气氛笼罩在悲痛之中。


        父亲啊!是您的戎马生涯立起了门户,党和国家给予了您高位荣誉,让咱的家庭光荣耀祖。是您的委曲求全、高风亮节,才有了母亲的一切,才有了子女们的一切,才有了这个枝繁叶茂的大家庭。您留给我们的好家风已经传承,和睦相处、相互包容,共同分享好生活。就连殡仪馆里的工作人员也夸赞了您的子女们好团结啊!是啊,弟妹们不计辛苦、任劳任怨、长期伺候在母亲的身旁;姊妹们相互帮衬解决工作出路,家家早已致富,这难道不是您培养教育的结果?!您生前待人宽厚仁慈、有目共睹。包括姥姥家和爷爷家的亲戚们,您都是热情相迎、真诚相待。所以,这次母亲的亲侄子不计辛苦长路迢迢来吊唁,这份纯洁的亲情已经也将继续传承下去。若不是把他们的子女安排工作、当兵历练,这连手机都不会用的老哥儿五个那能乘高铁(他们的孩子从叮咚上购得票)来给您们送行?!看着他们和我们一样站在了母亲的灵堂前,深感母亲的荣光;看着他们借此机会与他们的子女团聚、分享亲情、派车送站、又每人送钱送物,我又一次被感动!回望这一切,心里猛然感觉自己老了, 弟妹们和近亲的晚辈们都可以替我操劳了。父亲!您的在天之灵看到了这一切,肯定也会很高兴。父亲!您牵挂的老家的子女中,有的相继去世,凡得到通知的也都随了礼钱;对他们的孙子辈也都有一样的帮助,也来到了城市安家立业,平等相处、其乐融融,保持了您一手创建的这个完整大家庭的联系。 
        父母在{安养园}从此有了新家,阴阳相隔,但又不远,这是家门的福气。这还得感谢母亲,生前亲自选择的墓地,是那样的安静优雅,即使现在的数九寒天,那郁郁葱葱的松柏、笔直的绿荫小道都透着一股股灵魂的仙气,在这样的环境下,父母得到了永久的安息。
        从此,子女及晚辈们会在清明节、各个祭祀日里来看望、思亲、寄怀。
        虽是天各一方,实际上彼此的灵魂仍然相连,是因为子女们身上流淌着父母的血液。所以,子女们今后的每一言每一行,时刻以父母为榜样,热爱国家、传承美德、自勉自立、严守法律、谨慎从事、广结善缘,让好的家风永远发扬光大。
       1月12日,是母亲的一七,是父母搬居新家的第三天,一大早,我与您们告别了。    
       回来的一路上思念着,在手机上书写着,掏不尽的是对父母那满满的感恩!               

七绝·悼父母
文/刘洪云

冬雪讣闻瞑卧丘,

雾烟横泪锁眉头。

赴时车马啼无住,

约定相知驾鹤游。


  2020-1-13写于北京


 


 

作者简介:刘洪云  女,19529月出生,河北唐县人。函授本科,退休前任职于国营企业党政干部,高级职称。现为河北采风学会会员,中原诗词研究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会员,北京楹联学会会员,北京写作学会会员,北京葫芦丝巴乌协会常务理事


[上一篇] 我的运动生活

[上一篇] 念人:雨后闲情(散文)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