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游邺城三台,说魏武曹操
游邺城三台,说魏武曹操
作者:陈健
游邺城三台,说魏武曹操
      三台实为铜雀台,金虎台(后改名金凤台),冰井台。为曹操所建,因杜牧一首,“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而名扬天下。

                                                          (第一次游三台照)
       三台应该说是距离我家最近知名度最高文化底蕴最深的一处文物景点。十几年前的春天我就去过一次。从我们家向西,沿去临漳县城的公路,直到漳河大桥,然后沿漳河大堤一路前行就到了。三台就在漳河北大堤下。那次去的时候是暮春,杨柳一片青翠,漳河堤岸下满是绿草,放羊的老人在堤岸下放着羊。堤岸上本是一条柏油路,因养护跟不上,现在变得大坑小洼的。汽车在坑洼间一路颠簸,扬起一道黄色的烟尘。那时的三台才刚刚有修复保护意识,围墙没有建起,更没有人收费。来到这里,首先看到一处开阔的广场和广场上一尊高大的曹操像。曹操像身后不远处,有一个连贯的大“土丘”,远远的望去,极像一处农村废弃的砖窑厂,残破,荒凉。
    绕过曹操雕像,“土丘”就在眼前,有一条青石铺就的台阶,不宽,可容两人并肩而行。沿级向上,过一不太宽的门,登上一处平台,迎面的“土丘”,这就是三台遗址金虎台了。

                                                    (第二次游三台照)
      昔日的歌舞升平,花灯酒宴,文赋乐章或跃马剑影,金刀戈林皆已荡然。只剩下了这座孤单落寞的金虎台,由几棵长势并不茂盛的古槐陪伴。在古槐错落参差的枝条间仰望,似乎还能洞悉建安的苍穹,深邃而幽远。似乎踩着留有他们足迹的土地,就能跟他们来个遥远的对话。金虎台上还有一座庙宇,也许是这金虎台占地面积小,庙宇难成宏伟之势,只可屈尊文姬和建安七贤。这座庙宇的建筑不及七八十年代农村民居的三间房大,房间也不及普通民房深,也不是什么雕栏画栋的结构,就像一座白灰蓝瓦的民房。站在门口就能看到用土肧塑就的神像。房间里光线昏暗,尘土落在神像的衣襟和香案上。

                                                        (第二次游三台照)
     不过我更喜欢曹操的诗篇。曹操的诗格调高,格局大,气势伟,直书胸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皆磅礴恢宏,脍炙人口。不只词章歌赋,曹操还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从陈留起兵,讨董卓,战袁绍,平张绣,攻吕布,出生入死,得以平定中原和西域,把孙吴政权限制在东南,把蜀汉政权限制在西南。金虎台的一侧依然保存着曹操当年修建的转军洞。转军洞为纯砖垒砌,不太宽,也就一匹马可以轻松通过宽度,直接向西,据说当时转军洞的出口在现在磁县讲武城一带。曹操修建转军洞的目的之一就是一但邺城被敌军包围,城里部队可以悄悄从转军洞送到城外,然后里应外合,一举击溃敌军。在邺城有这样一个传说,当年关羽土山被困,经张辽劝说,关羽暂居曹操麾下。曹操为了让关羽归降自己,故意在关羽面前展示自己部队的雄壮,部队从城门进入,然后由转军洞调出,再回来,反反复复。以此来迷惑关羽。好在机警的关羽乘人不备,一剑销断面前一匹马的马尾,等这匹马再到关羽面前时,关羽心里就明白了。

                                                              (第二次游三台照)
       曹操任人唯才,在那个群雄割据,诸侯纷争,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局势下,挟天子以令诸侯,平定北方,解生灵于涂炭,为北方的社会稳定和发展,有着别人不可替代的杰出贡献。然蜀人陈寿,抑曹褒刘,致使后来延续的文学传承就多了曹操的奸诈,自私和虚伪。我们大多数人是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上认识曹操的。一句“宁我负人,休人负我”把曹操抹黑。其实这句话是不是曹操真的说过?即使是说过那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曹操说这句话表达的完整的思想感情是什么?这些恐怕很难说清,《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不足为凭。而刘备自称靖王之后,靖王有一百多个儿子,靖王自己都难认清,至于他的后代,也只能凭刘备自己说说而已,谁能考证得清楚?但曹操的另一句话,“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确是一个英雄对所有凡胎俗子最中肯的评价。看过三国演义的有几个人不因这句话而嘲笑袁绍,其实想想生活里的我们自己,有几个不是在大的作为上患得患失,在小的事情上不辞辛劳,甚至劳累过度。

                                                                 (第二次游三台照)
       前年我又随邯郸采风学会的文友游了一次三台,那时的三台已经比我前十几年前看到的明亮了很多。但我第一次游历的记忆却特别的深。因为无论如何卓越的人物,风光的背后都是沧桑。邺城三台如此,生活中的每个人也如此。   

                                                             (第一次游三台留念)

作者:陈健,河北省魏县人。

责任编辑:赵献刚

[上一篇] 我的运动生活

[上一篇] 带你走近肥乡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