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传说故事 > 中国龙故事之龙船载人游天
中国龙故事之龙船载人游天
作者:韩中清


龙舟轨道载人飞,自费游天火箭推。

昂贵船票五千万,“中华快递”太空追。



“龙开新世纪,科学镇乾坤。”中国青年报报道,2020年当地时间11月15日,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4名宇航员乘坐SpaceX研发的火箭前往国际空间站。正式开启了“太空出租车”商业飞行业务。

载人龙飞船从进入轨道到与空间站对接需要27个小时,全程自动飞行,由SpaceX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负责监督。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飞行:它既是由美国国家认证的第一次商业载人飞行,也是NASA往返国际空间站的第一次常态化载人飞行。数十次将补给物资成功运往国际空间站后,这一次,飞船上装的不只是货物,还有人——美国宇航员迈克尔·霍普金斯、维克多·格洛弗、香农·沃克,以及日本宇航员野口宗一。

载人龙飞船有7个座位和16个推进器。船上装有发射逃生系统(LES),如果升空出现故障,飞船和火箭能迅速分离。从发射升空后到重返大气层前,飞船的载人舱与服务舱连在一起,服务舱装有太阳能板和物资等。在昂贵的太空旅行中,飞船空间“寸土寸金”,因此载人舱与服务舱加起来只有约8米高,直径约4米。

“飞船最大的特点可能要数内部的触摸屏。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功能更强大,也增加了用户体验。”SpaceX工程师约翰·费德斯佩尔对英国广播公司(BBC)表示,他们希望让龙飞船“有21世纪宇宙飞船的感觉”。飞行员可以通过三个触摸屏监控和操纵飞船,大大的屏幕赋予飞船浓浓的科技感,与以往航天飞机驾驶舱单调的模拟按钮和仪表盘完全不同。飞船座椅有三种尺寸。乘客入座时,身体嵌入座椅的泡沫海绵中,这让旅途尽可能舒适。出发前,他们要将座椅上的一条线插入航天服右腿的接口。这是“生命脐带”,为宇航员供应氧气和电力。龙飞船还有“双故障容错”功能:任意两种仪器同时出现故障时,它仍可将乘客安全带回地球。

2021年6月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李嘉宝报道,近期,中国空间站建设捷报频传,引发外媒持续热议。继一个多月前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后,长征七号遥三火箭近日又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准确送入预定轨道。飞船和核心舱随后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完成了燃料和物资的输送。

“天宫”“天和”等迅速成为全球外媒聚焦的热词。美国《新闻周刊》网站刊文称,中国为其天宫空间站取了一系列有吸引力的名字,首个核心舱“天和”取“天空和谐”之意,中国明确表示希望与全世界科学家合作。

报道说,货运飞船作为向空间站及空间科学实验室运送货物和推进剂等物资的使者,被中国网友称为太空中的“快递小哥”。中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都带了啥?外媒津津乐道。据法新社报道,天舟二号装载着食品、设备和燃料等基本物资。俄新社称,这艘货运飞船运送的数吨物资,是3名航天员在空间站停留3个月所必需的,其中包括2件用于太空行走的舱外服。“今日俄罗斯”电视台还关注到,“天舟二号带来的‘太空美食’中,还有人们熟悉的传统中式炒菜:鱼香肉丝和宫保鸡丁等。”

“这是中国继今年4月成功发射天和核心舱之后,朝着建设中国空间站迈出的又一步。”5月30日,沙特阿拉比亚电视台网站对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完成对接的消息进行了报道,称“为了完成空间站的建设,中国将在明年年底之前进行11次航天发射任务”。法新社指出,随着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完成对接任务,中国进入派遣3名航天员前往空间站的准备阶段。天宫空间站预计将在2022全面投入使用,建成后将在近地轨道运行长达15年。

中国空间站名为“天宫”,其基本构型包括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Ⅰ和梦天实验舱Ⅱ。“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报道说,天和舱作为空间站的主要控制中心,能够同时容纳3名航天员工作生活长达6个月,该报道还援引一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师的话说,中国计划把空间站建设成国家级太空实验室,可以支持乘组的长期驻留并进行大型科学与应用实验。

“自主建造”成了外媒报道中国空间站时的关键词。“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指出,天宫空间站是中国独立自主建造、运营的载人空间站。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天宫空间站是中国自主建设的常驻大型太空站。目前的国际空间站(ISS)是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欧洲和日本合作的产物,将于2024年退役。届时,天宫空间站将可能是近地轨道上唯一运行的人类空间站。

从发射载人飞船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到太空出舱、发射空间实验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循序渐进,先后突破掌握了天地往返、太空出舱、交会对接等关键技术,为空间站建设铺就了一条稳妥可靠的发展之路。正如德新社近日一篇文章所说:“在提出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近30年后,中国开始实现拥有自己的太空‘前哨’的梦想。”

德国《世界报》网站刊文说,天和核心舱是首个发射进入太空的中国空间站舱段,中国正逐步完成其空间站战略。从国际上比较来看,凭借自主载人飞行等实践,中国早已从航天领域的“新手”晋升到“大师班”。在智利《信使报》网站看来,成功发射天和核心舱是中国空间站建设进程中的关键一步,也是中国太空探索的最新飞跃。

“中国开展的太空探索活动展示其世界领先的技术实力。”英国《金融时报》提到,近年来,中国在太空飞行领域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中国空间站将使北京在国际太空研究方面发挥核心作用”。法新社的报道分析,中国为其太空计划投入大量科研资金,正逐步缩小与俄罗斯、美国等太空探索先驱的差距。

“中国表示,空间站对国际合作持开放态度。”西班牙《国家报》近日称,“事实上,中国已经与联合国开展合作,并欢迎外国科研人员进入这些设施开展实验工作。”

早在2019年6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就联合宣布,17个国家的9个项目成为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入选项目。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表示,中国与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合作,为联合国所有会员国提供使用中国空间站的机会,是联合国“全球共享太空”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伟大范例”。

据法新社近日消息,欧洲空间局已派出航天员到中国接受相关训练。英国《卫报》关注到,中俄今年3月签署了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备忘录,“该国际空间合作项目向所有感兴趣的国家和国际伙伴开放。”

“我为中国在太空中建设新立足点的努力鼓掌欢呼,在中国空间站可以开展多种有益于全人类的科学实验。”美国资深太空记者莱昂纳德·戴维表示,中国在航天方面的能力日益增强,有助于提高人类在近地轨道上活动的安全性,还有助于对月球、火星甚至更遥远太空的探索。

 (消息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下一篇] 中国龙故事之僧繇画龙

[上一篇] 中国龙故事:魏征梦斩泾龙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