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近年来读到的为数不多的一部震撼人心的长篇小说,作者以东北某省会城市光字片为背景,展示了周家三代人半个世纪的生活画卷,折射了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社会的变化与阵痛,是一部普通人家命运改变的壮丽史诗。
生活不易爱情扶持
小说开篇,说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上山下乡席卷整个中国,周家第二代三兄妹,两个要离开,只能有一个留下。结果老大周秉义去了黑龙江建设兵团,次女周蓉私自到了贵州山区,只留下老疙瘩周秉昆留守光字片。老大周秉义是家中的长子,勤思考爱学习让他在兵团脱颖而出,很快成了兵团的宣传干事,曾经有机会成为沈阳军区副政委的秘书,这可是鲤鱼跳龙门绝好机会,但为了同在兵团附近插队的未婚妻郝冬梅,周秉义选择放弃机遇,与恋人相伴度过生活的苦难。次女周蓉为了爱情远赴贵州,与落难诗人冯化成相知相伴,硬是将苦难的生活过成了诗一般的甜蜜。当然,故事的主人公还是周家的老疙瘩周秉昆,他先是在木材加工厂工作,因为目睹了工友涂志强被枪毙,善良的他在心中落下了病根。不得已到了酱油厂,有幸在最脏最累的车间和工友结成了六君子,相互扶持共度苦难生活。周秉昆有干妹妹乔春燕的主动追求,如果不是偶然碰上更加苦难的郑娟,出身工人家庭的周秉义,原本和乔春燕应是天生一对、地造一双。但是偏偏命运选择他去给杀人犯涂志强的未婚妻郑娟每月去送生活费,郑娟的美貌和善良、家庭的窘境让周秉昆彻底惊呆,于是不顾郑娟的未婚先孕,不顾其家有老母和瞎眼弟弟,不顾世俗的眼光,周秉昆一门心思地要帮助这个更加苦难的家庭。也正是周秉昆的坚持,让郑娟危难的一家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在那个年代,幸而有快乐颂,美好的爱情能够让人解除忧愁,穿透一切,扶持着人们奋勇向前。
知识能够改变命运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周家的长子周秉义、次女周蓉、周蓉的绯闻男友蔡晓光、酱油厂的吕川,原本就是有思想、爱读书的有志青年,他们在周家形成了一个读书社,时常讨论交流,碰撞思想火花。到了恢复高考的时候,他们刻苦攻读,终于靠知识改变的命运,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周秉义和周蓉双上考入清华,毕业后周秉义先是就职于省委政研室,回来又在岳母的指点下成了军工大厂的党委书记,后来更是成了市委书记,实现了人生抱负。周蓉也顺利的成为大学教师,并在与冯化成离婚后与绯闻男友蔡晓光幸福结合。而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周秉昆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注定要走一条更加艰辛的路。周秉昆靠着自己的勤学到了文学编辑部工作,因为坚持真理、仗义执言被抓,是郑娟不顾名分替周秉昆撑起了艰难的家。想想看,一个柔弱的女子,带着自己襁褓中的儿子和瞎眼弟弟,还要照顾周秉昆的植物人母亲和周蓉撇在家里的幼小女儿,这一家五口人怎么生活,但郑娟硬是挺过来了。难怪周秉昆结束劳教回到家中时,毫不犹豫地选择要和郑娟在一起、在一起。当然,属于我们故事主角的周秉昆和郑娟的更大磨难还没有完。几年之后,周秉昆和骆士宾因为争夺儿子周楠的抚养权,失手打死了骆士宾被判九年有期徒刑,又是柔弱的郑娟替周秉昆撑起了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如此来看,如果说周秉昆是一个有上进心、正义感、乐于助人的有志青年,那么郑娟就是《渴望》里的“刘慧芳”,是一个有韧劲、能吃苦、默默付出的贤内助,两个人的结合就是好人一生平安。
改革阵痛必须承受
当然,作为一部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优秀长篇小说,著名作家梁晓声的笔触不会局限于这些家庭生活琐事,而是要将笔触深入广袤的改革实践大地。在他的笔下,无论是东三省的企业改革,还是光字片的旧房改造,带给人的震撼都是空前的。东北曾经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落伍了,要改革要振兴就必须付出代价,工人下岗再就业再所难免。在这方面,周秉义有幸成为改革的带头人,当然他也付出了不被理解和身体患病的代价。而改革的阵痛同样不可避免的降临到周秉昆和他的工友们头上。作者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群普通的人,曹德宝、乔春燕、肖国庆、孙赶超、于虹、龚宾等等,当然还有郝省长、马守常、金月姬、曲秀贞等“文革”被打倒后来又复出的老干部,此外还有姚立松、骆士宾、龚维则等有血有肉的既得利益者之类的反派人物。故事的高潮出现在光字片的改造上,周秉义为此施展才华呕心沥血,但为此并不能让所有人满意,尤其是来自曾经身边人曹德宝、乔春燕暗中发难,更是让周秉义心力憔悴。好在故事的结尾是大圆满,来自中纪委的吕川替周秉义洗清了不白之冤,周秉昆历尽艰难自家的小饭馆也生意向好,周家的第三代也有了出息。好人自有好报,这是小说给我们留下的最大欣慰。
鲁迅先生说,“不满是向上车轮”。生活就像流水川流不息,身在其中不能做浮萍;生活就像一杯五味杂陈的苦酒,嚼嚼咽下还要接着干。只要有一颗永远向上的心,绝不向命运低头,就没有过不去坎儿。阴霾过后,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迎接我们的,依然是湛蓝湛蓝的天,这就是阅读长篇小说《人世间》留给我们的启示。
[下一篇] 读赞杨先生的《五绝•山居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