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运用之妙,存乎于心——《道尔顿教育计划》之管见
运用之妙,存乎于心——《道尔顿教育计划》之管见
作者:百草丰


海伦·帕克赫斯特,1887 年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的一个小城镇 ,著名女教育实验家,道尔顿实验室计划(又称“道尔顿制”)创始人。1905 年大学毕业后走上教师工作岗位。那一年她年仅18岁。像所有成就的杰出教育家所具有的优秀品质一样,敬业勤奋、热爱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在参加工作之初,为了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积极改进工作方法。在其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她不断探索、改进和完善,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整套教育教学的方案和措施,至到1920年2月,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州道尔顿镇的一所公立高级中学推行实施时,她才正式命名为“道尔顿实验室计划”。同年5月27日,英国《泰晤士报教育增刊》对“道尔顿实验室计划”进行了公开报道,从此帕克赫斯特的“实验室计划”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成就了现代教育的一个“百年传奇”,并越来越广泛的受到人们的认可和积极追捧。

“道尔顿计划看起来在构思上是如此简单,其可能性又是如此深远,以至于人们会奇怪,为什么以前就没有想到它呢?”

从“道尔顿计划”公诸于世直到今天人们依然在提出这样的疑问。青年时期的海伦·帕克赫斯特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偏远的农村小学教师,做为基层的农村小学教师,她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并不比同时代的其它任何教师少,但她善于思索,并将克服困难的办法付诸于行动。他更善于学习从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教育心理学专家们的著作论述中,来消除思想上的疑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所以,帕克赫斯特女士对传统教育存在的弊端的反省和认识,在思想上更清醒、更深刻,改革的信心更坚定、更有耐力,方法措施不仅有的放矢、构思简捷切实可行,且更系统、更科学完整。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前头”。正如人们评价优秀的文学作品时所说的那样:“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毫无疑问,帕克赫斯特女士的“道尔顿实验室计划”是现代教育发展改革史上一部厚积薄发、令人叹为观止的令的最优秀的“扛鼎之作”。

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相比,“道尔顿实验室计划”有四个显著的特点:1、废除了课时表、学校再也不需用铃(钟)声指挥学生们上课、下课;2、教室变成了实验,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在同一个实验室自由的学习;3、合同作业,学生们的作业都是以书面合同的形式,提前发到学生手中,学生们自己掌握时间、按着自己的速度在学习中完成作业;4、图表测评,三种图表分别掌握在实验室指导教师、学生本人、班级辅导员手中。学生在实验室的学习情况、学生本人各学科及班级每个学生的合同作业完成情况,通过这三个图表都可以一目了然地反映出来。

帕克赫斯特女士创立“道尔顿实验室计划”跨越了15个年头,可以说是用尽了呕心沥血之功。“1913年我们开始按照自由选择实验室的方式,将学生进行分组。那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创新,尽管他们仍然必须待在互相隔离的小组中。我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才做到让各个小组之间充分互动”。从作者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实验室计划”创立实践中花费精力最大、耗费时间最长的莫过于完全实现“小组之间充分互动”。

“小组之间充分互动”彻底扫清了“道尔顿实验室计划”实行中的一起障碍,是自由与合作两个根本原则的最充分、最生动体现,为“道尔顿实验室计划”更广泛的推行实施铺平了道路。

有必要澄清的一点是,帕克赫斯特女士的“道尔顿实验室计划”并不是与十七世纪一来夸美纽斯建立的西方传统的班级教学的彻底决裂或全盘否定而另起炉灶,而是针对传统教育中存在的“学习者并没有学”,“正像牵马人不能使马去喝水一样”的弊端大胆进行了改革,是对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扬弃而不是背弃。虽然废除了课时表,把学生们固定的学习场所——教室改变成学生流动的学习的实验室,正是这种“流动性”极大地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校焕发出了空前的活力。这这种改革就像对一个“七巧板”,经过重组拼出了更加绚丽、更让人赏心悦目的图案!

在道尔顿计划下,教师设计学生书面合同作业依然要遵循循序渐进、因材施教、调动学生主动性等原则,这是教师必不可少的基本功,是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集中体现。

在操作层面教师要熟练掌握“小组之间充分互动”的技能技巧,这也是保证“道尔顿实验室计划”卓有成效、正常运转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也是检验教师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道尔顿教育计划》在第四章专门列举了计划应用的“一个具体实例”作者不厌其烦的纤细介绍了对学校的改组重构、实验室的布置、校长的细致入微的“战前”动员准备工作,特别是教师丁的成功案例的介绍,让人真切体会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令人遗憾的是,对实验室内外布置、学生进入实验室后的活动的叙述不够简明、精当、易懂。特别是学生进入实验室落座后,向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是的介绍:“学习安排表被分发给相关小组,每个小组的一位同学低声读给小组的其他人听”。让人有些不知所云。

按着之前的介绍,实验室有6组桌子30名学生,分别来自5个年级。在进入实验室之前,每个年级各有1组6人被校长安排到不同的实验室。显然,进入实验室后在一起听取学习安排表的小组是同一个年级的6名同学。这与不同年级围坐在一组桌子上的安排显然矛盾。这个矛盾是如何化解的,书中并没提及。再有,可能是推行“新计划”的第一课的缘故,在被用来作为“典型示范课” 的丁老师课堂上也没有看到丁老师是如何做到“小组之间充分互动”的生动场景。可以想象,这样的美中不足完全不在作者方面,应该是翻译方面的失误。比如。在该书的扉页上对作者帕克赫斯特女士的介绍既过于简单草率,全书中译者一直以“道尔顿计划”或“道尔顿实验室计划”等名称来称呼作者的成果。而在读者关注的“作者简介”中却使用在全书中从未出现过 “道尔顿制”的这样的概念,“制”是对固定模式的一种概括,意味着一陈不变和僵化,这是作者所坚决反对的。还有“她于1919年创办的道尔顿私立学校”明显与书中的信息矛盾。该书附录二附录的美国道尔顿校长理查德·布卢姆索的文章称帕克赫斯特女士(1919年)“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镇的公立高中实施她的计划”,一年后他在纽约建立了一所私立中学,儿童大学,很快就被命名为道尔顿学校”。显然“她于1919年创办的道尔顿私立学校”的说法错误。还有书中的一些句子冗长啰嗦,表意不清;书中对作者提到的名人也应该有个注释,以便读者了解。做不可想象的是本书开篇的《译者序》和全书压轴的的“附录ll”的内容基本雷同,二者完全应该合二为一。

即使如此,但对于该书对广大读者的价值来说是瑕不掩瑜。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只有有志于推行帕克赫斯特女士

“道尔顿实验室计划”的同仁来说,该书仍不失为熟悉了解《道尔顿教育计划》的一部难得的教科书。

[上一篇] 我的运动生活

[上一篇] 紫玉兰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