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黄河古渡君子津——喇嘛湾
黄河古渡君子津——喇嘛湾
作者:王磊



著名广播剧作家刘康达由衷推荐:
   《岁月悠悠——王磊回忆录和作品集》是一位共和国同龄人的人生记录和时代写真。此书所以感人至深,是因为王磊作为老知青和资深报人、学者阅历非常丰富,文章涉及门类广泛,内容厚重;是因为他那质朴优美的散文笔法,十分鲜活细腻,情趣盎然;更是因为他那深沉的“仁者爱人”情怀和鲜明坚定的百姓立场,使字里行间洋溢出扑面而来的“人味”。王磊是在身患癌症后抱病完成此书的,就为把自己亲历的时代和人生经验告诉后人。他这位有5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用生命凝结成文字,以表达对亲友、对晚辈、对家乡、对祖国的挚爱,尤其难能可敬!

黄河古渡君子津——喇嘛湾
   清水河县喇嘛湾镇坐落在距县城一百华里的西端,是我盟通往呼市、包头、准格尔“金三角”地区的南窗口。它西临黄河,与伊盟一桥之隔,距我国最大的露天煤矿准格尔四十公里,与呼市相距一百零七公里;沿黄河逆水而上,至包头二百三十二公里水路。镇所在地方圆不过六平方公里,顺着黄河东岸一溜湾湾,背靠三座大山,右侧是风光秀丽的凤凰山,左侧是挺拔俊秀的摩天岭,中间是神秘莫测的阎王璧山。山脚下有两条公路,一条向东通往清水河县城,一条沿山湾盘旋向西通往伊盟。黄河公路大桥,飞架东西两岸,横贯呼伊公路,连接着准格尔与喇嘛湾。喇嘛湾由于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自古便是沟通西北与中原地区的农畜产品集散地,是历史上著名的水陆码头。
(一)
   喇嘛湾曾有座喇嘛召庙,又因地处黄河湾流,而得名为“喇嘛湾”。
   召庙后迁至托克托县。据《绥远通志》记载,“托克托、清水河两县交界处曰喇嘛湾,…即古君子津。”根据《元和志》、《水经注》诸书核证,喇嘛湾古称君子津。缘何称君子津呢?在清水河一带群众中流传着一个美好的传说:魏桓帝十一年,南方有一商贾,行至黄河渡口染疾,困于栈中,数日死亡。店主见状,慷慨解囊,为其治丧,掩埋于渡口旁。事后,在整理商人遗物时,发现其马驮中金银不计其数。店主分文未动,代为收藏。三年后,商人之子寻父至此,店家拿出金银如数奉还,于是,其子感恩店家之德,立乡贤祠。此事被魏恒帝知道了,称赞道:“君子也!”随之,便称渡口为“君子津”(津,渡口之意)。《绥远通志》曾这样描述君子津景象:“嶦岩壁立,高可百仞,登巅俯视,洪流骇浪,响声雷动;岸旁居民颇多,距河数丈或数十丈不等;两岸鸡犬相闻,田园种植,渔歌互达,舫艇出没,大有世外桃源之慨。”
   君子津自古便是要津,亦为要隘,兵家必争之地。公元三九五年,后太子慕容宝,统兵八万进攻北魏,兵至五原,收稷百万斛,准备运回。北魏则伏兵于河套。当慕容宝返回途中,魏帝即从君子津处抢渡,飞骑奔袭,大败慕容宝于参合陂(今凉城西南),生俘燕军四、五万人,使后燕自此一蹶不振。北魏于第二年统一了北方。由此可见,君子津战略地位之重要。
   据《元和志》记载,喇嘛湾唐朝时属胜州河滨县。古时水草丰美,为北方少数民族牧地,后来沙化,寸草不生。它的繁荣和发展,自明末清初开始。清咸丰年间,政府招民垦种,大量移民从山西临县、太谷或陕西等地来到这里,居住在喇嘛湾周围的贾浪沟等山沟里。主要有五大姓:王、白、邬、薛、董。当时镇内建设已初具规模,除最早建成的喇嘛召庙外,还有龙王庙、山神庙、观音庙、老爷庙。咸丰三年建成的老爷庙,庙前有一尊四尺长、三尺宽的木碑。碑文铭刻着捐助者的名字。可惜,这尊木碑早已不在人间。现在的镇政府所在地便是老爷庙原址。院中有一棵灰楸树,至今枝叶繁茂。相传曾有一个卖树苗的小商,在庙前种下一棵椿树和一棵灰楸树。椿树已死,现只留下灰楸树,它的叶、皮、种子均可入药。木质很好,是优良的建筑、家具用材,还可用来造船、做矿柱和桥梁,民间用来做枕木和雕刻。
   可惜的是,全县只有这一棵。它是喇嘛湾悠久历史的见证。
(二)
   从康熙到咸丰年间,内地不少商人和手艺人便陆续云集到喇嘛湾。渡口每日来往行旅颇多,生意也很兴隆,形成了名副其实的杂货集散地。主要商业店家有:永庆店、世和德、天庆店、庆延店、庆长店等。这些店以经营杂货为主,布匹、铁锅、花椒、干姜以及节日花炮等日杂货物从山西贩运到渡口,再向呼市、托县疏散,也有的从水路运到包头、后套地区。清水河至山西,山川险峻,途旅不便,因而货物的运输主要靠驴、骡驮运。这些长途贩运的脚客被称为“高接人”。喇嘛湾的客家主要销售“高接人”从内地贩回的货物。经营方式以钱易物或以物易物。准格尔一带的农民用牛车拉来木炭,卖给店主,再换取日用品;托县一带的农民把粮食、肉类、酒类运到这里,换回煤炭。所以,当时的商店除经营干鲜果品、副食、日用百货外,还兼营木炭和粮食,也常常留客住宿,经营范围很广,往往随着季节变化而经营不同商品。此外,也有专门以经营煤炭为生的。喇嘛湾地少人多,农民除耕种少量土地之外,多数兼营其它,以开炭店者居多。直到民国初年,仍有十几家炭店,每年转运贩卖达一百万斤。煤炭从河西以每元五百斤的价格买回大炭,拉回喇嘛湾以每元三百斤出售,全年各炭店共盈利一千多大洋。还有的农民以水路为生,把当地土产白泥、石墨、瓷器运到包头,再从包头运回皮毛货,出售给店主,由“高接人”运回山西境内。
   清朝咸丰到民国初,喇嘛湾的商业、手工业、传统小吃业已发达。主要行业有,旅店、作坊、饭馆、药铺、糕点铺等。
   旅店:各店铺均留客住宿,但皆为小规模,往往留住三、五人。镇内最大的旅店是由田山开办的“德厚全”客店,一些脚客、手艺人、高接人常在此住宿。
作坊:三家缸坊,酿制白酒;四家粉坊,加工粉条;八家糖坊,以小米、大麦为原料进行季节性榨糖;六家油坊,加工胡麻油;六家“杀卖”,以杀猪宰羊卖肉为生;一家毡坊,匠人叫戴二,主要制作毡帽,人称“戴毡坊”。
   饭馆:多数为季节性,从三月份到封冻期间开办。当地人开办的不多,一些托县人到渡口以出售烧麦、粉皮为主。
   医药:有“山德永”和“德胜永”两家。铺内设有坐堂先生,兼诊断看病开药方。喇嘛湾有一著名的民间老中医,名叫王学凯,他在家中排行第三,人们尊称“三先生”,生于一八八一年,卒于一九六六年,享年八十五岁。三先生医术高明,治病用药不拘泥于前人,他常常将杂方、单方、验方辩证通用。三先生身居喇嘛湾,为黄河两岸人民行医治病颇负盛名,找他就医的患者络绎不绝。土左旗、准格尔旗、和林县、包头市、呼市以及后山地区的人都慕名而来,满意而归。一九三一年绥远举行中医会考,三先生榜中第一名。从此,三先生在数百里内遐迩闻名。
   糕点:有五、六家。最出名的是阎治兴开办的糕点铺。他制作的麻花、麻叶、油旋,较他人略高一筹。尤其中秋节的“套饼”,驰名呼、包、托、准格尔等地。套饼是由大到小组成的提浆月饼,十二为一小套,代表一年十二个月;二十四个为一大套,代表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且每饼一味,分为荤素咸甜若干种。主要原料是桃仁、花生、芝麻、瓜子、冰糖、白糖、红糖、枣泥、果料、青红丝等。遗憾的是,这传统的套饼已失传。具有地方风味的食品是一大优势,在小集镇建设中,挖掘和继承传统食品,无疑具有广阔的前景。
   此外,云集在喇嘛湾的还有摆摊的、挑担叫卖的小商贩共二十余家。他们经营针线、大豆、芝麻、糖等小宗商品。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当时的喇嘛湾镇,店铺林立,买卖兴隆,设摊挑担,沿街叫卖,热闹非凡。窑沟一带以及周围山上村民常到这里购买东西,叫做“下街”。
   但是,从三十年代开始,由清水河至喇嘛湾,战火连绵,干戈相继,军旅频繁过往驻扎,各商号店铺及镇上各家户应接不暇,给喇嘛湾人民造成沉重的负担,真是到了苦不堪言的境地。特别是日寇侵入到喇嘛湾后,喇嘛湾的人民更加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喇嘛湾逐渐出现百业凋敝,万象残败的景象。
(三)
   解放后,喇嘛湾人民重振旧业,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艰苦奋斗,整治家园,使小镇逐步恢复了生机,开始兴旺起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喇嘛湾日益欣欣向荣,处处生机勃勃。现在,全镇十三个行政村,六十七个自然村,三千一百五十八户人家,一万二千八百七十五人。总面积一百九十六平方公里,耕地四万二千亩。现有村镇企业九个,从业人员九百六十八人,个体和联合体兴办的手工业、加工业、修理、食品、商业、服务业等店铺九十一处,从事建筑、运输、饲养、种植业的专业户、重点户二百九十三家。
  一九八五年四月,清水河县委对喇嘛湾进行了以“放权、承包、搞活、繁荣”为内容的综合体制改革。小集镇获得了自主权,放开了手脚,开拓了新的道路。喇嘛湾人民的精神面貌和集镇的经济建设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农民乔根善自筹资金十三万元,购置了四十多方各种木材和部分设备,于五月一日成立了木器加工厂,三十名离土不离乡的农民喜气洋洋地到工厂上班。木器厂根据当地人民的需要,引进技术,改进家具式样,为美化生活作出了贡献。
喇嘛湾供销社是个集体单位,近些年盈利一直上不去。改革后,他们发动群众自愿入股,扩充流动资金。在八五年五月份一个月内,纯销售额和纯利润都创历史最高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纯销售额增加了五万七千五百元,纯利润增加了三千六百元。群众积极投资入股,股金已达到三万多元,入股最多的个人达五千元。可见,喇嘛湾人民确实开始富起来了。
   他们充分利用当地的优越地理条件和丰富的资源,广开门路,积极进行各种加工业生产。喇嘛湾是历史悠久、远近闻名的花果之乡。水果产量居全县之首,品种有山杏、红枣、海红、李子、海棠、槟果、苹果等十余种。
   其中,海红最为独特,紫红色的薄皮,淡黄色的厚肉,酸中带甜,甜中透香,营养丰富,经济价值极高,因而,成为我盟独具特色的“海红之乡”。
   这里,每家房前屋后,村头路畔,沟沟坎坎,山凹山沟,到处都种植着海红树。秋天,经霜的海红紫里透红,挂满枝头,犹如节日里挂起繁星般的小红灯笼。说起海红子,当地老乡中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古时候,这里水草丰美,山青水秀,漫山遍野都是海红子,颜色有红黄白青绿紫,七七四十九种颜色。有那么一天,太上老君套着神牛,拉着神犁,开凿黄河,来到喇嘛湾,眼见山上盛开的刺猬花非常好看,就停步仔细观赏。老君爷一饱眼福后,又驱牛向前继续开河。他走了几步,忽然想到,这么好看的花,天上少有,地上难寻,为什么不采几株带回天宫奉献给玉帝呢?于是,它转回身,拔了几枚又大又艳丽的刺猬花装入神袋,恋恋不舍地离去。谁知,老君拔花时,刺破了手指,一滴滴鲜血洒在了土地上,从此,这里的海红果由四十九种颜色变成了单一的红色,经霜后,红中带紫,晶莹闪光。山染红了,村子映红了,成了红色的山村。
   民间传说是优美的。祖祖辈辈的喇嘛湾人民盼望着自己的生活像海红子一样越过越红火。这一愿望只有在共产党领导的今天才能实现。全乡年产海红一百多万斤。过去,人们手提,肩挑背扛,赶着马车,推着小车,把海红运到各地零售。现在不用犯愁卖不出去,喇嘛湾果品厂就是为了占取这一资源优势崛起的。这个厂以生产果丹皮为主,特地聘请了天津一位副教授当顾问,突破吸塑难关,生产出美观透明,整洁精巧,深受顾客喜爱的塑料盒式包装。目前,他们的主要产品果丹皮已经行销北京、河北、黑龙江、甘肃等十个省市。
   此外,喇嘛湾的国营工厂有,喇嘛湾发电厂、供销加工厂。其中,一九六六年筹建的发电厂,到一九七零年十一月正式建成投产,有职工一百六十九人。该厂建筑面积六千四百平方米,安装二台汽轮发电机组,总容量为三千瓦,年发电量五百二十一万度,除供本地区用电外,还为准格尔两个煤矿供电。乡镇企业有,喇嘛湾农机厂、水泥厂、预制厂、砖瓦厂、纤维板厂和食品厂。其中,喇嘛湾预制厂以生产水泥电杆为主,现在增加了空心楼板,主要为准格尔煤矿初建工程服务。
   喇嘛湾渡口是自古以来的谋生之路。黄河水运在全县交通运输中占有重要地位。据新修《清水河厅志》记载,在黄运全盛时期,包括喇嘛湾在内的各渡口木帆船可达三百只。一九五七年喇嘛湾成立了“胜利木帆船合作社”,人数达三百九十二,有木帆船六十四艘,总吨位达两千吨。一九六零年改称为“船业队”。为了保证船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上级交通部门拨款十五万元,于一九六二年进行了黄河航道的堑道工程,促进了黄运工作的发展。到一九六三年,黄运量达一万吨公里。喇嘛湾渡口逐步实现了拖轮渡运,到一九七二年,水运总量达三百七十七万吨公里,此后,由于陆路交通的飞快发展,水运业务不断减少。到一九八零年,仅有帆船两艘,载重吨位七十,运输货物总量六千八百多吨。
   喇嘛湾的农业生产依赖黄河岸边形成的温暖潮湿的小气候,无霜期平均为一百四十五天至一百六十天,是我盟少有的。冬季最低气温是一月份,平均温度为摄氏零下十一度;七月份是最热季节,平均气温为摄氏二十二度。
   从地形上讲,喇嘛湾属于低缓丘陵区,地表起伏不大,是全县理想的耕作区。黄河流经清水河境内七十公里,只有喇嘛湾最便于引水灌溉。由于气候温度宜人,土地肥沃,所以这里的物产很丰富,经济作物有,白麻、大蒜、各种北方水果;粮食作物有,小麦、谷子、山药、豆类等。一年可以播种两季,是清水河县的主要产粮区之一。
   从历史上看,喇嘛湾的繁荣源于渡口,它是呼市、包头、准格尔的枢纽。因此,我盟南窗口的繁荣和发展,仍以准格尔的开发为前提。一九八三年,喇嘛湾黄河公路大桥投入施工,这座大桥全长四百一十六米,桥面宽十二米。经过两年的精心修建,于一九八五年八月十三日剪彩通车。无疑,喇嘛湾黄河公路大桥的建成,特别是对喇嘛湾的进一步繁荣发展都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据内蒙古《技术经济导报》载,准格尔煤矿已由美国柏克德土木矿业公司和柏克德国际服务公司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美国际工程公司于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三日在深圳召开董事会,决定投资二十亿元承建准格尔大型露天煤矿及配套设施,并从美国柏克德公司引进二百六十项先进技术。为此,内蒙古交通厅在呼、喇铺设一百零七公里的柏油二级公路,还将修建呼、喇铁路。一九八五年初,内蒙古政府又作出开发黄河决定,一九八五年首先恢复包头至喇嘛湾段二百三十二公里航运,利用现有船只进行試航并逐步展开营运;打通喇嘛湾至山西河曲的河道;在乌海、包头、喇嘛湾等处建设二至三个泊位的配套港口码头。
   由此可见,随着准格尔的大规模开发,喇嘛湾小集镇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大发展、大繁荣指日可待,前程无量。
                  (原载1985年《乌盟小城镇改革与建设》)

作者简介

    王磊,1947年出生,50年党龄的中共党员。1968年从北京通州潞河中学赴内蒙凉城插队。此后从事新闻工作近30年,先后在《乌兰察布日报》社、《北京民政报》社任编辑记者和总编、社长等职务,写作新闻、报告文学和文艺评论等百余万字。长期深入基层,关注百姓命运,歌颂改革功臣,揭示社会问题,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爱戴支持和领导的重视。倡导并擅长以散文笔法写作报告文学和新闻。曾获得内蒙古、华北地区和全国的新闻奖项30多个。


     刘康达,剧作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通州区文化馆正高级研究馆员(退休)。北京市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创作《运河人》《共和国赤子》《扫雷英雄杜富国》等广播剧作近30部,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5项、中国和国际各种奖项20余项。出版130万字的《刘康达剧作集》。获北京市“劳模”称号,个人传略被辑入《中国戏剧家大辞典》。

[上一篇] 我的运动生活

[上一篇] 中秋月圆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