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三湾记趣
三湾记趣
作者:闯海老佟


大石河,房山区的“母亲河”;发源于京西霞云岭,全长129公里,房山境内长108公里;在琉璃河流出市区,汇入北拒马河,属于海河水系。

我家所在的煤矿,分东、西两个“采区”,东区在万佛堂村;西区在杏园村;本文所说的大石河矿区段,是指西起河北镇,东至漫水河,大约十五六里长。

这截河段,位于大石河中流,临近出山口;以磁家务运煤桥为界:西山段,山高、河窄、水深、沟岔较多,如史家营沟、南窑沟、大安山沟等;下游,河道逐渐开阔,落差变小,水中夹杂的山石、泥沙,逐渐积淀;凸处,形成沙岗;凹处,形成水湾、水潭。

河水,不仅浇灌了植物;养育了生灵;构成了风景;而且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乐趣——

牛湾,幽深热闹

牛湾,是矿区河段,水面最大、水位最深、水流最快、地形最复杂的水域;也是人气最旺、挑战性最强的地方。

大石河从西往东,穿山过岭,逶迤而来,由于河水常年冲刷、切削,两侧山峦起伏,沟崖交错,沟、洼、湾、潭点缀期间,各具特色,引人入胜。

出矿区大门,溯河西行,纵目眺望,群山之中有一对造型奇特的山峰,像是被一劈两半儿,耸立在河道两侧,俗称:“半壁山”;南“半壁山”前,是进出“河套沟”的盘山公路(108国道),路旁是半壁店村;北“半壁山”前,是磁家务村,主街长三里多地;“良陈铁道”(良乡至陈家坟的运煤铁路)傍村而过;两山之间,有一座铁路大桥;俗称:“一渡桥”(渡,当地念堵);因为挨着“后勤”(一处建在山谷里的军队的库区),又叫“后勤”大桥。



-----远眺半壁山

牛湾,位于“半壁山”之间,枯水季节,水面占河床的三分之一,大约长一百多米,宽三四十米,最深处两米多。雨季河水暴涨,水面和水深增加好几倍。

为啥叫牛湾呢?

一是因石得名:

矿区的山体大多为石灰岩、青石岩,在雨水、河水的冲刷下,容易形成石像或者“石花”。

靠近南岸的河边,有一块巨石,形状像一条弯身低头,吮吸河水的大牤牛,所以管这片水域,叫牛湾。

二是因牛得名:

80年代以前,山区的机械化程度不高,种地、运输,主要靠牛、马、驴、骡等;马、骡,主要是拴“大车”,拉煤、拉灰、拉木料,跑长途,搞副业;驴,主要是驮东西,压场、拉磨;牛,绝对是耕地的主力。

早些年,村里的牛非常“金贵”;有户口、有定量、有专人伺候;有病,要送到乡里治疗。每天,一早一晚,要把牛赶到河边,饮水、冲凉。

牛湾,水深且凉,附近磁家务、半壁店、黄土坡等村的耕牛,喜欢到这里戏水。牛也喜欢热闹,大大小小的牛,凑到一起,哞哞欢叫,时间一长,就叫牛湾了。

来牛湾戏水的人,主要是男性青年,工、农、兵都有,初中以下的男生很少。

女性极少光顾,但也不绝对。一年夏天,我们去半壁店“学农”,有些胆大的男生,半道偷着去牛湾游泳,被同学打了“小报告”。我们班主任姓尹,是个二十多岁的姑娘,人们以为她不敢去牛湾;某天收工,她拐下路坡,直奔牛湾,把几个“裸泳”的学生堵在水里,连说带骂……

牛湾戏水,为什么有性别、年龄“限制”呢?没有明文规定,也没人检查,只是约定俗成,自觉遵守;所我观察,有以下原因——

一是水深且凉。河面宽,流速快,要从此岸游到对岸,不光要有较高的“泳技”,而且要有较强的体能。如果中途乏力,或者着凉抽筋,很容易被淹着。(我们小时候,几乎年年有人溺水,以牛湾溺水的人次最多。)

二是地形复杂。由于常年积水,有些地方杂草丛长;有些被冲出沟、坑,形成漩涡,不熟悉地形,或者体力不行,容易被卷入暗流。

三是“裸泳”不方便。早些年,去河湾戏水的人,大多都光着;不光男生精赤条条;女生也一丝不挂。穿衣服的人,常被挤兑,认为“酸文假醋”。毕竟男女有别,为了避免尴尬,大家约定俗成,把不同的河段,划分为男、女、老、少的专用水域;彼此互不相扰,各玩其水。

青壮男人喜欢较劲,在牛湾较劲,三种方式——

首先,比胆量。

主要是比跳水,看谁爬得高,跳得猛。你从两米跳,我就从四米跳。如果高度相同,就比“花活”。你直胳膊直腿,跳“冰棍儿”,我两胳膊张开“小燕飞”……非要分出好坏、高下来。

其次,比“泳技”。

早些年,矿区没人教游泳,也没有书籍、影像,可供你揣摩,人们游泳大多是自学,下水瞎扑腾,慢慢就会水了。这样一来,“泳姿”就有差别,速度就有快慢。

人一多,有时就拴上了对,互相比赛,有时比“花样”,看谁会的姿势多;有时比速度,看谁游得快。选手你争我夺,观众鼓掌、叫好,好不热闹。

最后,比人气儿。

比谁的“粉丝”多。

早些年,人们比较抱团,同一个村子,同一个单位,同一个家属区,互相照应。游泳时,三五成群,暗中推搡对方,时常引起笑骂,甚至争吵。

敢不敢横渡牛湾,是衡量泳技和胆量的一大标准,也是矿区男孩的“成人仪式”之一。

我有个小伴,外号“小垫窝儿”(猫、狗、鸟等,一窝生几个,最后出生的,往往身体弱小,俗称垫窝),时常受别人挤兑,总想证明自己。

他要横渡“牛湾”。

他很“走心”,常去河边观摩,很快找到了办法。当时,许多男人穿“便服”衣裳,蓝、灰、绿色棉布,自家缝制,裤子没腰、没口儿、没兜儿,像分岔儿的大面袋。

“便服裤”不好看,却有一些好处;缝制简单,自家都能作;穿着方便,不分前后,蹬上就行;凉快、通风,穿着舒服;便于“顺”东西,裤角一系,麦粒、谷子、玉米粒,就往裤腿里装。

还能当“游泳圈”:将裤角扎紧;裤子用水浸湿;两手撑开裤腰,猛地往下扣,将空气扣在裤子里;系上裤腰;鼓鼓囊囊,游泳时能借助浮力。

“小垫窝儿”没想到,头一次制作“游泳圈”,手艺不精,游到半截儿,裤子漏了气,他连慌带吓,呛了半肚子水,幸亏旁边人多,七手八脚把他拉上岸。

娘们儿湾,香艳神秘

在矿区男孩心目中,“娘们儿湾”,是香艳、神秘、让人憧憬、遐想的地方,是一处女性的乐园。

矿区的人文化偏低,说话有时直白;管女性,统称为“娘们儿”;男性,统称为“爷们儿”;管搞对象,叫“配对儿”; 管介绍对象,叫“拴对儿”;管夫妻房事,叫“拿活”……

“娘们儿湾”,顾名思义,就是矿区女性,尤其是成年、半成年女性的戏水区域。

它在“一渡桥”的桥下,“牛湾”上游百十米处,两者戏水声相闻,人员却极少往来。

为什么选定这里呢---

水浅且清冽。水深一米多,到成年女性的腋下。水面开阔,桥墩四周是水泥护台,两侧河底用水泥方砖铺平,因此水流畅快,水质清冽。水底没有杂草、杂物,不用担心扎脚。

兵哥站岗。两侧桥头,各有哨楼,昼夜有铁道兵值守,闲杂人员不能上桥,甚至围着桥转悠也不行;万一有事,大喊几声,站岗的兵哥,“牛湾”的师哥,就会赶来帮忙。

树木茂密。河边植被很多,形成几道天然屏障,由河边到山边,先是齐膝的草丛;再是一人多高的树稞子;再往后是高大的杨树、柳树;再往上是两三米高的河堤;堤傍是水渠;水渠两边是碗口粗的树行;河堤外侧,是菜地、庄稼地,一直延展到山根。

义务站岗。河湾周边经常有大嫂、大婶们洗衣、洗菜,她们性格直爽、高声大嗓,义务帮着“看人”,成人男性停留观望,就会被轰走,让姐妹们放心戏水。

每天,都有许多女生到这里戏水;活泼的,站在两座桥墩之间,跳水、游泳、打闹;文静一些的,掩在水草、树稞后面,浸泡、说笑。她们结伴而来,结伴返回,大多数是“裸泳。”

女生也“裸浴”;真的吗?为什么呢?

真的。三大原因。

经济原因。当年挣得少,普通工人每月四五十元,学徒工十多元;农民一年分一次红,一个工分几分钱;大家手头紧紧巴巴;而且买布,除了花钱,还得有布票。矿区的村民,不会织布,布票紧缺,需要和矿工淘换。

当时的衣料主要是棉布,优点是柔和,吸汗;缺点是怕水、怕汗。浸水,容易掉色。汗水浸泡,棉线就会断头,形成大窟窿、小眼儿。要想节省衣裳,只好尽量少穿。

技术原因。当年交通不便,物流不畅,几家小商店,只买油盐酱醋、日用杂货;很少买制服衣裳。泳衣、泳帽、泳镜,只在电影里见到过。

矿区人穿的衣服,大多自家缝制;稍微讲究的,买面料到花钱找裁缝制作;再讲究的,去良乡、房山县城、甚至进城去前门、王府井,购买时装。

由于收入少,爱面子,所以购买、缝制衣服,通常只是外衣。内衣,通常自家裁制。

内裤,通常两种,三角的、齐头的。男女样式基本相同,区别主要是大小和布料不同。女式的,颜色鲜艳,有的带花草、暗格。

自制的内裤有两大缺点:不紧身,裤角有缝隙,侧看容易走光;不随身,面料没有弹性,一旦下水,就会兜水,容易走光,甚至被水冲走。

观念原因。矿区的男女观念,与别处有些不同,更开化一些,更现实一些。

一方面,外来人口多,传统的观念和伦理关系,比较淡化了。

早期的矿区,都是私人煤窑,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高。本地人很少“下窑”,“ 窑黑儿”来自四面八方,不是家里太穷,就是欠债、斗殴,在老家混不下去,来到矿区闯荡;安善“良民”不是太多。

由于人员复杂,流动性大,街坊四邻彼此不熟悉,所以伦理观念,要比传统村镇,淡漠得多。

另一方面,矿工收入高,不喜欢存钱;一些人常年住宿舍、吃食堂,激情无处排放;因此舍得给女人们花钱,请吃请喝,买衣服,送零食……在窑哥的情感、金钱的双重攻势下,一些姑娘、媳妇就心软了。

久而久之,两性的观念都发生了变化。不光男人喜欢拈花惹草;一些女生变得“敞亮”了。

早些年桥少,上桥过河要绕很远;种地、赶集、走亲访友,不愿多跑道。通常沿着河边走,在河道窄,河水浅的地方,踏着“散水”过去。(散水,高出水面的石头。散,读san,四声,散开的散。)

常在河边走,难免遇到Ta

俗话说:“讲理的街道;不讲理的河道。”河边人少,穿着不整,言语轻佻,只要不太过份,不会有啥后果。

女生撞见男生。有些嘎小子,不但不躲,反而大喊:“嘿—,看这儿—”

旁边有人起哄:“看吧—,免费的。”

害羞的女生,低头紧走。胆大的女生,笑骂:“德行—,臭不要脸——”

70年代后期,我们在磁家务上学,农忙时节,要到附近村子“学农”,抗旱、送肥、割麦子、收玉米,一天几次往返,都要路过“牛湾”、“娘们儿湾”和无名的小湾。

初中生情窦初开,对异性既好奇,又有些恐慌;既想接近,又胆怯羞涩。

每次路过“娘们儿湾”,都想偷偷观望。大婶、大妈警惕性强,离老远就喊:“快走--,别看--,小心长‘针眼’”;(当地传说,偷窃别人隐私,会长“针眼”)。

有时,遇上半熟脸的大姐“站岗”。当时都是多子女家庭,因此认识一些同学的姐姐,或者姐姐们的闺蜜。几个男生临时分工,有的缠着姐姐说笑;有的趁机偷窥。

姐姐催促说:“哎--,走吧。别看了,让她们看见,臊不臊呀?”

我们央求说:“真好看。再看两眼。”

姐姐笑笑说:“看多了闹心,晚上睡不着……

可惜,距离稍远,树木掩映,加上紧张激动,看不太真切,一群矫健的“白天鹅”,游泳、戏水、追逐、打闹;欢笑声、击水声,在河谷中回荡;此情此景,终身难忘。

黑水湾,鱼趣满满

我去的最多的河湾,是“黑水湾”。

一来离家近;二来鱼多,而且好逮;确切地说,这里的鱼,容易被小男孩捉到。

“黑水湾”在“南阴”的山崖前面,水面狭长,平时低于河谷一两米,一些散流汇入湾中;丰水季节,水面涨高,与主河连成一体,但是水色灰黑,流出很远才慢慢融合,形成一河两色的景观。

“黑水湾”的水,为什么是黑的?因为水中含有煤沫,在水底积淀成厚厚的“煤泥”。“煤泥”从何而来?是矸石夹杂的煤沫,被雨水冲刷,沉积而成。

开采煤炭,要剥离大量的岩石;一些岩石含煤,颜色灰黑,俗称“矸石”。我们矿的“矸石”,通过“高线”运到“南阴”,从半空中倾倒,天长日久,在山谷里堆起一座座“矸石山”,离老远就能看到,成为矿区特殊的“地标”之一。有些煤泥,将一些溪流、河湾染成黑色,附近村民时常挖掘煤泥,用来制作煤球,做饭、取暖用。

我们家住大桃园时,与大石河只隔着一道山岗,翻过山岗就是“南阴”;溯流往西,是“牛湾”、“娘们儿湾”;顺河而下,是“黑水湾”、漫水河、“二渡桥” (“京原铁路”大石河桥。)

我们去“黑水湾”逮鱼。两大原因——

一是人少。“黑水湾”水混、渍泥多,相应的鱼小,种类少,成年人和高年级男生,一般不屑到这里来,因此成了小男孩玩耍的乐园。

二是鱼好抓。“黑水湾”一面临崖,三面是隆起的沙岗,鱼儿被困在湾里,活动水域小,加上泥沙较多,游泳的速度慢,而且游动时,会搅起一溜“黑雾”,暴露了自己的行踪;所以在这里逮鱼,不需要多高的技巧。

——“推鱼”

枯水季节,“黑水湾”水位下降,靠近边沿,浅处,水过脚脖子;较深处,水过膝盖。小鱼们藏身在苲草丛中,挤挤插插,时隐时现。

三四个小孩儿,慢慢下湾,彼此相隔半米、一米,脸冲岸边,围成半月形,两手翻开,手心朝外,侧掌慢慢插入渍泥中。大家互相示意,猛地向前推动渍泥、苲草,在水中形成一片小沼泽。

大点的鱼,比较机灵,趁泥坝还没合龙,连游带蹿,跳入深水区,“噼里啪拉”地溅起一股股泥水。小鱼反应慢,有的被缠在苲草里;有的困在泥坑里;有些稍大的,侧着身子,在渍泥上“呗儿--、呗儿--”地跳跃……

这样捉的鱼,主要是半寸、一寸的鱼碴儿,而且品相较低,泥鳅、“石胎”、“豆角”、“麦穗儿”、“黑老婆儿”等等。(乡下人对一些动物、植物的称谓,大多是俗名,有一些俗称,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它们的学名。)

这些小鱼碴,没有食用和观赏价值,但还要尽量多逮,一方面,喂鸡、喂鸡、喂猫,增加它们的营养;另一方面,有了这些收获,再去水边儿,就不算单纯的玩耍了。

——“引鱼”。

丰水季节,河水漫溢,各种鱼群,日夜不停地觅食、求偶、甩粒。此时逮鱼,相对容易。

“引鱼”要提前准备,寻找或编织“鱼笼儿”。

我们用的“鱼笼儿”,像小号的泡菜坛,扁圆型。材料,是铅丝和“炮丝儿”。铅丝用量少,弯三四道圆圈儿,用来当骨架。

“炮丝儿”是矿上独有的一种导线,头发丝粗细,外面包着塑料皮儿,红、黄、蓝、白、绿,多种颜色,煞是好看。矿区的人们,尤其是女孩儿,喜欢用“炮丝儿”编东西,肥皂盒、蝈蝈笼、鸟笼、小菜筐,等等,手巧的人能编出好多种花纹、图案。

编鱼笼要把“炮丝”的外表剥掉,只要灰白色的铝芯,一来柔韧,可以把网眼编得更小;二来没有彩色的外皮,鱼眼不容易发现。

鱼笼最好预备三四个。由于年年逮鱼,有些人家保存着旧鱼笼,借过来用就行;再准备铁锹、木棍等工具。

挑选离“黑水湾”近的河汊,用铁锹、木棍挖沟,通常两三拃深,三五米长,把河水引进湾里。把鱼笼竖起来,插在水沟中段。通常挖三四条水沟,同时下笼。

用石头、木棍击打河汊,鱼儿受惊,四下乱蹿,有些蹿进水沟,撞进鱼笼里。

引来的鱼,主要是鲤鱼、草鱼、鲫鱼、白条等,通常个头小,数量也不多,一家能分上四五条。这些鱼,颜值很高,鳞片烁烁闪光。有一种鱼,俗称“金翅儿”,鳞片微黄,背鳍、胸鳍、尾巴,是粉红色的,特别好看。

这些鱼,通常养在水盆、水缸里,有时养在罐头瓶,摆在桌上、窗台上,时常喂些苲草、饭粒,能养活好长时间。

——“挖鱼”。

有时赶上天旱,用水多,降雨少,“黑水湾”会暂时近乎干涸,变成一片烂泥塘,散发着腥湿的气味,爱干净的人们退避三舍。

小男孩们却越聚越多,来挖泥鳅。

矿区有些人,虽然饮食欠周,却“穷讲究”;比如,蛇、刺猬的肉不敢吃,它们是“仙儿”;“无鳞鱼”不能吃,能勾起“老病”来;甲鱼,未婚的女人不能吃,容易横生倒养;兔肉,孕妇不能吃,生孩子三片嘴……

我们小时候,泥鳅、鲇鱼、黑鱼,销路不畅。有的邻居,会下网逮鱼,小的泥鳅、鲇鱼,随手扔回河里;大的泥鳅、鲇鱼,送给熟人,通常是喂猫。一些人宁可吃咸菜,也不吃“无鳞鱼”。

我们家不是当地人,父亲是大兴区人;母亲是天津人;五几年,支援矿山落户在房山;禁忌相对少一些。

挖泥鳅,要眼急手快,胆大不慌。

煤泥与普通河泥不同,含有油性,粘稠、沾手。泥鳅皮肤分泌粘液,滑不溜丢;手滑、泥滑、鱼也滑,梢不留神,泥鳅就会脱手;不是钻跑了;就是被别人逮走了。

先占地方:“这片归我。旁人闪开。”

两腿岔开,两脚踏进煤泥,弯腰低头,眼盯泥面,双手并拢下弯,迅速插进煤泥,将泥坨挖起来,甩到旁边,如此反复,一些躲在泥里的泥鳅,就现身了。

泥鳅很“贼古”,见到光亮,迅速低头往深处钻;可是,半干的煤泥阻力较大,通常脑袋扎进深泥,身子还在外边;迅速下手,抓住它的身子,使劲往外拽。

泥鳅一边摇头晃脑、扭动身子,使劲地挣巴;一边“吱、吱—”怪叫;胆小了孩子,就会被吓得松了手。

“黑水湾”的泥鳅,不光数量多,而且个大肉厚,味道比普通的泥鳅更香醇。

我和弟弟,每次都能挖三五十条;最多的一次,挖过一脸盆泥鳅。

刚逮的泥鳅,不能马上烹制,需要在清水里养两三天,在水中加点盐和油,一是去除肚子里的渍泥;二是减少一些外皮粘液;不然土腥味较重。

我们家烹制泥鳅,简单,好吃。

“侉炖”:将泥鳅洗净,用开水猛浇,去掉外层的黑皮和粘液,减少一些土腥味。铁锅烧热,下底油,葱、姜、蒜爆香,码入泥鳅,兑入开水,加适量的酱油、料酒、香醋、白糖等调料,小火慢炖,临出锅加食盐、香菜。

这种做法,操作简单,色泽红润,肉质软糯,味道醇厚,老少咸皆。牙口不好的人,使劲一吸溜,鱼肉就滑进嘴里,只剩下一根完整的鱼骨。

“干煸”:稍微费些事。挑选个头差不多的泥鳅;用清水净养,用开水烫过,用剪子铰掉头尾,放入饼铛,加些底油,小火慢煎,便其身段硬挺。铁锅烧热,下底油,葱、姜、蒜爆香,加入泥鳅、青红辣椒,轻轻翻动,期间淋入一些酱油、料酒、香醋、白糖等调料,临出锅加食盐。

这种做法,省料省时,味道丰富,先辣、后咸、回味微甜,一般家里来客才做。

“炖汤”:如果泥鳅少,或者想节省着吃,就用这样方式。将泥鳅处理好,每条切成两三段。将豆腐切成条,可以加适量的芹菜、胡萝卜条;炝锅,加水,加入主料、配料,加入调料,小火慢炖。

连汤带菜,连吃带喝,鱼味、豆腐味、青菜味,混合在一起,不仅解馋,而且养中补气,滋养肝肾。

…… ……



----梦中的大石河

80年代中期以后,大石河的水量减少;矿区河段时断时续。牛湾、“黑水湾”、“娘们儿湾”,有的变成采砂场;有的被填平,当年风景荡然无存。

大石河还能全年通水吗?两件事,让我看到希望,一是近几年的雨季,大石河水量充沛,矿区河段沟满槽平,水量比当年还大;二是,有些河段,不仅常年有水,而且修建了公园,成为戏水、观景、垂钓、乘凉的景点。

希望有一天,经过疏浚河道、固堤防渗、收集雨水、泉水、合理调配水量,大石河也能全程通水,再现当年风采,成为房山区的活力之河、风景之河、快乐之河。



[上一篇] 在大学毕业40周年同学聚会上的发言

[上一篇] 爸爸观看《欢乐二打一》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