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朝有志研诗赋:
学海无涯泛韵舟。
这副联从格式上看是标准的七言联,对仗工整。“杖朝”对“学海”“有志”对“无涯”,“研诗赋”对“泛韵舟”,词性结构都很匹配。
综合赏析
此联语言凝练,对仗工整,是一副情真意切、赠人得体的佳作。它集中赞美了曹永堂先生年老而志不衰,在学术与诗艺的海洋中执着追求的精神风貌。
立意与内容赏析
上联:“杖朝有志研诗赋”。“杖朝”:典故出自《礼记》,代指八十高龄,用词典雅,饱含敬意。“有志研诗赋”:此句的妙处在于“有志”二字。它点明的不仅是“正在做”,更是“立志做”,强调了一种主动的、发自内心的志向与追求。相比于单纯的描述,更能体现曹老内心的驱动力和精神内核。“研诗赋”则具体点出了老先生致力的领域,使形象更为清晰——位专注于诗词歌赋研究的学者。下联:学海无涯泛韵舟,“学海无涯”:这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成语,不必细讲。
艺术与技巧特色
1.对仗工稳:
“杖朝”对“学海”(名词,其中“朝”与“海”均为空间概念,对得巧妙)“有志”对“无涯”(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
“研诗赋”对“泛韵舟”(动词+宾语)。整体对仗严谨,体现了作者扎实的楹联创作功底。
2.意象优美:
联语为我们勾勒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立于人生的高巅,目光却依然投向远方(“有志”);同时,他又像一位在无边的知识海洋中,驾着一叶满载诗情画意的小舟,破浪前行。这一静一动的意象,共同塑造了曹老丰满的形象。
特点:目标具体,情致专一。“有志研诗赋”更侧重于学术与文艺上的具体追求,人物形象更像一位专精一艺、沉潜其中的学者型诗人。
总结
韩中清先生的这副赠联,以工整的对仗、典雅的语言和优美的意象,成功塑造了一位年高德劭、学养深厚、且专注于诗赋研究的学者形象。它不仅是对曹永堂先生个人的礼赞,也传递了“活到老,学到老,志到老”的积极人生态度,堪称一副情辞兼美、赠人得体的佳作。
来源:首创
点击量:12
发表时间:2025-10-19
审核人:池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