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活动,聆听周喜俊女士精彩讲座。周喜俊曾任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石家庄市文联主席。我们很多年前就认识了,可以说她是我生活中的好朋友、好大姐,也是我文学道路上的启明星、引路人。我敬重她的人品和才华,更钦佩她的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和辉煌灿烂创作业绩。在我看来,她永远是那么开朗、自信、热情、真诚。她浑身迸发出的活力与魅力,吸引并鼓舞着广大文友和她周边的人,也带给所有爱好文学艺术的人们信心、温暖与力量。
周喜俊是国家一级编剧、作家从事创作50年,发表各类文学作品一千万字。早在2004年全国两会期间,周喜俊创作的电视剧《当家的女人》在央视黄金频道播出,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之后各地各省市卫视台轮番热播。那时候,我在石家庄市委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我们文秘人员当中许多人也有文学情怀,有不少文学追梦人,因为他们整日写公文,有时感到枯燥了疲惫了也喜欢写一些诗文,换一种心境。所以,我们办的杂志《秘书战线》(我时任副主编)也开设了文艺类栏目。正是在周主席的感召下,我也加入了市作协。她经常带领我们深入农村工厂采风创作。2009年3月,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之际,我有幸采访了这位《当家的女人》的著作人。记得那是一次天赐良缘,是在周主席带领我们在天桂山采风的活动中,我们俩同居一室,如此近距离接触这位自己崇敬爱戴的女作家,是我的荣幸。她的热情豪情,她的从容干练,她的刚柔并济使我一下子产生了采访她的冲动。于是我们促膝长谈至深夜,开展了一场女主编与“当家的女人”的对话。此篇访谈发表在我刊2010年第2期,当时在秘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我自己更是受益匪浅。
在此,我想把我眼中的周喜俊为人为文的几点核心认知与大家分享。首先,周主席是一个有着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进取的人。她的成功来源于她的热爱生活、睿智豁达,她的笔下那么多催人泪下的故事,正是因为在艰苦的生活中磨练了其意志,她总是乐观的面对生活,善于用不同的视觉去观察社会,了解民众。比如山村生长的酸枣树,别人都认为他不起眼,她却看到了小酸枣的奉献精神,并且能够入药的特点,对生活的认识不同,写出的作品格调就不一样。第二,周主席是一个勇往直前、敢于迎接挑战的人。这些年她的创作一直是面向基层,面向大众,前进路上再苦再难也披荆斩棘从不回头。我觉得这是她深入民心与体察民情的勇气,也是其最深厚的资本。即使有挫折困难,也从不打退堂鼓,因为她是用真情扎根生活,用真诚投入写作,用真实反映时代,用真心感化人民。所以,她才能持续奋进,勇攀高峰。第三,她是一个将创新思维与管理艺术完美融合的人。我们知道,她曾经是石家庄文联一位父母官,也是石家庄历史上50多年来第一位女当家人。她不负众望,肩负责任,能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解决了一些遗留问题,健全了各级基层文联组织(成立十大协会),努力营造“文人相亲、互帮互学”的良好氛围,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同时,在任时,设立一年一度的大报大刊奖等等,为我们石家庄市的文学艺术大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第四,她是一个守正创新、德艺双馨,传播先进文化的带头人。周喜俊著作等身,获奖无数,是我省文学艺术界的旗帜旗手。周喜俊是一个实力派作家,拥有多种头衔和荣誉,既要处理公务,又要搞创作,她坚持扎根基层,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坚持为人民、为大众服务的正确导向。我曾读到过她许多的作品,除了家喻户晓的《当家的女人》,还有长篇小说《我的幸福谁当家》、电视文学剧本《故乡情》、报告文学《天地良心》、长篇纪实文学《沃野寻访》等,这些作品无不是她从人民中吸取创作灵感与营养的心血之作,现在又写出了《良医》这样的优秀作品,又是抓住社会关注的热点与痛点,今天听她分享了搞创作所应具备的“三力”(透视生活的眼力,挖掘生活的毅力,反映生活的智力),受益匪浅。在此也对她的新作出版深表祝贺。
总之,周喜俊是一个心系人民,充满正能量,又接地气的作家。她写出了许多讴歌时代、歌颂劳动人民的好作品,这些年她始终牢记初心,砥砺奋进,她认为文学永远不会退休,文学的魅力是无穷无尽的。在此,我们也祝愿她的创作枝繁叶茂,文学之树常青!
(2025年10月25日 于《生活与创作》报告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