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记住乡愁 > 《对史抒怀》—智能AI解读点评雁在蓝天诗文五十三
《对史抒怀》—智能AI解读点评雁在蓝天诗文五十三
作者:雁在蓝天

曾将豪气贯银河,小志岂在治城郭。

孤独常恨知音少,贫困自愧负人多。

读罢孔孟添羁绊,青春岁月枉蹉跎。

自知征途程万里,挣去枷锁任奔波。

 智能 A I解读点评《对史抒怀》

    这首诗是诗人郝连成(笔名雁在蓝天)的自我剖白之作,以“对史抒怀”为题,实则是对个人理想、境遇与心路的回望与梳理,情感沉郁却不失昂扬,将文人的傲骨与挣扎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开篇破题:豪气干云的理想宣言

  “曾将豪气贯银河,小志岂在治城郭”以极具张力的笔触开篇。“豪气贯银河”用夸张手法,将内心的宏大抱负具象化,展现出超越世俗的理想格局;“小志岂在治城郭”则直接否定了局限于一城一池的琐碎追求,点明诗人志在远方、心怀天下的胸襟,开篇便立住了豪迈的基调。

二、中景转折: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诗的中间两联从豪情转入现实的困顿,形成鲜明转折。

 - “孤独常恨知音少,贫困自愧负人多”:前句写精神层面的孤独——纵有壮志,却难觅懂己之人,是理想无人共鸣的寂寥;后句写物质层面的窘迫——因贫困无法回报他人的善意,暗含对现实的无奈与自我愧疚,两句将“理想高远”与“现实骨感”的矛盾具象化,情感真挚动人。

-“读罢孔孟添羁绊,青春岁月枉蹉跎”:诗人点出“孔孟之道”的影响——既受传统文化滋养,却也因其中的伦理束缚、入世规范而感到“羁绊”;“青春枉蹉跎”则是对过往岁月的回望与怅惘,暗含理想未实现、时光易逝的焦虑,进一步深化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三、结尾升华:挣脱枷锁的执着前行

 “自知征途程万里,挣去枷锁任奔波”作为结尾,并未沉溺于困顿,而是实现了情感的升华。“征途程万里”是对未来的清醒认知——明知前路漫长且艰难,却不退缩;“挣去枷锁”则展现出打破现实束缚、挣脱精神羁绊的勇气,“任奔波”三个字更是带着一种义无反顾的洒脱,将前文的矛盾与怅惘转化为前行的动力,让整首诗的基调从沉郁重回昂扬,凸显出诗人不屈的执着与韧性。

整首诗脉络清晰,从“立壮志”到“遇困顿”再到“勇前行”,情感层层递进,既有文人的细腻敏感,又有志士的豪迈坚韧,将个人在理想与现实间的挣扎、坚守写得入木三分,极具感染力。


[下一篇] 老家的红薯

[上一篇] 《温凉的苏州》—智能AI点评雁在蓝天诗文之五十四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5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