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在民以食为天的人世间,在新时代今天的中国,在饮食业无比发达,吃货遍地的川渝以及酒城泸州,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稀奇古怪的火锅遍地皆是,俯首皆拾。
亲,今天晚上想吃什么?是吃中餐还是火锅?是吃干锅还是小炒?早已成为川渝地区请客吃饭的一句口头禅。
因为,无论是中餐还是那些年难得一见、难得拥有一顿的稀罕物——重庆火锅,早已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老山前线,在血与火、枪与炮激烈碰撞的文山战区、老山战场,作为一名普通的参战士兵,要是能吃上一顿地道的重庆火锅,那可是一件遥不可及,梦寐以求,吃完后能让你夜不能寐,甚至几天都津津乐道的大事幸事。
1987年2月,当兵4年,刚刚满过21岁的我,第一次从吉林省公主岭市回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县(现为纳溪区)探亲。路过山城重庆在菜园坝火车站下火车时,看见街道上的“重庆火锅”四个字,以及那滚烫的汤锅底料,鲜美的各式菜肴,扑鼻而来浓郁的麻辣味道,香浓的麻油碟子,便勾起了我深深的向往。从此,重庆火锅四个字镌刻在我的脑海里。
当时归心似箭,着急赶车回家,匆匆忙忙,完全没有时间去吃火锅,更没有心情去品味佳肴,只好在心里默默想象,念叨,期盼有一天能吃上一顿重庆火锅大饱口福,了却心愿。
1987年12月,我随部队从吉林奔赴云南麻栗坡县老山前线参加侦察作战。一次,偶然在麻栗坡县城看到某部开的火锅店,便又诱发了我的火锅欲。
苦于没有合适的机会,到战区几个月后,一直也没能吃上一顿重庆火锅过过瘾,解解馋,对重庆火锅垂涎三尺的渴望就变得愈加强烈。
1988年9月11日,机会终于来了!我们一行5人来到某部驻地落水洞交换情报工作情况,并会见该部队老乡后,顺便吃一顿重庆火锅打打牙祭,开开洋荤,解解馋,便成为我们另一个重要目的。
在老山轮战期间,这个小小的麻栗坡县落水洞村,先后驻扎过轮战部队的军师级机关以及医院等指挥和后勤保障单位。因此,部队为方便和丰富来来往往参战官兵的工作和生活,开办了商店,饭店,火锅店,相当于部队在内地时,部队内部的军人服务社。
忙完正事,已是上午11点30多分,我们一行5人,便一起来到了“战地山城火锅店”。该火锅店“店员”之一便是我连副班长陈盛华同一个生产队的正宗老乡,1987年入伍的兵,是成都军区某部通信团有线连的战士,该店就是他们连开办的。
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在老山前线,在战区这种地方,老乡见了老乡,只要条件允许,可不能只令老乡两眼泪汪汪,即使是两眼泪汪汪,那一定也是被感动的激动的泪汪汪。也就是说,这种时间和场合,必须来点真切的,实在的东西。
要做到这样,吃起来喝起来,让舌尖尽情地跳舞,尽量满足一下味蕾,无疑是最好的方式。热情寒喧,入座点菜,开酒开席。脑花、牛肚、鲢鱼、鳝鱼、血旺、鸭肠、猪血、木耳、海带、豆芽一共10个菜,摆了满满一桌。
客套话少说,早已按捺不住的我们摆开阵势,迅速向重庆火锅发起了一阵又一阵猛烈“攻击”。菜肴下锅,煮好,捞起,放入麻油碟子打几个滚,然后将沾满了麻油、味精、辣椒、葱蒜等佐料的牛肚、鲢鱼以及其他菜肴,拈起来缓缓放入口中。呵,好香、好麻、好辣、好油、好烫,鲜极了、美极了、太刺激了,太酸爽了......
一阵大快朵颐,呼儿嗨哟的“狂造”之后,我们意足心满地相视一笑,不约而同地将酒杯端起轻轻一碰,随后一饮而尽。
当10个菜吃到一半时,我们已是大汗淋漓,嘴巴“嘘嘘嘘”直喘气。感觉两片嘴唇像打了麻药似的,麻酥酥的毫无知觉。
此时,清鼻涕和口痰显然被浓烈的麻辣味“调动”了起来,不停地指挥你一吐为快,吐完后便是鼻清口净,全身轻松的美妙感觉。 据陈盛华的老乡说,此时,才是吃重庆火锅的最高境界,即重庆火锅的绝妙之处,是别的火锅不能代替,无法代替的独有的绝佳功效。
这是我人生的第一顿火锅,也是我人生的第一顿重庆火锅。啊,值此美妙幸福的时刻,仿佛人生已经达到了高潮,达到了巅峰。简直有“午吃火锅,夕死可矣”的巨大满足。
我也曾吃过不少美食,如要问哪个地方的火锅最美,我必须说重庆火锅最美。而且,据说那天吃的还不是特别正宗的,更不是很高级的,若是更正宗的更高级的重庆火锅,那一定是火锅中最美的美味,没有之一!
我突然在心里不断地告诫自己,要好好活下去,只有好好的活下去,才能更好地品味人间的美食和真情真爱。生活即是由许许多多的美食美景,真情真爱组成的,我还想将许许多多的美食吃遍、吃够,把真情真爱好好体验呢!尽管,在险象环生,无法预测未来的战区战场,我们在座的人,有这样的想法无异于奢望,因为我们随时都有可能和他人说再也不见。
幸运的是,我们后来凯旋回到了北国吉林。一时间,各种风味的大餐,火锅,像变戏法似的令我眼花缭乱,嘴巴自然也忙过不停。
37年,逝者如斯夫。如今身在酒城泸州,坐高铁到重庆只要40多分钟的我,无论是家人聚会,老友来访,是吃重庆火锅,还是吃海鲜火锅,清油火锅;是在家里吃,还是外面吃;可以说,火锅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早已实现了自由。
然而,吃遍了各地的美味火锅,吃遍了各地的美食佳肴,依然找不出一家能与战地山城火锅的味道媲美,依然找不出一家的麻油,底料,菜品,有战地山城火锅的香浓,醇厚,霸道。
不是我矫情,不是我厚古薄今。因为,战地山城火锅里有老山战区的硝烟味、枪炮味;有老山战区浓烈纯真的战友情、老乡情;有铁血战场的军人味、野战味;有军营男子汉的汗臭味、香烟味;有面对枪林弹雨的无所畏惧,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狼血性;更有当年“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老山精神和老山魂......
[下一篇] 爱新觉罗·兆瑞 :书写大清宝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