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记住乡愁 > 我们的韶华年代——读一篇战友转发的文章引发了回忆
我们的韶华年代——读一篇战友转发的文章引发了回忆
作者:好评一事

      @澜沧江 《决议》这篇文章写的很好,有水平有深度。

      五七干校是对干部队伍的一次回归联系人民群众,丢到官架子,理解继续革命,检讨自己是不是做官为人民服务了的思想洗礼。五七干校并不像一些人说的那样“挨批斗”“劳动改造”等等。

      我们那里有一个五七干校,我的同学的父亲在干校担任党委书记兼任校长。

      干校离我住的村子2里地,原来是一个粉条厂,专门漏制绿豆粉条,面积很大,约有两个足球场还大一些,房舍整齐排列。左边墙外是大跃进时期开挖修建“联合干渠”灌溉水利系统,一直在春夏之际使用,跨过联合干渠桥就是大同经忻州通往太原国道公路。

      墙的南侧外面是干校的菜园子,通菜园子的墙体中间开有一个大门,门有普通人家那样的临街门大小。

      干校的东侧也就是右侧地坪比院子略低一米多,我们叫大河滩,是稻田和葵花地。

      五七干校正常工作劳动、学习是按军事化管理,有休息日。

      如果农忙,赶上休息日大家轮流休息。天阴下雨就组织集体学习或者分组讨论。那些老干部在五七干校身体锻炼的很好,中年干部是劳动的主力军。

      一年四季会不定期晚上还放电影。白天大家按时听吹哨音上下工,劳动到两个小时中间时有三袋烟的工夫时间小恬。

     干校没有职位高低一律平等,大家都是学员,彼处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交流思想。对体弱的老同志大家都很照顾,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的工作,或者特长工作。

     干校有自己的卫生室,小毛病卫生室就能解决。有大一点的毛病了就安排到离10里地的县城的县医院,或者忻州地区医院看病治疗。

     干校的劳动成果自给自足,还有富裕。学员有自己原来职务待遇,工资国家也有标准待遇的粮食、副食供应干校学员。加上自己种菜养猪,生活的有滋有味。并且大家都学会了自己缝缝补补,洗洗刷刷。

      种的粮食还可以补助伙食,多余的粮食交公粮给了国家。

      那些所谓的“蹲牛棚”等说法其实就是后来有一些人泄私愤,不满自己闲职了几年手中那点儿权力消失了几年,杜撰出来的迎合某些人需要的“名词”。

      回想毛岸英回国后在延安,毛主席让他到边区农村参加劳动,体会农民的生产劳动,边学习边劳动充实自己对农村农民的感知意义深远。

      进五七干校怎么就成了“蹲牛棚”了,难道干部就不需要参加劳动,只在机关办公室呜哩哇啦、喝茶抽烟看报纸听汇报吗,养一身高高在上的官老爷  的毛病才好吗。

      后来干校完成了他的使命后,学员逐渐回到了自己以前的机关工作。之后住进了部队,成为部队的农场,继续在大河滩开垦草滩,扩大面积种植稻 子,并开出了多处自流井。

      那时候学我们中、小学校组织我们学生劳动,就到大河滩帮助解放军起稻秧、插稻秧。稻苗长到一定时期了去拔稗子,杂草,农村长大的还在不怕劳动,大家都高高兴兴和解放军在一起劳动。

      又过了几年,部队按国家不与农民争地的号召,把稻田分给了几个村子。其实有好多地都是解放军后来在荒草滩新开发的稻田地。

      昔日的记忆犹新,如今写出来也是对那个年代的解读,让世人知道那个年代的我们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劳动光荣,劳动是人民的本色,劳动才知道饭香的味道来之不易,劳动才能丢掉官架子和老百姓交心。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目的也是如此,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如今也不过时……

2022.6.18

[上一篇] 种荞麦

[上一篇] 燕赵雄歌最慷慨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