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一位绿色使者的牵挂
一位绿色使者的牵挂
作者:河北省采风学会第一分会


一位绿色使者的牵挂

刘维嘉

《八步沙的故事》《白色的海,绿色的海》《裁一片绿影送给你》这三部专著,是冯小军先生这几年出版的十多部生态文学专著中的一部分。几十年来,一位作家专门以生态为主题,创作出很多散文和报告文学,著有多部报告文学集和散文集,这在目前的文坛来看是屈指可数的。赞叹之余,手捧着沉甸甸的这三部书,让我一下子走进了他的内心世界,看到了他笔端描写的青山绿水和那些辛勤的生态守护者,还有对“绿”的解读,一幅幅生动感人的画面展现在我的眼前,一个个生态环境保护所面临的课题令人辗转反侧。

邂逅林业专家

记得2017年春天,应上饶市三清媚女子文学研究会之邀,河北采风学会组织北京、天津、河北等五省市的30名散文作家来到江西上饶,先后到5个县(市)采风。那天,我们来到婺源严田景区,老远就看到有棵树干粗壮,枝干横斜参差,树冠茂密,叶片密密层层的大树。快到树跟前的时候大家纷纷拍照。有的说这棵树可能是古树吧?有的说没见过,不知是什么树。

正在这时,人群中有个五十多岁的男子停住脚步说:“这棵树是樟树,也叫香樟树。看这树的模样起码有一千好几百年了。”

他的话一下子吸引住我,仔细端详,只见他戴着眼镜,不算高的个儿,穿着简朴,慈眉善目,和蔼可亲,说话的声音轻缓平和,脸上带着微笑。

我们来到这棵大树下才发现树旁边立着一块石碑,上边刻着“天下第一樟”的字样。旁边还立有牌子,从写在上边的介绍得知,这棵古樟树树高20多米,胸径达4.3米,冠幅3亩。树龄距今已经1500多年了,有“天下第一樟”之称。看着大树的简介,从心里敬佩那位男子好眼力。

后来得知,这位男子是河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冯小军先生。他退休前在河北省林业厅从事林业项目管理,退休后受聘来到国家林草局编辑《生态文化》。

在德兴市采风期间,我们乘坐大巴前往大茅山景区。一路上,小雨时有时无,时大时小。眼前和路两侧的山山岭岭,层峦叠嶂被花草树木覆盖着,满眼绿色。窗外的山上弥漫着白色的雾霭,像一块又一块硕大的白纱巾包裹着远近的山头。大巴就像一叶小舟,在绿色的海洋里缓缓航行。

“这里的绿化真好,负氧离子一定很多。”熟悉的声音传来,我扭头一看,冯小军就坐在我的后排,旁边还有德兴市文联主席。

那位主席接过话茬说:“大茅山以前是荒山秃岭,多亏农垦战士和来这里插队的知青,是他们让大茅山的荒山变成了如今的模样。过去的大茅山里有不少工厂,为了保护环境,这些厂子有的关闭了,有的迁走了。”

大巴继续往前行驶,只见山上山下到处都是枝叶茂盛,宛如一个个大绒球似的树。这些树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绿茸茸的构成一道独特的景观。特别是树梢上的枝叶呈现出浅黄色,格外引人注目。

我十分好奇地问:“冯老师,这些树很美,是什么树啊?”

“这些树是苦槠树,树梢上那浅黄颜色的是树花儿,现在正是开花的时候,长势很好。”冯小军告诉我:“树的果实就和咱们北方的板栗差不多,果实苦的多,甜的少。”

“苦槠树的果实能吃吗?”我问。

冯小军先生告诉我:“来上饶前我查询了资料,知道苦槠树的果实含有淀粉,要把它浸水脱涩后加工做成苦槠豆腐、苦槠粉丝、苦槠粉皮和苦槠糕,伏天吃能解暑。遇到拉肚子的吃了很管事儿。”他扭头看一眼德兴市文联主席笑着说:“班门弄斧了,按说主席说说才对。资料上说,苦槠树的鲜叶耐高温,是很不错的防火树种。”

那位主席听后说:“冯老师说的很在行,您一定是树木专家吧?”

“我不是专家,我只是喜欢树木,多少了解一点儿。”冯小军先生说。

大巴继续往前行驶着,树丛里缓缓升起的白雾接连不断,有的已经和天上的云彩相连,云彩变厚了,雨也更大了。“好雨,树会长得更好。”冯小军自言自语地说。

“冯老师,这雨和树有关系吗?”我问。

“当然有关系了。花草树木和动物一样都是有呼吸的,地表的湿气不断上升到空中,空气受冷,水汽会凝结变成云,然后形成雨水滋养花草树木。”

在大茅山里,从北京出发前我那种春困的感觉没有了,走路也觉得轻松了很多。当地一位作家说:“这和负氧离子的滋养很有关系。我们大茅山的负氧离子今天的指标是每立方平米115688个,比北京城区多二三百倍。”

当我问到冯小军先生时,他说:“树多了,负氧离子的含量就高,这种环境自然对咱们的健康大有好处。”

上饶的树有很多种类,主要有三清松、白豆杉、香果树、华东黄杉、华东铁杉、木莲、高山黄杨、樟树、苦槠树……,每次看到其中的树,冯小军先生总是用手机搜索一下,然后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名字。他说:“树木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防风、降噪、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对于保护人类的健康很有好处。”上饶之行,冯小军先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有林业专家陪同和讲解,我们有了很多意外收获。那回回来不久我就读到了他写大茅山的散文《四月山香》,那清新的笔调,流畅通俗的语言一下子让我想到了大茅山里花草树木散发出来的新鲜空气,在心里复盘我们在一起采风的点点滴滴,我感觉虽然只有一周时间的相处,但冯小军先生那平易近人的样子却留在了我心里。

回京以后,我常去中国现代文学馆参加活动。那天巧遇冯小军先生,他也来参加活动。经过攀谈得知,他已经定居北京,就住在文学馆附近。我们同一年出生,而且经历相似。以后我们联系不断,成了莫逆之交。

深爱着塞罕坝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核心景区中心拓源路的南侧有个广场,中心位置矗立着一个巨大的石碑,上边刻有《塞罕坝赋》。广场对面是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部和展览馆。

人们来塞罕坝除了观赏独特的景观,很多人都要去展览馆参观。展陈的内容主要围绕“艰苦奋斗”和“生态文明”两大主题,共分四个展厅,采取文字、图片、实物、音像、仿真等多种形式,展现了塞罕坝三代林业工人克服困难,植树造林的艰难历程,令人震撼和感动。我在其中流连,发现展柜里摆放着冯小军先生的两部文集《绿色奇迹塞罕坝》和《地球卫士塞罕坝》,我看了眼前一亮,刻意拍了照片留念。

说起冯小军先生与塞罕坝的亲密关系,那要从他年轻的时说起。那时,他在河北省林业厅宣传办公室工作,同事中有不少人曾经在塞罕坝林场工作过,他们常常说起林场让人难忘的轶事趣闻。听得多了,冯小军先生逐渐喜欢上了塞罕坝,多次到那里采访,先后写了散文《我爱塞罕坝》和报告文学《塞罕,塞罕》等文学作品。冯小军先生于2023年7月出版的散文集《裁一片绿影送给你》中,收录了《塞罕坝情愫》,里面记载了他和塞罕坝的渊源。散文《在塞罕坝打号》记载的是他和林场职工在森林里参加劳动的故事。

2021年底冯小军出版了纪实文学《白色的海,绿色的海》。他用纪实文学的手法还原了三代塞罕坝人不怕艰难困苦,艰苦奋斗,绿色发展的精神风貌,赞颂了“勤俭建场,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的塞罕坝精神。

《白色的海,绿色的海》是一部独具匠心的生态文学作品集,书内23个章节,确切地说是23个独立成篇的人物故事,这些故事以小见大,以简见繁,彼此相辅相成,相互烘托,向人们讲述了那棵被当年决策者当作参考和佐证的落叶松,早期率队上坝的领导干部,东北林学院充满激情的47名大学生,第一个长眠在绿海中的英雄王尚海,唯一的一位到去世都没有离开塞罕坝林场的“小大哥儿”……,有血有肉地展示了塞罕坝机械林场三代创业者的故事,为改变首都北京和华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创业历程,字里行间书写了壮怀激烈、感天动地的塞罕坝精神。

冯小军先生笔下的塞罕坝故事人物众多,个个都是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奇迹的人。如张启恩退掉北京林业部分配给他的住房全家上坝;如吴景昌从林场回到坝下棋盘山镇的家里时,懵懂记事的儿子不认识他,竟在家门口迎着下班的母亲,之后神秘兮兮地告诉妈妈家里来了客人;如李芳文临死前几次三番地和子女提出要上坝看看;如吃了太多“苦累”(一种莜麦做的面食)撑得患了肠梗阻疼得满地打滚,林场派汽车送他到围场县医院,因为一路颠簸愣是把梗阻的食物顺下去的故事……冯小军先生告诉我,他在写这些人物时常常被感动得眼含热泪。

冯小军写的这些有情怀的人物不仅感动了他,更感动了无数读者。冯小军先生说:“每每想到这些,我都会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情不自禁地默念艾青先生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的诗句。我常常想,有的时候我们越是激情澎湃越是无言。我明白,这种无言不是没有话说,而是全部情感都在心里翻江倒海。我爱塞罕坝的山和水。我爱那里的山,那里的水,更爱那里的人。”(《绿色奇迹塞罕坝》创作谈)。

历史上的塞罕坝绿树成荫,野兽众多,但由于山火频发、战乱破坏等原因,到新中国成立前已是一片荒凉之地,好多地方沙化严重,成了露馅的“豆包山”。“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三代塞罕坝人在一个甲子的时间里用智慧、热血、汗水甚至宝贵的生命,终于让塞罕坝荒原沙地变成一片“绿海”。

冯小军先生一直关注着塞罕坝,不断为塞罕坝,为筚路蓝缕的建设者,为他们创造的塞罕坝精神不遗余力地书写。他和塞罕坝的建设者一样,用另一种方式建设塞罕坝,令人心生敬意。

为了讴歌平凡而伟大的英雄,呼吁人们保护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宣传塞罕坝精神,这些年来冯小军先生已经记不清去塞罕坝的次数,他的足迹几乎遍布了塞罕坝林场的每个角落,与这里的云彩河流对话,与身边的花草树木对话,与数不清的塞罕坝人对话,用手中的笔蘸满激情,在文学的沃土种下了一棵棵根深叶茂的大树。他和成千上万的塞罕坝人一起,用心血和汗水共同谱写了不朽的绿色篇章。

中国林业生态作家协会副主席、生态诗人胡伟这样评价他:“开放的心态、绿色的情怀,造就了冯小军的优质生态散文:记录、彰显一代代林业人为美丽中国建设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走在有益于社会进步的路上。”言说中肯,切中肯綮。

永恒的牵挂

冯小军先生的工作经历并不复杂。1980年,他从唐山市财贸学校毕业后在唐山市委从事农村政策研究,由于学习刻苦,很快成为业务骨干。自1991年开始,冯小军先生被组织上安排从事林业管理工作,参加了绿化唐山大地规划,清东陵和腰带山森林公园规划论证,林业产业化管理工作等。撰写了《围山转:绿山富民的壮举》和《沿海防护林调查报告》等多篇有分量的论文,曾受到唐山市委、市政府的表彰,被唐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等部门荣获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名奖。1997年他调入河北省林业厅从事宣传工作。由于打小喜欢文学,怀揣文学梦不离不弃,把别人娱乐消闲的工夫用在了读书学习上,持续不断地从事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创作,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2021年以来,冯小军先生先后出版了《绿水青山看中国》《绿色奇迹塞罕坝》,继《白色的海,绿色的海》出版之后又出版了纪实文学《八步沙的故事》和生态散文集《裁一片绿影送给你》等著作。

《八步沙的故事》讲述的是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的感人事迹。八步沙是河西走廊古浪县里的一个风沙口,是腾格里沙漠逼近古浪县居民区的一个让人谈虎色变的地方。这部著作讲述的是人们面对肆虐的黄沙从警觉到奋起治沙造林并取得成效的故事。它再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进程。为了写这部书,冯小军多次去沙区和八步沙林场采访,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这部书以时间为经,以故事为纬,用生动感人的文笔对发生在八步沙林场三代治沙人的故事进行演绎,向世人展现了他们平凡而伟大的英雄形象和永不过时的愚公精神。同时,该书还融入了生态知识和民俗文化,具有很强的文学性、文化性和可读性。

《裁一片绿影送给你》是冯小军先生创作的又一部生态文学作品集,所收录的50篇散文,是他从自己多年来用业余时间写作并发表过的生态散文作品里挑选出来的,及时地回应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时代命题。

多年来冯小军先生不辞辛苦地翻山越岭,去过很多荒僻之地考察和深入采访。其中林场和执勤点是他去的最多的地方。东北到长白山;南到海南和广东佛山、增城;西北到贺兰山、祁连山,以及位置更偏西的天山山脉和伊利河谷;北到内蒙古和黑龙江的多处林区。而近处的京津冀林区更是他常去的地方。此外,他还去过巴丹吉林、腾格尔、乌兰布和、科尔沁和毛乌素等沙漠。在采访的路上,他经历了很多危险和磨难,曾经被蜱虫叮咬,出现发烧状态直至病情恶化,被同事送到医院急救;在燕山和太行山里多次从山坡上滑倒摔伤;还发生过在山里错过饭点儿饿到虚脱的事。可见采访的路上有多不顺利,多么艰辛。

在采访积累,深思感悟的基础上,他把自己对森林的理解、对森林与人的关系的思考凝结成文字,写成了一篇篇生态散文。在他看来:“不仅人类需要森林,还有更多的生命依赖森林得以繁衍生息。”因此,“绿”是这部文集的色彩基调,“绿影”是我们应有的生态意识。他用浓浓的笔墨把黑龙山、黄牛坡、塞罕坝等地的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以真挚的笔触描绘了“马三小”“曹紫朋”“特四”等护林员爱林护林、默默奉献的人生历程。带有温度的字里行间,爱绿、护绿,保护生态环境的呼吁贯穿始终。

冯小军先生是一位责任感很强的写作者,他很早就懂得生态文学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文化意义,于是他认定了这个写作方向。他说:“自从走进它的那一天起,我就暗下决心写它,从此我没有停止收集资料,思索着把它的传奇故事转化为优秀文学作品的路径。我认为,生活不但要深入,更需要沉淀。一次采访,三五天地接触远远不够。真正写好它需要几十年长期浸润,翻来覆去地论证思考。”

在谈及确立自己写作方向时,他说:“我的散文创作从最初漫无边际的有感而发到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林业、绿色、生态方面,与自己有限的精力有关,更与当下生态危机的暗影投射到我的内心有关。”他的这番话,是不是对我们每个写作者都有所启发,让我们思考呢?我们究竟为谁写,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

他对生态文学是这样理解的:“生态文学也是文学,是人的文学。另一方面生态文学又具有独特的科学普及使命,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进行干预,应该是有志于生态文学创作者的基本常识。生态文学产生的原因在于人类面临巨大环境挑战时所表现出来敏感性,或忧患意识。”

三十年来冯小军先生心系森林的生长,心系沙化土地的改变,心系人的生命健康,创作了生态文学系列作品,不仅有大量的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在权威刊物不断发表,还出版了报告文学集《别忘记这片树林》;散文集《打着水漂过河》《林间笔记》《八步沙的故事》《延伸的绿色长城》(英文版);生态散文集《裁一片绿影送给你》;纪实文学集《白色的海,绿色的海》《地球卫士塞罕坝》(英文版);合著《绿色奇迹塞罕坝》(中、英文版),《绿水青山看中国》;主编了《碧水青山——首届羡林杯生态散文作品集》。

冯小军先生在《生态文学创作前景广阔》(《裁一片绿影送给你》跋)一文中写到:“地球环境到了今天这种地步不是旁的什么物种造成的,人类已经走到该掂量自己今后应怎么规范自己欲望的时候了。”生态环境问题的确不是小问题,在人类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进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造成的破坏也越来越凸显,比如对林木无节制地滥砍滥伐、工业废水污染河流、滥用化学杀虫剂、食物和食品的安全、恶性疾病越来越普遍且趋于低龄化……,这些都说明生态危机的残酷现实已经摆在世人面前,已经影响到气候的变化和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是你我他越来越担忧的问题。正如冯小军先生所言:“生态环境恶化一次次向人类敲响警钟,使人们不得不在危机中反思自身过于贪婪的行为,开始搜寻和解决应对危机的途径。”

谈到生态文学作品创作时,冯小军先生深有感触地说:“在这些作品的创作过程进一步使我认识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一个作家为人民立言的根本。书写旁人美丽青春的过程,也在不断地提升自己、塑造自己。因为潜移默化的感同身受,担当起时代赋予作家的历史责任也就顺理成章了。”

冯小军先生为什么翻山越岭,不辞辛苦地到处采访,写“绿”和赞美“绿”?那是他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关心和担忧的情感表达。是他对青山绿水的牵挂,更是对人们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牵挂。这种牵挂是基于现实的,也是面对未来的,是一个知识分子良知与善心的责任担当;他为什么孜孜不倦地为心中的英雄而歌,为花草树木礼赞?那是他在为生态文明和我们人类的未来呐喊;他为什么对生态文学这么痴迷?那是因为他对祖国、对人民、对绿水青山无限的爱。

他的爱是深沉的。

              2023年11月6日于霸州



刘维嘉,笔名运河雄鹰。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文史委特邀委员。河北省采风学会第一分会会长。部分散文入选《中国散文大系》《北京大运河的浪花》等40多部文集。已在《中国作家》《人民文学》《散文家》《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北京作家》《北京纪事》《天津微电台——美文美声》《当代人》《散文百家》《散文选刊》等百家媒体发表作品数十万字。著有《滋味儿》等四部散文集,分别被中国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等收藏。获得第五届全国人文地理散文一等奖,2022年第七届“文荟北京”群众文学创作散文集奖二等奖等50多个奖项。 

[下一篇] 祖孙三代的军旅情怀

[上一篇] 说酒风酒品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