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捡”来的一等奖
“捡”来的一等奖
作者: 马占顺


       散步“捡”来的一等奖。那年51岁的郭建华老师还是通州区东关小学的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呢。他多才多艺有诸多爱好,唱歌、跳舞、写文章、驾驶汽车和业余摄影。他撰写的有关教育论文曾在全国和北京的教育刊物上发表;他写的一篇人物通讯《不当乘凉客,愿做栽树人》,曾在《浙江日报》和《温州日报》的头版头条刊登,并获得了好新闻二等奖。

       他是如何爱上摄影并获奖的?郭建华老师说:“几年前,我为几个‘摄影发烧友’帮忙,经常开车拉着朋友到怀柔等地去采风,结果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时,我感到摄影既可以提高观察能力又可以锻炼身体,于是,便走上了业余摄影的爱好之路。”

       说到外来工摄影大赛一等奖《凌空指挥》是如何构思的?郭建华老师笑了。他说:“坦率地说,是散步‘捡’来的。由于涉足摄影的圈子,因此我平常喜欢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观察大自然的变化,为日后的摄影打打‘腹稿’。因此,只要是双休日,只要是天气有变化,诸如刮风、下雨、下雪等等,我在家里都坐不住,背起相机就往外跑。今年年初,我看到《午报》的摄影征稿以后,便开始留意身边走过的农民工兄弟。”

      那天郭建华老师到通州大运河去散步,正赶上运河高压线进行增容改造,看到许多农民工兄弟攀到几十米高的架线塔上工作。他的抓拍灵感应运而生,于是,他端起相机,一连在工地上转悠了好几天,终于抓住了一个瞬间的闪光点,拍出了感人的照片,起名叫《凌空指挥》。没想到,还获得了这次大赛的一等奖。

      采访郭建华老师,最大的收获是品味他的简装摄影作品画册。在他的画册里,一幅有荷花和鹈鹄的照片是他的得意之作。郭建华老师说这个片子他是通过两次翻转、两次曝光抓拍合成的,被他称为跨时空、跨时间的“两跨”照片。

       身为通州区摄影家协会会员的郭建华老师为我们讲述了这张照片的拍照过程:“照片上的两朵荷花曝光不足,然后,计算好空出时间,留下位置的记录。时隔数月我又来到这里第二次拍照,一张照片经过两次曝光,两次翻转,终于获得了成功。这幅作品又得到了摄影发烧友的好评,被大家称为绝版。”看,郭建华老师脸上的笑容多么灿烂。

      郭建华老师的摄影镜头不但涉足大自然和动物,更多的机会留给身边的人和事,反映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在他的图片库里,这十一张《爱的和谐》照片,记录的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

      那年春天的一个周末傍晚前,郭建华老师独自在天安门广场采风,恰遇一位刚从国外参赛回来的残奥冠军。坐在轮椅上的残奥冠军跟郭建华老师说:“我是第一次来北京,今天游览了天安门非常高兴……”正当他们聊得十分投机时,走过来两位年轻的警察,主动询问残奥冠军要不要帮助?警察得知他要回家时,其中一个名警察立即帮他联系出租车,另一位与他交谈等待。

      思维敏捷的郭建华老师马上意识到,拍摄题材就在眼前。于是他也加入了帮助残奥冠军回家的行列,他的任务就是拍好照片。这时只见郭建华老师举起相机,手动快门“咔咔咔”一气呵成,完成了一组感人的拍摄:第一张是为残奥冠军寻“的”;第二张是为残奥冠军拦“的”;第三张是为残奥冠军开门;第四张是为残奥冠军搬运残疾车到出租车后备箱;第五张……

        时刻把机遇留给自己的郭建华老师不愧是一等奖的获得者。近些年来,他的作品《凌空指挥》《疾驰的红玫瑰》和《北苑雄姿》等8个摄影作品纷纷获奖。他常说,“你在摄影过程中想表现山有多高,你就克服一切困难爬上去;路有多远只要有努力就一定会达到目的!”


 

[上一篇] 羞涩的三山溪谷

[上一篇] 我的第一套西装—记者生活札记(四)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5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