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记载人生(1)
记载人生(1)
作者: 马占顺

      做了一年多的“退休生活访谈录”,至今让我完成了这本记录人生的,约有20余万字的书稿。这本书记述了在不同岗位上曾经为国奋斗过的26位老年朋友们的简要故事和他们的回忆。

     本来我是要做老年生活,纯记录他们退休后生活中的甜酸与苦辣,身体的的不适与健康和做公益事业的快乐与辛苦。但在采访中让我看到这些老年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奋斗的一生,他们人生中打下的为国家、为事业努力工作的烙印;还有他们这闪烁着青春豆蔻年华的光芒,这雕刻着中壮年一道道靓丽的人生丰彩,一直回荡在我的脑海里。我敬仰他们,因为在这几十位老年朋友身上,让我看到了他们身上高贵的品质、看到了他们闪光的思想、看到了他们拼搏的坚强!我要记录他们,因为他们的奋斗经历,书写着我们搞“四化”、奔“小康”的一天天。

      记得2024年4月9日上午是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老同学张俊萍开车拉着董晓冬来到中科博爱,早晨8点多我在楼下的院里等。

      春天树木都开花了,院里的樱花树开出了一串串粉红色的花朵,着急的蜂儿振动着翅膀,嗡嗡嗡地钻进花朵里面享受着花儿的恩赐。

      因为张俊萍和董晓冬都是我中学的老同学,我觉得刚刚开始的”退休生活访谈录“这个项目,找一些老年人来访谈就得从熟人开始。我想找谁来录呢?刚刚开始来的这些人还得熟悉,还能说的出善于表达,这人本身还要有故事。不会表达的来了一见镜头就给憋回去了,没有故事来了能说什么呢?所以找老同学最合适。

      董晓冬讲了她退休后,参加社会组织继续做贡献、照顾年龄大的公公日常起居生活的故事。她感谢在职场中企业对她的培养,所以在协会这个平台上,让她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她特别谈到退休以后有了时间,实现自己儿时“梦想”的故事。“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有自己的梦想。这跟当时所处的环境和父母的经历是有关的。”她说她的母亲是学医的,她从小就住在医院家属宿舍,接触的都是医生、护士等。所以年轻的时候梦寐以求要学医,到医院去工作,当个白衣天使。但是没能实现这个愿望。退休以后儿时的梦想又浮现出来,有时间了她就开始学习一些中医知识,圆一下年轻时的梦想。我在网上学习中医知识,主要是学习实操型的。学习了艾灸、刮痧、反射疗法、手诊疗法、祖谋疗法、拔火罐等等。为家人和自己进行调理。

      张俊萍谈了她退休后参加电吹管团队排练、演出,参加体育锻炼的故事,还有她在文化养老公益办公室举办的红枫学堂上公益教授电吹管的体会。

      每周一次的授课时间必须保证。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她必须克服各种困难了。

      您说张俊萍这位老年人自己的电吹管要是“玩”不好,她敢在带有“中国”字头的网上,向全国的老年朋友们,做公益直播教授这门技艺很高的电吹管课程吗?她要是心里没有扎扎实实的乐器(乐理)的基本功,能揽这门教起来难度较大的课程吗?我说人家手里有这金钢钻肯定敢揽这“瓷器活”!

      到目前为止,在不同的公益教学课程平台上,张俊萍参与电吹管教学工作已经三年了。为了上好每一节直播课程,她很努力地了解、学习、掌握不同平台操作系统教学课程的技能,想方设法、通俗易懂地把学习电吹管必备的乐理知识传授给每位学员,用耐心细致的示范、讲解指导层次不同的学员掌握电吹管吹奏技能。使不少老同志通过参加电吹管课程的学习,从刚入门的音乐小白到能吹奏简单的独奏曲,进步的幅度很大,从而获得了音乐学习带来的心理满足感。她也为我自己辛勤的付出感到非常欣慰。有什麽能比人生价值真实体现在劳动成果上而更快乐的事儿呢!

      第一次的访谈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她们都有故事,都有社会责任感,所以感到我与她们一样会青春永葆的!

      2025年5月6日

[下一篇] 不虚度人生

[上一篇] 记载人生(2)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5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