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创作理论 > 写诗之悟(1)
写诗之悟(1)
作者:赞杨

看见什么写什么、听见什么写什么,是诗人的创作常态,也是人的习惯性思维。此类写法如果拿捏不好,很容易陷入据实平铺式的直描,作品会显得平淡、乏味,或者形成“老干体”,或者造成“一句一景”并且各句之间互不相干的离散状态。

诗歌讲究“起承转合”,没有起伏就不是好诗。如果我们看到、听到的实际情况很平淡,没有起伏,那么,我们就要给它“制造“起伏。怎么制造?就是结合自己的耳闻目睹,开展发散式思维,寻找并楔入一个话头:一是时空发散。也就是在时间上、空间上进行思维发散。在时间上发散,也可称为纵向发散,就是在时间上开展联想,如,由现在联想到古代,由今天联想到昨天等。空间上发散也称横向发散,就是在地域上、空间上横向联想,如,由上海联想到北京、由下联想到上、由东联想到西等。二是哲理联想,也就是琢磨一下自己看到、听到的小事物里蕴含了怎样的大道理、小事物里有什么可使人受到启发的亮点等。三是人、物、事联想,也就是由人联想到物,由物联想到事,由事联想到人;也可反过来或者给三者换个顺序互联、再想,如,由椰子联想到人的脑袋、联想到“脑子进水”;由人的心情联想到大海等。四是幻想,也就是缘着自己的见闻,展开不着边际的幻想,如,看到朋友家里很冷,幻想爬上很高的云梯摘下太阳送给他。

以上所言是思考事物、以获得创作灵感的思维方法,并非是说诗人面对本无诗意的事物,非要搜寻其诗意,非要“在秃子头上薅毛”。

横向思考举例

纵横思考举例

哲理思考举例

幻想举例



[下一篇] 以文学的姿态向故乡深情致意——关于散文写作的一次对谈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5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