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午后,阳光明媚。太阳过分的热情令我有些心情烦躁,六月本来就热,偏偏今年又闰六月,让大家多热一个月。空调和风扇吹多了,不是什么好事,所以,我决定去找一个阴凉的地方走一走。
我在这个南安村小公园外的小河边漫无目的地走着,边走边想一些不重要的事情。这里有贵屿八景之一的“南海歌渔”。小公园里绿树阴郁,一群和我一样的外省人在凉亭的石桌上打牌或下棋,不断地传出一阵阵欢笑声。热闹是他们的,我却只想在公园外独享一份清静。等气温降下来后,我还有别的事情要去做。
风吹皱了水面,碎了一河的金光,有枯叶如小船一样在河水中任意晃荡。相互追逐的小鱼儿,画出了一圈圈涟漪。一群小鸟从远处飞过来,有的停在近岸的柳树枝头,有的停在河中央被圈围起来的小岛样的土墩上的竹林梢上,或追逐跳跃鸣叫,或吟唱着一首又一首婉转而又简短的歌。
河风带着热气,一路追送着我。我一转身,逆风而行,我决定往老街的方向去看一看。
老街有两座古庙和三个本地人的宗祠,那是有神秘文化和现代社会文明有机融合的地方,是能真实反映潮汕文明的一个缩影。每年,在那里都会举办一些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规模大,影响范围广,其中最有名的双忠文化节和迎妈祖活动也是从这里开始游行的,也是游到这里结束活动的。举办活动期间,这个公园边的不锈钢围栏上都会有规则的插满五颜六色的彩旗,呈现出一派热闹的景象。放火铳的吉祥时刻到了,声响巨大,河中的鱼儿纷纷逃窜向远方,静下来的时候,鱼儿们又纷纷游过来看热闹了。小孩子们既希望放鞭炮和大铳,又害怕巨大的声响,有的慌忙跑进小公园,有的让妈妈帮忙捂住耳朵,也想要看清楚各种大神的真容。鞭炮放完后,小孩子们就会争先恐后地去捡地上没有炸完的鞭炮子,他们乐此不疲,小孩子自有小孩子的乐趣,小孩子的事,成人不一定全懂。潮音大锣鼓一响,游行的长队伍缓缓走向一条条大街和小巷,善男信女纷纷拈香跪迎。过不了多久,被吓跑的小鸟又飞回来了,栖在公园的榕树枝头聆听悠扬的颂神乐曲。万物皆有灵性,动植物的内心世界其实也是异常丰富的。
在河堤转弯的地方,我停下脚步,风也停了下来。河对岸小学里传出悠扬的琴声,时儿高山流水,时儿低缓如雀儿在原野跳跃翻飞,弹的都是一些比较雅的曲子,这些,唤起了我对美好童年时光的回忆。听着听着,河中游鱼跳跃的声响,打断了我的思绪。我收回视线,我的目光,与几十米外围墙角的一丛花不期而遇。 从远处这样看去,花的颜色妖艳多彩,花朵密集,是有绿色陪衬着花朵的。 我见过太多的虚假和繁荣。我对这种如着浓妆的贵妇一样的妖艳的花没有什么好感。 那丛花会不会是被人弃掉的塑料花呢?或许它就不是什么真正的植物,只是一种道具吧。也许它曾上过什么不太光彩的台面和场合(垃圾桶和垃圾堆旁经常有一些别人不要了的塑料花之类的)。要不然,它怎么会在这个被人遗忘的地方呢?那里坑坑洼洼,路又窄小,打扫卫生的人都很少去那里清扫。因地面被水泥抹了面,连杂草都懒得生长在那里,那里没有什么迷人的风景。
我慢慢地向那边走去。网络上的虚假,我们见得多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骗局、一些虚假的东西也是很多的,需要我们拒绝诱惑,需要我们擦亮自己的眼睛。这丛花,我想它应该不是真花。 我想着这些的时候,一只白蝴蝶飞了过来。它从我面前一飞而过,然后径直飞向了那丛充满诱惑力的花。 我禁不住怀疑起来了,我怀疑这只蝴蝶的判断力。当然,我也多少有点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不自信。 一阵微风吹过来,我闻到了几丝细微的香气。这香淡淡的,很单一,瞬间即逝,如梦幻一般。我不禁想起了我喜欢的古典诗人吟哦花香的一些诗句。这香从哪里来的呢?我用鼻轻嗅,用好奇的目光去搜寻。我的内心里荡漾着一种美妙的感觉。同时,也有一种心页被一种无形的东西牵引、包裹,甚至轻轻击打的感觉。美妙中夹杂着好奇,是一种无以言说的诱惑。这种诱惑,具有一种隐隐的破坏性,一旦真相大白,就有可能像一首不成功的诗那样,没有留白,失却了诗味,仄逼了人想象的空间。
我终于走近了那丛花。原来,原来……那真是一丛活生生的植物!它的根须,一部分深深地扎进了老墙的隙缝里,一部分如老人的手牢牢地抓住墙面,黝黑,形态扭曲怪异。它的枝叶和花都是悬空倒挂着的。三四条紧挨着的花枝干瘦瘦的,却十分倔强的长满密集的叶子,开着几十朵红色的小花朵,所以组成了一丛花。长的花枝头几乎要触及地面了。这样会给人一种误判,以为花是生长在地面上的。这丛花的周围,再无其他的植物,所以显得有些孤寂和单调,然而,事实上,这丛花独自绽放,无拘无束,长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景。孤独是一种痛苦,孤独也是一种走向成熟的最佳方式。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正如有人在,江湖就不会消失一样。一种植物,一个人,在茫茫宇宙中在自然界中都是极其微小的,但存在与活着都是自然有其意义的,因为物竞天择是一种结果,更是一个过程。过程充满艰难与痛苦,结果也可能会是一种残酷的现实。 我想这丛花定然也经历过秋冬时节的叶落和枝条干枯的尴尬处境,但它的根一直都是倔强地活着的。春风一吹拂,春雨一滋润,老根便连夜偷偷地抽发出嫩芽,长出了绿叶,然后开出这些红艳的花朵。花开寂寞,馨香里自有蝴蝶来献舞,蜜蜂来唱歌。世间万物的生长和衰败都是自然规律。繁华易被人发现,易被人赞美。痛苦和卑微往往会被人忽视,甚至厌恶和践踏。这些际遇,这丛花都应是经历过的。其实,往大了的层面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由弱变强,未尝也不是这样吗?在苦难中成长崛起和强大,都是历经了炼狱似的煎熬。
这种花不常见,所以我叫不出它的名字。 这丛花是把根须顽强地深深地扎进石缝里的,花和叶因有了充足的养分供给才长势良好的。那只蝴蝶静静地栖在一朵花上,有三五只勤劳的蜜蜂也正在忙于采蜜,它们并没有因我这个俗人的到来而有要飞离的举动,是真的“若有花开,蝴蝶自来”。花遇蝶友,蝶是花的知音。看到这里,想到这些,我心中顿时有了一种羞愧的感觉,我认为自己还不如一只蝴蝶有判断力。是我错怪了这一丛美丽的花草,因为我的浅陋和偏见。
朋友们也曾多次同我谈及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被误判的事情。 是的,很多时候,对于没有经过仔细调查研究的事,我们是不能轻易下结论的。有时听来的情况,甚至看到的也不一定是真相。 面对这丛顽强的花,我真诚的向它致歉,我是当着这只美丽的蝴蝶的面在我心里说的。
河风更大了一些,吹得人的眼睛有点不舒服,我要离开这里了。 那丛花在风中摇晃着枝叶,像是在和我依依道别。那丛花似乎原谅了我的浅陋、自私与固执。花是君子,是美的化身,也是一位道行极高的修行者,我应该向这丛花学习。
向一丛花道过歉后,我迈着轻快的脚步离开了河边。 走在行人匆忙的大街上,我想,我们去走访和探究那些古村落和古建筑的时候,不能全凭那些资料性的记载,不能妄下结论,更不能写一些无价值,甚至有差错的不全面的,不能真实反映当地历史变迁和文化渊源的推荐文字。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地域性民俗文化时,既要勇于探索,努力挖掘,大胆质疑,又要多做一些实地考察,多向广大民众请教,甘当小学生。
[上一篇] 清明时节忆双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