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佛教中最经典的一部经,浓缩了六百万字般若经的经典作品,心经最核心的一个点就是个“空”字,尤以大乘佛教为然,且空之思想乃般若经系统之根本思想。
空为大乘深义︰佛,是由于觉证空性而得自在解脱的。所以从觉证来说,空是一切法的真实性,是般若──菩提所觉证的。
空,不是虚空,而是一切法(色、心等)的所依,一切法所不离的真性,是一切法存在活动的原理。换言之,如不是空的,一切法即不能从缘而有,不可能有生有灭。这样,空性是有着充实的意义了。
“空”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究竟而无实体,叫做空,也是假和不实的意思。世间看到的空它是空也不是空,空中有空,循环再循环。重复再重复,无空无空。
世间上的人,普遍的观念,以为空是没有。在佛教里面,空才能有,例如房子不空,就不能住人;耳朵、鼻子、口腔、肠胃不空,我们怎么能生存,我们口袋不空,东西放到那里,世界虚空不空,森罗万象如何安放,因为空,才有一切,有是依空而立的,所以《般若心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龙树菩萨在《中论·观四谛品》中提出“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故,一切则不成。”这就是“有依空立”的理论根据。
缘起性空是佛教用语。所谓“缘起”,就是说:世界上没有独存性的事物,也没有常住不变的事物,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生起。所谓“性空”,就是说:因缘和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的;如果自性不空,则不能有,这就是“真空生妙有”的意义。
可见,佛度众生,非虚幻也。
编辑:中国书画名家专访——高华芬;文字终审:张行方
作者介绍:
张行方,全媒体记者、中国散文协会理事、中国书画院高级院士、中国书画名家专访网总编、中国诗歌圈文学首席顾问、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宣传部长、河北省采风协会会员、故宫博物院安徽省书画考级中心副主任、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安徽工作部总编、安徽古塬书画院副院长、新华学院客座教授、知名作家、文艺评论家、法律工作者、金融规划师……
长于散文、诗歌、评论、长篇小说及非虚构等文本创作,煮字疗饥,怡情养心,只为心灵自由呼吸,思想能生根发芽。
其作品文采斐然、情感充沛、厚重飘逸、气势恢弘、张弛有度,立意精巧,充满灵魂的叩问和哲学的思辨,立体之美跃然纸上。
小说:《得失》被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学作为作文教例学习。
出版有:《回航》三部曲其一《等你回航》(徐沛东作序,吴雪题写书名,百度百科已经收录)、其二《正在回航》文学作品集;长篇小说《仰面朝天》《合肥行吟》文学作品集。
回航三部曲第三部《已经回航》杀青,长篇小说《抱枕》创作中。
供职单位:全国公安文联《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安徽工作部。
[下一篇] 中国国际书画院安徽分院书画家创作盛会火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