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无忧和蜗牛
无忧和蜗牛
作者:真心汉子

            这是我二十次鼓山行中最艰难的一次。

            爬上神一第一攀,东面就是无忧一号。粗瞄一眼,它大致可以分成两部分,下半部高约十米,直上直下,是一个凹槽,和钢管第一攀类似,好在有棱有角可供抓踩,并且垂着一条细细的黑绳。上半部是绝壁,高约十五、六米,山体逐次向外倾斜,坡度接近八十五。如果是在半年以前,恐惧会紧紧攫住我让我裹足不前。巾帼不让老头,可可带头冲了上去,萌萌、小白和刘哥紧随其后,我跟着刘哥攀爬而上。在缝隙里右手找不到抓点时,只好借助一回细绳,“噌噌”几下我就上到了半腰一处窄窄的平台。抬头向上端详,上半部凹凸不平坑坑洼洼,抓哪儿踩哪儿心里就有了大概。

“右侧可以绕上去,稍微好爬一些。”可可提醒我。

可可、萌萌、裴哥他们几个都有几百次甚至上千次攀爬鼓山的经验,和他们相比,我不能说是小白实在算是弱驴,为了节省体力,我听从了她的建议。

向左切大约三百米后就来到了蜗牛五号的底部。嚯!抬眼望,蜗牛五号真有壁立千仞的感觉。按我的估计,蜗牛五号高有四、五十米,是我从来没有攀爬过的高度,岩石也是逐渐向外倾斜,有八十多度,整个山体如同十几层竖放的几本厚书,石缝间生长着倔强的小树。我们就要借助或横或竖的石缝和小树攀援而上。我虽然不害怕,但还是十分紧张,在三分之一处有一个难点,需要向右切过去然后再向上攀爬。右切时,左腿踩着一个小边边,两手抓牢,右脚得跷上一臂之外比左脚高四、五十厘米的一个踩点。我试着两手找扣点,都扣不死,两手扣不死右脚就不敢跨上去。我退回原来位置让裴哥先上。

“我带着绳呢,不行就给你下个绳。”刘哥在上边喊我。

“行,那就下个绳吧。”

“一头拴在腰上,一头你拽一下。”刘哥嘱咐我。

“拴上腰绳,安全!”裴哥也在一旁帮腔。

右手紧紧拉住绳子,就那么一下,我成功了。人生大抵也是如此,得失成败就在关键那一下。

最顶端也是一个难点。那是一个更宽的凹槽,北面下部向里凹进去,没有踩点。标准的上法是背靠东,两腿一东一西像剪刀一样撑住,两手或扣或撑,像虫子一样慢慢耸身,蹭上去。

“你先上吧,我没劲了,得休息一会儿。”我对裴哥说。

裴哥试了试,怎么也弄不成。

“上一次我稳沓沓就上去了,这一次咋回事!实在不行,我硬扒着上,你抽我一下。”

两手向上顶着裴哥的右脚,只是一会儿,我两手就酥了。

“刘哥快来,换我一下,我顶不住了!”

裴哥上去了。

“刘哥,你先上吧,我歇一会儿再上。”

按照标准上法,虽然不够麻溜,我胜利了。这是第一次用这种方法爬山,居然告成了,我心里暗暗高兴。

然后是一段爬升。烈日当空,微风也无,我一下子就蔫了。从小就怕晒的我柱着双杖仍然气喘如牛,“呼哧”声在我耳边大的可怕。可可他们在前边等着我,我坐在树荫休息,补水,吃苹果,情况稍稍好转。

又是一段爬升之后就来到了神十的最后一攀。

我瘫坐在西侧阴凉处,浑身筋骨被抽掉一般,人被抻展了,劲被拔枯了。裴哥在石上扔下一块儿奶糖,落在我脚边不足一米的地方,我没有去捡,实在是没有一丝力气,就好像手机只剩百分之一的电马上要关机的样子。

“感觉你像是中暑,我这里有冰水,你喝点看看。”萌萌对我说。

冰水进肚,凉意丝丝缕缕浸向全身的神经末梢,舒坦呀。剥掉包装,奶糖进嘴,有些恶心想吐,赶紧拿出来。我知道,我真是中暑了,睡眠不足、紧张、劳累和烈日打倒了我,自从参加户外活动以来,我还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状况。

喝下三杯冰水,又用冰水冰镇脖子两侧和两个腋窝,大概二十分钟之后,感觉一半的电量恢复了。我慢慢起身,挣扎着爬过神十最后一攀,走向大风门,走下小鬼道。这一路,两条腿只是机械性的抬着,速度只有以前的一半。在大风门,喝掉剩余的冰水。

在小鬼道东口,恰好遇到知子和她的三个同学,听说我中暑,她马上拿出藿香正气,那一小瓶药水对我来说不啻一场及时雨。

过风水岭,到大路口,孔哥和电三轮已等候多时,还给每人带了一个雪糕。那一块儿雪糕,对我来说恰似一筐雪中炭。

在老孔饭店,等后到的林哥、英姐一行吃完饭,我们一起去大社坐601。在小西环,停靠的火车让我们等了二十多分钟,回到家已经六点半了,是归来最晚的一次。

看可可从远处拍的视频,蜗牛五号线,我们几个就是蜘蛛人在悬崖峭壁上蜗行。在和村通往仙庄的路上,裴哥对我讲,就像下棋,一直找臭棋篓子,你永远不会进步,只有和高手频频过招,你才能突破自己。对于我来说,这次爬山就是一次突破、一个蜕变。蛇蜕皮是为了更大的成长,知了蜕皮是为了更高的飞翔,海东青不受煎熬变不成神鹰。一次次鼓山行,我不仅锻炼了身体,愉悦了心灵,认识了自己,这一次是更加深刻检阅了自己,也超越了自己,为下一次巅峰积累宝贵的经验。

                                                                                                                                2025.9.15

 此文已发于《中国旅游文学》

[下一篇] 60感怀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5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