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战国纵横家鼻祖“鬼谷子”王诩所作。王诩,姓王,名诩,也称王禅,世称鬼谷先生,战国时期朝歌(今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人,生卒年月不详,大约在公元前400年至公元前270年之间。鬼谷子是战国时期纵横家鼻祖,隐居朝歌城西云梦山中,创建中国第一所古军校,培养出孙膑、庞涓、苏秦、张仪、毛遂等一代高徒驰骋天下。《鬼谷子》,又名《捭阖策》,该书共有14篇,被称为“文兵法”,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其中第13、14篇(转丸、胠乱)失传。本文主要介绍前12篇。
捭阖第一
主要讲游说的技巧。从游说的角度看,捭就是公开说出自己的意见,并引发对方说出意见;阖就是保持沉默,让对方先说出他的意见,再因势利导,游说对方。
反应第二
主要讲获取情报的方法。反思指反复、反面,应是指应对、应和。反应术是通过正面或反面地反复观察、了解、辩说,准确地掌握对方的反应,包括心理、语言等方面的反应,以便紧紧抓住对方,并准确地制定自己的基本策略。
内楗第三
主要讲臣子和君主的俄关系。内是指内心世界,楗是指紧密结合,门栓、钥匙。内楗术作为游说之术,就是说:向君主进献说辞,要深入到君主的内心世界,使双方的关系就像门栓和门、钥匙和锁一样紧密结合,亲密无间。
抵戏第四
主要讲处理社会矛盾和危机的方针。抵意为“击”,延伸为处理、利用;戏者,裂缝也。抵戏,就是指针对社会所出现的裂缝即各种矛盾和问题,采取不同的对策,或加以补救,使其恢复原貌;或因势利导,建立新的秩序。
飞钳第五
主要讲如何运用论辩术得到对方的实情。一是钩钳,即使用各种方法,钩出对方的真实意思,然后加以控制;二是飞钳,即远远地把话语传给对方,主要是恭维、赞扬的话语,从而使对方上钩。
忤合第六
主要讲智谋纵横之士的归宿问题。忤是抵触,违背心愿,即彼此思想不合而背离;合是符合、适合,选择计谋相合的对象,使彼此亲密无间。忤与合是趋向相反的对立面。
揣篇第七
主要讲推测对方心理的方法。揣是指揣测、探求。揣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量权,衡量对象的权势实力,如诸侯国的自然条件与政治经济形势;二是揣情,揣测对象的思想动态。
摩篇第八
主要讲揣摩之术。摩是揣的方法和手段,揣侧重在揣测对方的主客观情况,摩着重在触摩、接触,在接触中试探对方,尽力顺从对方的心意,以求亲密无间。
权篇第九
主要讲游说语言的技巧。权是指秤锤,引申为衡量、变化。本篇的主旨是,要根据游说对象的特点反复衡量、修饰游说的言辞,以达到目的。
谋篇第十
主要讲谋略。本篇主要透露如何讲究谋略,出谋划策。
决篇第十一
主要讲决断的方法。做出决断要顺应人之常情,要趋利避害,还要参照以往、检验未来、参照惯例。
符言第十二
主要讲君主治国平天下的修养之术。包括如何保持君位、如何保持明察、如何听取意见、如何实行赏赐、如何把握知识、如何驾驭官吏、如何了解情况、如何洞察秋毫、如何名实相符等九个方面。
[下一篇] 老子15章典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