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开天辟地君真健(之三)
开天辟地君真健(之三)
作者:陈杰

  指点江山的风采

坐标聚焦:兴业路7678号(原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再拉开:一大会址西北方向约3公里处。成都北路730号(原公共租界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继续拉开:一大会址往北方向约8公里处。东宝兴路与宝源路交界处。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遗址。原址已不存在,附近四川北路公园建有四大纪念馆。

在上海召开的3次中共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作为最宝贵的红色资源长留史册。三处不在一个区,一大会址在黄浦区,二大会址在静安区,四大会议遗址则在虹口区。

毛泽东只参加了一大会议。

一大会址是代表李汉俊之兄李书城的家。李书城,辛亥革命元老,新中国首任农业部长。1964年,毛泽东在会见李书城时说:你的公馆里诞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是我们党的产床啊!

19217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出现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后来,71日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

100年前召开的中共一大,其内容、进程及会址等有关情况早已为世人所熟知。那么代表与会期间住在哪里呢?

建党100周年前夕,我又来到一大会址。这里正在全面整修,斜对面一座新的纪念馆也已落成。紧挨会址东边那条马路,称作黄陂南路,沿其北行,我步行计时仅两分钟,来到太仓路127号,一座沿马路坐南朝北的三层砖木结构老式石库门建筑。标牌:中共一大代表宿舍(博文女校)旧址

博文女校由辛亥革命元老黄兴夫人徐宗汉1917年创办,当时学生有100人左右。筹备一大时,陈独秀、李汉俊等看中了该校距李公馆近又时值暑假的优势,决定借校舍一用。由李达夫人王会悟出面租用,代表们食宿也由其一手安排。

19217月,来自全国各地的大会代表,除李达、李汉俊各住家中,陈公博携新婚妻子住南京路大东旅社外,包括毛泽东在内的其他9人以北大师生暑期旅行团名义住进博文女校。

据包惠僧回忆,大会前在女校楼上他住的房间还开过一次预备会。内容包惠僧没说,陈潭秋在他的回忆中写道,会议推选了大会主席和记录人。张国焘为大会主席,毛泽东和周佛海为记录。刘仁静回忆,毛泽东在所住房间里,经常来回走步,凝神静思。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大会址那18平方米客厅里,蜡像还原了会议第一天的会场情景。15人(含共产国际两位代表)围桌而坐,毛泽东站着正发言,英姿勃发,慷慨激昂,指点江山,气吞山河。

一大纪念馆展板显示,不算转赴嘉兴南湖的最后会议,一大期间代表在李公馆集中开会6次,其它大部分时间在博文女校度过。他们交流各地情况,讨论建党事宜,酝酿机构选举等。

100年前往来行走于黄陂南路两点之间那群年轻人,平均28岁。他们青春洋溢,朝气蓬勃。那铿锵的脚步声,在历史深处久久回荡。

博文女校旧址一直与一大会址一起保护管理,但从未开放过。我在门前询问了一位工作人员,他证实内部已再次整修,随时等通知正式开放供人们瞻仰参观。

19227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参会代表12人,代表全国195名党员。二大最大的亮点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明确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还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党章。

毛泽东没有出席二大。在斯诺《西行漫记》中他这样解释:“我被派到上海去帮助组织反对赵恒惕的运动。那年(1922年)冬天,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我本想参加,可是忘记了开会的地方,又找不到任何同志,结果没能出席。我核对毛泽东年谱,二大召开时段内毛泽东在长沙,未显示去过上海。而且二大也不是在冬季召开的。斯诺误记的可能性较大。

19251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举行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代表20人,代表党员994人。这是中共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在上海召开全国代表大会。

四大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全面地总结了党成立以来特别是国共合作一年来的经验教训,初步形成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为大革命高潮到来做了重要准备。

毛泽东也没有出席四大。前面讲到,19242-12月,他在上海工作了10个月,作为中央局秘书,筹备全国代表大会肯定是工作重头戏之一。可他却在大会召开前不到一个月时离开了上海。

我在四大纪念馆里查到了中共中央关于召开四大的通知。通知竟是毛泽东亲笔签署的,署名钟英,应该是“中央”的谐音。但发通知的人开会为什么没参加呢?

毛泽东回湖南,实际有更深层次原因。他经过长时间实践与思考,最早发现了一个重大问题。那就是,中国革命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下决心把工作重心从大城市转向农村。这在当时是石破天惊之想法。

近年来我在与年轻朋友交流党史军史时,他们提到最多的问题是:为什么中国不能像俄国那样,在大城市甚至首都靠武装暴动一举拿下全国政权?还得如此费力一点点从农村搞起?我说,我们又何尝不想?这是中国特殊国情所决定的。在这一点上,更彰显毛泽东的伟大英明。

毛泽东认为,中国是个农民如汪洋大海般的国家,土地问题、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极为重要的问题,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军,农民运动应该是共产党的主要力量来源。在中国,不了解农民,不关注农村,不放手发动农民、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革命只是书生纸上谈兵。别说毛泽东所处的那个时代,即使今天,没有农民的小康哪会有全民的小康?

毛泽东认为,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必须重视武装斗争,建立一支党和人民直接掌握的革命军队。中国革命只能在落后的、边远的、敌人统治薄弱的地方先发展,靠艰苦努力,武装割据,建立和发展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些后来的普遍认知,在党的幼年时期接受起来还比较困难。相当一段时间内,共产国际和党内高层一些人就是想不明白。他们注重在大城市活动,什么罢工罢市、飞行集会、游行示威等等,当然对于打击敌人扩大影响也有必要。即使后来搞武装斗争,总热衷于城市暴动,强调进攻进攻再进攻,攻打占领大城市,夺取一省数省首先胜利等等。但是在敌强我弱的大背景下,收效不明显,损失还很大。

毛泽东不仅高瞻远瞩,而且身体力行,率先离开大城市回湖南乡下搞农民运动去了。他虽没参加四大,但他的思想和行动给大会以较大影响,四大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

毛泽东很快成为“农民运动大王”。他在家乡建立党组织,在贫苦农民中办农会,组织基本力量;他在广州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做长远打算和人才储备,孕育了112800多个农会;他考察指导并满腔热忱讴歌被一些人贬为痞子运动的湖南农民运动……之后更是高举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旗帜,用他话说“做革命的山大王”,开辟了中国革命第一块红色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事实证明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

我常想,不论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还是纪念建党百年,了解认清毛泽东的伟大思想和实践,永远铭记他的丰功伟绩,正当其时。讲党史,怎么可以不讲毛泽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而没有毛泽东就没有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胜利。正如邓小平所讲,没有毛泽东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毛泽东,人中之龙。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他的一生,波澜壮阔。即使别的都不论,仅书法、诗词等就足以傲视千秋。

上海,特别之城。近代中国最繁荣、最现代化的城市,中国工人阶级的摇篮和最集中的地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共中央机关12年的办公地……,

一位旷世伟人和一座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城市,两者交集,必然碰撞出灿烂夺目的火花!他在这里找到了革命真理,他在这里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他在这里通过实践增长才干走向成熟,他在这里又把目光从大城市转向农村。


毛泽东曾57次到过上海,其中,共和国成立前有12次。

毛泽东对上海寄予厚望,上海也没有辜负他的嘱托。现在上海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经济实力已跃居世界第六大城市。仅以我寻着毛泽东足迹考察乘坐的地铁为例,现已有939公里运营里程,雄踞世界城市第一。

奋斗百年路,开启新征程。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不忘,使命未改。新时期上海正满怀信心努力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引领城市。宏伟目标一定能实现,因为毛泽东正在前方,以他那深邃而期盼的目光,注视着上海的今天和明天……


注:本文标题引自柳亚子先生诗《感事呈毛主席》。


[上一篇] 我的运动生活

[上一篇] 张行方系列无线作品欣赏之—— 人生最好的安放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