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走进这胡同
走进这胡同
作者: 马占顺

      在冬日的胡同里,有着暖暖的阳光。周末,还没等天上的星星闭上眼睛,我就出门了,去感受进入“小雪”节气以后北京冬天的胡同。 

      初冬的清晨这条胡同听不到什么嘈杂声,安静极了,我自己走在胡同里真是心旷神怡!偶尔能看到路上有出行的人骑着电动摩的从身边飞过。

      我正在一门心思往前走时,左手的岔路口不远的对面迎着我走过来一位老者。他脚穿旅游鞋,外套大红色羽绒棉坎肩,脑袋刮得锃亮,两只手里各自提着一个鸟笼子,断断续续哼着、略带老北京味道的那冰糖葫芦的小曲,迈着轻盈的步子向我走来。“早啊!您呐!”这位老者的嗓门还挺洪亮。看看四周就是我们俩人,还没有第三者时我才恍然大悟似地醒过劲儿来回道:“您好!”俩人的问候,让我们都停住了脚步。“这么早到哪去遛啊?”老者客了客气。“就到咱们这三里河来看看!听说这里改造不错,有点小河流水的感觉。”说着我向他表露出一种期盼的意思。“我在这住了都七十多年了,眼见着这胡同的变化。胡同也跟人一样从青年走向壮年,又从壮年走向了老年,这些年呢,咱住的这片胡同又焕发了青春!”我看他光着脑袋话题一转就说:“这么冷了,咋不戴个帽子出门呢?”他晃着身子回道:“都习惯了!”口气里带着满不在乎老北京的味道。

       告别了老者,再往北走约100米左右,向西拐去,就是前门东侧三里河的那片平房和胡同了。我甩着胳膊慢慢融入这一片平房之中......这里是新修复的三里河古河道的东侧入口。根据记载,前门东侧的三里河地区是指古三里河河道所流经的区域。三里河是老北京城护城河的泄水河道,于1437年形成,河道纵横。由于河道长期不疏浚,历代政府疏于管理和不作为,再加上居住人口密集,特别是解放前,这三里河成了一条臭水沟。新中国成立初期,臭水沟被改为地下暗沟。我顺着弯曲的胡同往西走,看到被拆掉的破旧平房的地界里有一条自东向西新修建的宽约两三米的小河,看上去河水清澈,涟漪绵绵、河水中那一群群赤红、洁白的锦鲤鱼,有的静静聚在一起,不知是沉睡还是在沉思;有的则摆着尾巴,似早起的老人散步一般慢慢游荡、潇洒自如,就像是朵朵泛红、洁白的睡莲。

      小河上的这座小桥有点独特;石头打造的桥面,似沉在河中,又像是漂在河上。桥边那略有些枯干的水草,就像冬日里守卫在这里的卫兵一样,凛然屹立着。我从小河边旁矗立的简介牌牌中看到:三里河景观修复,采用了多种环保的措施。通过活性炭和叠泉的景观设置,保证了景观美化的同时,还净化了水质。在景观的取材上,工程采取了旧材新用的方式。谁能想到,这老三里河小河边上古香古色的凉亭。竟然是用拆除的老房子的旧房梁搭建而成。

  

      2025年4月25日

                      

[下一篇] 胡同里的“乐子”

[上一篇] 深入生活 多多写生----沈嘉慰谈油画《我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创作体会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5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