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行走天下 > 管用和写文章推介我写的《管用和的书法》
管用和写文章推介我写的《管用和的书法》
作者:郝连成


管用和先生的书法作品



      管用和是我国五十年代成名的诗人,随着中国当年不断的政治运动而坎坷了一生,最终在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的岗位上退休。他的一生最大的成就是写诗,出版过很多诗集,也有过诗歌理论讲座,自学绘画出版过《管用和画梦录》近些年也写书法,并且自创出了“毛草体”。三年前,我写了篇文章《管用和的诗、书、画》,此次加入河北省采风学会后,就把此文发到了《采风网》平台。

      不料管用和先生在百度上看到这篇文章后非常认可和感动。专门写文章推介了其中的《管用和的书法》一节。下边是他转发我写的文章里的关于书法不分的章节,并加了按语:

 《管用和的书法》

      昨日偶然百度一下,发现郝连成(网名“雁在蓝天”)先生对管用和诗书画评介的一篇长文,意外惊喜。郝连成先生,在文中不仅评介我的诗书画,还对我学习文艺创作的经历的遭遇作了详尽的叙述。文章充分体现出郝连成先生学识渊博鉴别能力非同一般,可谓独具慧眼。正如网友陈胜芳所说的那样:这位老师写的很全面很透彻。本人也深为感动。忽然头脑里产生出两句诗来:

雁在蓝天 

排成一字

——独一(无二)

排成人字

——高人

       这篇文章 很长,先看看《管用和的书法》。说实话,我的所谓“茅草 体”,我自己一直觉得是丑书,“丑媳妇怕见公婆”。读了郝连成先生的文章,增长了见识,受到鼓舞,有所启发。看看他是如何评介的吧。

管用和的书法

       管用和的书法是游离于中国传统书体之外的独具个性的书体。

看管用和的书法,第一感觉是:

一群大妈广场舞,

陕西汉子打腰鼓

莫高窟里飞天女

两军对阵挥刀斧。

    被那种凌乱美的气势所震撼。

    管用和曾自谦地说,他读小学的时候也临摹过柳体字帖,没人指导,自己依样画葫芦糊弄了几天,不久就用铅笔和蘸水钢笔写字了。后来读中学,做作业考答卷用钢笔,直到参加工作,也一直没有跟毛笔打过交道。

    但看他的书法作品的用笔和着墨,无不暗合古人的法度。

唐代书法家张怀瓘说:“作书必先识势。”

管用和的书法作品就以势夺人。

    他的苏轼词《大江东去》作品就以波飞浪涌一泄千里的气势,很好地表现出了苏东坡“大江东去”的汹涌和“惊涛拍岸”壮观。


管用和书法作品  



      管用和的此篇作品大字浓墨入笔,虽不注重点划小节,但线条逶迤点划腾挪,给人汹涌澎湃势不可挡之感。

清王虚舟论书说:,“束腾天潜渊之势于豪忽(笔端),乃能纵横潇洒……”“须是字外有笔,大力回旋,实际盘绕,如游丝,如飞龙,突然一落,来去无迹,斯能于字外出力,而向背往来,不可得其端儿(头绪)矣”。相信管用和这样的作家肯定看过古人的这段书法论述,所以作品中也在往这方面倾斜和靠拢。

       看管用和先生的书法作品,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想起郑板桥的乱石铺街体有些相似。据说,郑板桥早年学书相当刻苦,写众家字体均能神似,但终觉不足。有一次,他竟在妻子的背上划来划去,揣摩字的笔画和结构。妻子不耐烦了,说:“你有你的体,我有我的体,你老在人家的体上划什么?”这无意间说出的一语双关的话,使板桥恍然有悟:不能老在别人的体格上“规规效法”。

      评价一幅字的好坏,主要看他是否具备了笔法、结体和笔势,而这一理论,也是张怀瓘在《书断》当中所强调的,对于书法家创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纵观郑板桥所创作的乱石铺街书法作品,大多给人一种古拙之美,恰好是因为他具备了以上三要素,与那些丑书大师们所创作的书法作品,是有本质区别的,因为他们根本不具备这些特征。

正是郑板桥的这个学书故事,使管用和才感觉到不应在别人的体上写来写去,最后创出了茅草体。

       当代书法家楹联家爱新觉罗•兆瑞先生曾说过没有新意,能不能刺激起读者的感官意识,最关键是能不能表现自我。在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百花园中独创一体。管用和的茅草体与郑板桥的乱石铺街体,有种殊途同归之妙。

       细品管先生的作品,整体的章法布局,单字的结体造型,线条的柔劲对比,墨色的浓淡变化,无处不给人以灵动飘逸的美感。

      从书画同源上讲,管用和的书法有很深的绘画用笔基础,有较深的艺术理论。又有涵盖天地的诗人情怀,所以他的作品,放浪潇洒,笔势如狂风入林,巨石坠空。

(书法作品释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管用和书法茅草而自成一体,在书法创作上不墨守成规,师法自然而不泥古,匠心独运巧妙用笔,以鲜明的个性、别样的风格,在艺坛上留下了自己永恒的印记,形成了独特的“茅草体”,可以说,他探索出了中国书法史上的又一新体。

我感觉管用和的“茅草”书法是:

马踏飞燕天卷云

犹如秋风入竹林

茅草一片成何体

前朝徐渭迹可循!

      管用和介绍自己是怎样写起书法时说:

      我本来不想给别人题字写字,但又不好意思拒绝朋友的要求,怕他说我摆架子,便用画画的秃笔随手写了一幅字给他。他看了看说,字写得好,就是毛糙了一些。我随口开玩笑说,这就是茅草(毛糙)体。于是在朋友中传开管用和写茅草体字的笑柄。这也引起我的兴趣,不妨创一个独特的字体,尝试一番。便写了一些茅草字发表在微信群里。说好的人有之,否定的人有之。我不是书法家,也不怕人笑话,心想这是个试验,不论成败,也学学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自知我无厚实书法功底,成不了气候。也许有着书法功底的人,步我之后,会有所成就,也是一件幸事。

管用和先生的一生,就是中国文人在诗、书、画的道路上探索的一生,虽然坎坷,但实现了梦想。

 2021年 3月 京津冀 香汐花园

[下一篇] 重访凤凰古城

[上一篇] 逐梦陕北民歌:李静的艺术逐光之路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5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