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是我国军民历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的。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来临之际,晋中著名作家张中伟先生历经19年,饱蘸心血汗水的纪实章回小说《梁奔前》面世。这是一部厚重的平遥县抗日战争史,该书从1931年9.18开始写到抗战胜利,书中生动真实地反映了抗战英烈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为民族的解放事业树立了一座座丰碑!
为了搜集、抢救第一手历史资料,张中伟先生爬山涉水走访梁奔前的出生地襄垣村,生活工作过的宋家岭、西崖窑、千庄、三岔口等村,以及梁奔前父亲梁元茂的出生地罗鸣后村。本书为丰富故事情节,作者在写梁奔前的同时,又将平遥抗战时期涌现出的赵力之、谢子和、郭振山、康青云、武伯健、焦桂英等20个英雄人物和事件写入书中,使本书成为以平遥为中心,全面反映平遥抗日战争的史诗性大作,同时也成为集体性反映我国抗日战争群像“英雄谱”式的优秀作品。
该书分44章、15万字,据了解,张中伟先生从2005年开始搜集资料,到2024年6月脱稿,前后长达19个春秋。书中20多名抗日英雄的光辉形象浮现在眼前,让读者身临其境,真切地感受到革命志士丰富的感情世界、人生经历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梁奔前,1925年4月出生于平遥襄垣村,父亲梁元茂毕业于山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是一位思想先进的爱国知识分子,后来加入共产党,成为平遥第一个党支部的成员。梁奔前从小就蹲在父亲跟前聆听岳飞抗金、文天祥宁死不降元的故事,她上学时是9.18事变的第二年,学校里不仅有朗朗的读书声,还有抗日救亡的怒吼声,誓死不当亡国奴的种子播撒在她幼小的心灵里。
1938年正月十四,日寇进攻平遥县城,地处铁路、公路沿线的襄垣村几乎成了“空壳”。学校放假,村民们纷纷扶老携幼外出逃难。1940年,为推行“强化治安”的侵略政策,日本侵略者在全县各村建立了“维持会”。梁家是抗日地下交通站,县区干部和地下工作者经常到梁元茂家收取情报。每当家里来了人,失学在家的梁奔前总是主动到大门口或街上站岗放哨,密切观察着外面的动静。17岁时,革命烈火在她胸中燃烧,她向父亲要求参加革命,父亲便委托党的地下工作者把她带到了山上的抗日县政府,在平遥一区担任了抗日教师。
平遥三区区委书记郭振山,在抗日根据地全力推动石雷生产的同时,经常装扮成走街穿巷的卖货郎形象,以做生意为掩护,随时开展敌后工作。他用质朴通俗的诗歌《石雷歌》《当货郎》等反映了1941年秋抗日根据地的真实写照:“身背包裹手摇鼓,走村穿乡叫卖声。鼓响唤醒众兄弟,百货换来鱼水情。白地撒下革命种,夜静叩门细谈心。书记扮成货郎汉,乡亲掩护买卖人。” “鬼子来扫荡,石雷到处响。吓死人和马,留下机关枪。”经他推广的石雷,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成为鼓舞士气、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
日伪军抓捕了共产党平介抗日县长薛佑之,面对敌人设下的中日亲善宴会,他慷慨陈词:“想收买我做叛徒为你们效劳,我薛佑之从入党那天起,就考虑到为民族解放而牺牲,但没有想过做叛徒。”说着便把饭桌掀翻在地。直到被敌人用酷刑折磨的遍体鳞伤而惨遭杀害,年仅35岁。闻悉战友不幸牺牲,时已调任平遥一区区委书记的郭振山,当即以《悼念薛佑之》诗篇激励奋战在抗日前线的战友们:“腊月三九雪花飞,野草树木披白衣。平介人民悲声起,悼念县长薛佑之。……金钱美女不动意,酷刑不屈勇就义。继承烈士报国心,誓与敌寇战到底。”体现了中华民族“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贵品质和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
在平遥的抗日战争史上,还有一位威震敌胆、外号“铁麻胡”的城西十公里处北三狼村的宋志诚,在平介乃至三晋大地传颂着“宋志诚怒惩鬼子兵”的故事家喻户晓。被日本宪兵队关押的平介县二区区长胡汉平,率领10位抗日志士成功越狱时,他在牢房的墙壁上写下了:“此房共有十条龙,日寇金锁控蛟龙。蛟龙展翅腾空飞,今朝气死日本鬼。”在三区任武委会主任的裴德富,在反“扫荡”斗争中获得了军区一等“战斗英雄”和“飞行爆炸英雄”荣誉称号。
1944年6月,活跃在太岳区境内的八路军洪赵支队长张成宽,是湖北黄安人,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经人介绍和梁奔前结为革命伴侣。婚后不到两月,张成宽接到上级指示,便跨上战马奔驰在了通往太岳区沁源方向的大道上了。不久,张成宽率领洪赵支队一千余人奔赴抗日前线,在临汾的青浮战役中不幸壮烈牺牲。消息传到平遥千庄时,如晴天霹雳,梁奔前在崎岖的山路上向着沁源方向狂奔起来,哭喊声在绵延的太岳山谷里回荡着。她本是满怀期待着胜利的喜讯,想再次聆听丈夫讲述红军长征路上的故事,讲述他在延安时听毛主席的报告,讲述他对《论持久战》的新见解。然而,这些却化为泡影,怎能不让她悲痛欲绝?
1945年2月的春节,天寒地冻,西风呼啸,雪花飘飘,平遥千庄的三岔口村,枪声、哭喊声响成一片,日本鬼子进村了。抗日县政府由于势单力薄无法抵抗,便与大多数群众往后山转移。面对鬼子的烧杀抢掠和燃起的熊熊烈火,时任抗日县政府交通局秘书,身怀六甲、时年十九岁的梁奔前视死如归,面对山野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华民族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在这气壮山河、震撼太岳之巅的呼声中,壮烈牺牲在侵略者的屠刀下。日军队长的随军翻译、原日本北海道大学教授渡边龟二郎,从这位铮铮铁骨的中国女子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不可侵犯的浩然正气,一种耻辱感油然而生。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日本人,他深知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军民抗日迎百战,可歌可泣英雄赞。烽火硝烟战旗红,太岳丰碑山河壮。笔者不禁想起前不久的高考作文题,选了著名诗人穆旦的名作《赞美》最后两句:“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拥抱/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穆旦抗战时考入西南联大英语系,随部分师生在闻一多先生带领下,从长沙徒步走到西南联大所在地昆明。一路上,他看到广大人民经受日寇入侵的深重苦难,还有他们同仇敌忾抗击日寇的决心。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在国人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来临之际,我们要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传承爱国主义传统教育,从而激发全民族的爱国热情,缅怀先烈,激励后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