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连日记(155)
1984年6月23日,星期六,晴
今日之事,莫过迎接等候上级检查。
收拾武器装备库房,检查漏洞,以免到时被查出,便是在检查之前我所做的工作。一个上午工作加准备迎接,忙个不停,却迟迟不来。
好像贵客一样,请也请不来。但我不经意的时候却发现到炮连了。此时,我心里直发慌,因为这是新兵的正常心理,既惊奇有激动,还带有一点不好意思,因为我连的军械库条件的确不行,与别连相比寒碜多了,所以怕的心理也有。最后毕竟还是没来我连,结束了我提心吊胆的一天。
学习化学,今天我兴趣高昂,收效显著,练习题也迎刃而解,真不费劲。这是我培养学习理科的兴趣,努力钻研的结果。
后记:怕检查组来,又有点想检查组来,想见识一下这种场面,锻炼锻炼自己,看他们是怎样提问,找漏洞这些的,我该怎样应对。但这次最终还是没有来,错过了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
4连日记(156)
1984年6月24日,星期天,阴间晴
今天是星期天,早上吃饺子,改善伙食。
早上我5点20分起床,不能算太早,所以我这段时间的觉是睡足了的,起来后开始长跑,但要注意坚持下去。
一个星期天,怎么也得学习几个小时。不管之前怎么玩,只要我今天完成了学习任务,也是值得欣慰的,也是会有收获的。
大凡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
后记:难得一个星期天,说实话,真想好好睡一觉,但任务和使命告诉我,必须早起,完成自己的任务。
4连日记(157)
1984年6月25日,星期一,阴
星期一,又开始周而复始的工作、学习和锻炼,按部队一日生活制度平平顺顺的进行。
下午几个小时的学习令人满意。尽管数理化学起来有些难度,也许是因为有些内容是重学的原因,有些题做起来还是能够迎刃而解,理解消化上知识上也能融会贯通。
指导员安排我明天随卫生员到我连哨所出差,我连的哨所在珲春县凉水乡亭岩村,这是我当兵以来第一次到我连的哨所。去看看连队一个排的干部战士长年坚守的哨所,很有必要,看看大家在这个远离大部队的偏远地方,是怎样生活和做好战备工作的,对自己也是一个教育。
后记:安安稳稳的一天,波澜不惊。
4连日记(158)
1984年6月26日,星期二,阴有雨
早上7点左右,我和卫生员从连队出发到龙井县城龙门桥坐客车去延吉市,然后再坐火车到图们市,再转乘客车到珲春县的凉水乡,下车后走路到亭岩村我连队哨所所在的一排驻地,抵达哨所时已是下午5点过。真是风尘仆仆,疲惫不堪。
此行的目的,一是随卫生员到山上为指战员们打预防针,二是给指战员们带物资,三是到哨所检查武器装备情况。为作为军械员兼文书,不熟悉连队情况是不利于开展工作的。
也真没有白来,虽然一路辛苦,钱花了不少。但上山后我感到值得,沿途所见所闻,也是我当兵以来的第一次,收获不少。
让我深深地记住1984年6月26日,这是一个难忘的日子!
后记:这是我到部队后第一次出差。当时中苏关系紧张,沈阳军区在中苏边境屯兵较多,一线除边防部队外,二线就是我们守备部队。因此,每个连队在边境都有哨所,由一个排轮流坚守。我整理日记时查了一下,当时叫珲春县凉水乡,1984年11月改为凉水镇,1991年8月1日划归图们市。
6月26日这天,我和卫生员到图们市时,还专门抽出了一点时间到图们江边拍照留念,照片至今都在。等有空了,自驾回去故地重游。
4连日记(159)
1984年6月27日,星期三,晴
遵照指导员指示,我们今天必须赶回龙井,回到连队。所以我和卫生员于上午9点半离开哨所前往凉水乡坐车返程。
一路上的奇山异水,不能称绝,也得称奇。我头顶烈日,大步流星赶路,却也偶尔流连忘返,停步欣赏。但时间紧迫,不容多加停留,只得忍心而去,连幸福的留影都没有留下。
我俩到凉水已是上午11点半,买票乘坐12点10分的客车到图们,然后转道延吉回龙井,其间,图们到延吉坐火车。沿途一派生机,人畜两旺,百业丰登,深感党的政策英明,才有农村新气象。图们至延吉的行程在心情舒畅和悠扬的乐曲声中结束。
到延吉后,我俩的钱已花完,有车也不能坐。我们想到找赵国军救济,他在223医院住院。可是回到车站车已发出,再没有车去龙井,我们只得决定在路上拦车。
晚6点钟,我俩在延吉市河南街附近欣逢延边农学院“北京”吉普车一辆,司机等品格高尚,待我们说明情况后热情予以帮助,我俩才于6点半多回到龙井。
此次珲春凉水之行,历时两天,途经延吉、图们、凉水等地,乘坐火车、汽车,虽然路途辛苦,花费10多元钱,但增长了见识,检查了工作,是一次一举两得的美好难忘的旅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在延吉市和图们江中朝边界留了影,相片寄回家,家人一定欣喜不已。此军人之乐趣所在也。
后记:新兵蛋子和一个老兵单独这样出行,高兴坏了,但两个人居然忘记了身上的钱都不够路费。我当时是第二年兵,每月只有11块钱,出行时已是月底,应该所剩无几。但卫生员是第四年兵,已经是老兵了,居然没有找司务长借点路费,我真的也是醉了。不过,有这样的奇特经历,也算是这次出行的偶得。
至于赵国军这个战友,我已完全想不起他的有关情况。还有就是必须感谢延边农学院的那位师傅,怀着对军人的信任,让我们搭车回到了龙井部队驻地,不然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还会发生什么事情。
[下一篇] 运动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