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记住乡愁 > 家乡的小米
家乡的小米
作者:高顺平

我的老家是安阳市龙安区马投涧镇高白塔村,小时候的小米稀饭是当家饭天天要喝,那入口的香甜让人唇齿留香。在那个困难的年代,家乡的小米养育了一方百姓。一晃40多年了,自今让我难以忘怀。

家乡的小米是由谷子碾出的,谷子在6月份种植,种下之后,很快会长出青青的幼苗。那时候正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暑期,即使是我们这些小孩子也要下地间苗。然后是锄地,除了除草,锄地的主要作用是松土保墒。古人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酷暑下劳作是很辛苦的,唯其辛苦,所以印象深刻;唯其来之不易,所以十分珍惜粮食;唯其亲自种来,所以食之特别甘甜。

人勤地不懒,看着谷子一天天长大,我们心里都乐开了花。后来看到一张毛主席在河南视察时在谷子地里拍摄的照片,老人家神采奕奕,头戴大草帽,身穿白衬衫,站在丰收在望的谷子地里那张合影,看着都觉得亲切。是啊,老人家是湖南人,但对小米有着很深的感情,当年在革命圣地延安,小米支援了中国革命,我们党靠着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打出了一个红彤彤的新中国。我上初中的时候,读过曹靖华老人的《小米的回忆》,那时候才知道小米对于那一代人的何等重要,才理解那一代人对于小米的深厚感情。后来我离开老家到县里读高中,之后到省城上大学,再之后大学毕业分配到另外一个城市参加工作,在离开家乡的日子里,对小米的回忆也成为我记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的家乡属于800里太行山余脉,属于南太行山区丘陵地带,村子西头有个高地叫二郎岗,谷子就长在二郎岗四周的山坡地上。谷子对土壤的要求并不苛刻,即使是贫瘠的土地照样生长;它对雨水的要求也不高,属于北方旱地作物。一方水土滋润一方庄稼,家乡的谷子用石碾碾出的小米,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比大米、玉米都高,脂肪含量是大米的3倍。更加可贵的是,家乡的小米不仅富含维生素AB等多种人体所需物质,还高钙富硒,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其品质完全可以与延安的小米相媲美哟。

家乡的小米另一特点是出油率高,色泽金黄,熬成的米粥上漂一层厚厚的米油,喝入口中暖胃润肺,清肝利胆,尤其利于产妇催乳。据县志记载,家乡的小米曾经获得过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素有“贡米”之称,连慈禧老佛爷都爱这一口,喝过后赞不绝口,是直接拿来进贡的,2006年已成功申报河南省物质文化遗产。我参加工作后回老家时,最爱吃的就是母亲熬的小米稀饭,再配上葱花油饼和腌胡萝卜丝,那滋味,给个山珍海味也不换。除了熬粥,家乡的小米还有多种吃法。可以与羊肉一起熬成羊肉米饭,味道更加香甜。还可以和大米一起蒸成两掺饭,蒸出的米饭更有营养,据说毛主席他老人家后来就特别爱吃这样的两掺米饭。更加难忘的是,家乡的小米还可以炒热后加黄豆磨成面,可以捏成窝头蒸着吃,更可以做成豆沫饭,其风味更是独特,是家乡的一道特色小吃,在豫北一带知名度很高嘞。

近年来,富裕起来的国人普遍注重养生,注重食用绿色无公害的食物,家乡的小米为城里人所钟爱,在市场上颇受欢迎。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家乡的谷子也开始了规模化种植。在安阳市委政法委驻我们村工作队原队长徐亚飞的帮助下,家乡与安阳市农科院谷子所联手,大力发展“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种植模式。村党支部书记高合成的带领下,以二郎岗坡为中心,在家乡大力种植“豫谷18”、“豫谷19”优质谷子新品种,集中连片发展、规模种植,面积已达2000多亩。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有口福了,在家中就可以美滋滋地吃上家乡的小米了。

家乡的小米是我的最爱,家乡的小米最养人。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掉,多么令人难忘的家乡小米哟!

图为村党支部书记高合成在观察谷子长势  毕兴世 摄

[下一篇] 老家的秋天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5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