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菏花正向阳
开在津门石屋旁
独枝娇艳清如许
爱煞宋时敦颐郎。
注释:周敦颐,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所著《爱莲说》最为有名。
文曰: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君也喜欢莲,可知其性清高,独立。莲,花中君子。风雪,亦人中君子也。
解读题石风雪荷花照:以荷喻人,墨韵藏情核心诗作
一束荷花正向阳
开在津门石屋旁
独枝娇艳清如许
爱煞宋时敦颐郎。
解读分析点评
1. 写景切题,细节藏巧思:前两句“正向阳”“津门石屋旁”精准锁定荷花照的核心元素——姿态(向阳绽放)、地点(津门石家附近),用白描勾勒画面,让诗作与照片紧密呼应;“独枝”二字既贴合画面中荷花的形态,又为后文“清高独立”的喻义埋下伏笔,写景与表意无缝衔接。
2. 借典喻人,立意显深度:末句“爱煞宋时敦颐郎”巧妙关联周敦颐及《爱莲说》,将石风雪的荷花照与“出淤泥而不染”的莲之君子特质绑定。后文直接点出“风雪,亦人中君子也”,完成从“赞荷”到“赞人”的升华,以周敦颐对莲的偏爱,类比石风雪对莲的喜爱,暗喻其如莲般清高独立的品格,用典自然且立意深刻。
3. 情感真挚,呼应显匠心:诗作以“爱煞”直抒对荷花的喜爱,后文通过解读《爱莲说》中莲的君子属性,将这份“爱”从花本身,延伸到“爱荷之人”石风雪的品格上。前后文形成“赞荷—引典—喻人”的逻辑闭环,既体现对荷花照的欣赏,也饱含对石风雪人格的敬重,情感层层递进,真挚动人。
[下一篇] 《冬天》 –智能点评雁在蓝天诗文之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