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行走天下 > 打卡十八缸
打卡十八缸
作者:真心汉子

        缸,抟土烧制而成,上粗下细,口和底都是圆形,小的叫罐大的曰缸,人们用它储水存粮,现在已经很少见,即使在农村也很难发现它的影子了。后来,人们把山沟里经千万年洪水冲刷形成的坑也叫做缸,这些缸大小粗细、深浅圆扁各不相同,毫无规则可言,只是内壁比较光滑,的两边或三面都是悬崖峭壁。

十八缸,是虚指,并不一定就是十八个,只是叫着顺口、名字好听而已。最出名的十八缸在山西省陵川县,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驴友一睹风采。

邯郸也有十八缸了!就在磁县的小三峡,美其名曰“小十八缸”。这个消息通过人们的口口相传在户外圈发酵、喷发,周边的驴友一拔一拔地前去打卡,图片、视频通过微信、抖音集群向我砸来,让我眼热心跳,恨不得胁生双翅,早日一探究竟。假日户外要组织驴友去穿越十八缸,我第一时间报了名。

1月18日上午,大巴车载着五十多位红男绿女越吴家河水电站,过山村木北沟,来到了小三峡右侧的一处峡谷,谷口写着“封山育林”四个大字,这便是十八缸的入口了。

走过一段高低不平、曲里拐弯的山沟,就来到了第一缸。第一缸其实是一处绝壁,五六米高,三分之二处有一个小平台,下半部分比较光滑,扣点踩点十分细碎,不小心看不出来。大部分驴友选择从左侧绕行,三五个健壮的汉子自告奋勇,艰难成功。我跃跃欲试,在最后一步,我上边的驴友友好地向我伸出美丽的大脚,我紧紧薅住这宝贝疙瘩才勉强攀爬上去,谁让咱胳膊短、腿也短来着。有二个老人和一个孩子被劝了回去,他们原以为是到景区旅游呢。

第二缸六七米高,一条白绳带着红红的绸子从顶部垂下来。紧紧抓住绳索,蹬直两腿,屁股下沉,使绳子、臀部、脚形成一个三角,然后两手、两脚交替向上,驴友们大都比较轻松地爬了上去。个别的情况也有,就像生活中的其它事情,不可能齐刷刷全都一个样儿,十个指头伸出去还不一样长呢。

第二缸上去是一处比较大的平台,再往里就是最艰难的第三缸了。第三缸二十多米高,几乎可以等分为两部分,下面的这一部分非常光滑,没有扣点踩点,竖放着两根大树,顶部有杈,上面的那一部分坡度较小,但是顶端却有一块儿巨石如猛虎拦路,需要翻越。阿军是户外大咖,也是领队亮剑大哥请来的向导,他和亮剑上去之后下了两道绳,一个手抓,一个栓腰。由于攀爬困难,用时较长,驴友们就围堵在了缸底。为节省时间,亮剑让不用栓腰绳和需要栓腰绳的驴友们交替而上。男驴友一边积极帮助较弱的女驴友,上拽下顶,一边开着亦荤亦素的玩笑,活跃着气氛,笑声不绝于耳。我在帮助了几名驴友之后紧紧抓住绳索挺身而上,两脚慢慢交换着向上挪动,两条胳膊的劲就觉得不够用似的。攀爬的人多了,绳子比较光滑,好在有几个绳结,能抓实抓牢。爬上第三缸,我浑身湿透,两边的头发几欲滴水,赶紧找一块儿石头歇息补水。

第四缸高七八米,也是上下两段,扣点踩点不明显,有了前三缸的经验,这一缸明显不在话下,不过,还是有热心的驴友下了两条一步绳。我在两段的中间拉拽了很多朋友。能给驴友们提供些许帮助,我心里就特高兴,和小时候学雷锋做好事的感觉一样。

第五缸就让人有些失望,没有坑,更别提内壁,准确地说,不能叫做缸了。再向上走一点有两条岔路,正前方一个,右侧一个。领队带着大家拐向右侧,是另一段峡谷,向上攀爬、拔高,是第六缸、第七缸……一直到第十五缸,皆凑数而已。也可能原来有缸,山洪暴发时碎石将它们个个填埋。面对一滩滩乱石,把美颜开到底,也拍不出缸那腻滑滑的皮肤来。

12点,到达山口,有一处大的平台,适合驴友们吃午餐,暖阳在天,凉风习习,片刻之后汗水潜遁。之后向左侧沿一段较平坦的土路缓缓下山,约半个小时之后再左拐下另一条峡谷。山路曲折,凹凸不平,走着走着就来到一处断崖。这一处断崖有20多米深,上半部分坡度不大,石头有凸出的地方,下半部分直上直下,最下面三米高的地方向里边凹进去。阿军和亮剑又下了两道绳,和第三缸一样,不用栓腰绳和需要栓腰绳的驴友交替而下,已下去的驴友在下面大声指点、提醒着抓这儿踩那儿,左切右切。陌生的环境让人惶恐,为确保安全,我也栓了腰绳。害怕加上没有经验,最下面的三米我基本上是出溜下去的。

沿着山沟一路向下,就是十六缸、十七缸、十八缸,皆滥竽罢了,那红漆写就的数字已经不很鲜亮。其实,真的没有必要标上这些数字。此地无银,画蛇添足,徒增笑尔。

第十八个缸过去之后,就来到了第五缸,原来是走了一个小环线。然后需要沿着来时的路线折返。

第三缸再下两道绳索。感觉力气不足,我也栓了腰绳,两手紧紧抓着绳子,两脚倒腾着慢慢向下。离缸底还有三米的地方,右脚突然一滑,整个人像牛顿的苹果,垂直砸向地面,心里慌张不知如何是好,全身重量集中在两只手,手指肚被挤得生疼。好在下面的驴友瞬间抓住了我的脚,让我及时踩在树杈上。天下驴友是一家,户外人就是这样相互伸出友谊之手,不求回报,男帮女,强扶弱,更是户外人优良的传统。

一个年轻的女孩,这是第一次参加户外活动,还穿着一双普通的旅游鞋。拴着腰绳下来时,我扶着她的脚,能感觉出她两腿的战栗。下到缸底,她眼里含泪,只是不好意思哭出声来。

回到小三峡,看漳河悠悠,一分冀豫,望夕阳枕山,水割阴阳,那一川淙淙的流水,两岸绵绵不断的高山,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都融入脉脉斜晖之中。对此画卷,一天的辛苦和劳累就被抛到九霄云外,等待自己的便是一个香甜的梦。

                           2025、228 此文已发于《中国旅游文学》

[下一篇] 牛奶湖真奇妙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5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