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属于自己的森林
属于自己的森林
作者:薛丽英

                              属于自己的森林

 

之前,在某些刊物上看到过关于作家村上春树的介绍,国内外著名学者对他评价甚高。加之他小说销售量大,曾被称为“村上”现象。于是,急购《挪威的森林》,匆匆读之。这部小说主要讲述日本青年渡边君在就学期间痛苦的成长经历。大学制度腐朽,校园生活混沌,学生们前途渺茫,想法怪异,给人一种病态感。他身边的好友木月、初美、直子,接连自杀身亡。特别是他的女友直子,娴静、温柔、漂亮,却被忧郁症缠身,深夜上吊于黑暗的森林。整个故事情节弥散着忧郁、沉闷气息。这应该与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有关。作者出生于二战后不久,正是日本饱受创作之时。二战期间日本虽是侵略者,国力也亏损严重。战争耗费使国内资源几近枯竭。由于大量征兵,青年人亲眼目赌战争的残酷,心理上造成严重挫伤。再加美国为报珍珠港之仇,向其境内投入两颗原子弹,导致国土严重受损,之后好几十年才得恢复。在这样沉重的社会背景下,作品风格理所当然忧郁而沉重。

村上春树小说精彩之处在于他的叙述。他的叙述不同于其他小说,以对话形式为主。读起来像看电影,活生生的人物仿佛就在眼前。他的叙述正如渡边君喜欢的爵士乐,虽读起来轻快自由,节奏感强,曲调变换却很复杂。整篇小说以他回忆直子为线,中间穿插敢死队、永泽、绿子等人物故事。在每个故事情节里,他又能极巧妙地联系起直子,给人一种境头切换感。他小说的第二精彩在于他独特的比喻。如绿子问渡边君她的发型如何好法? 他回答说:“好得全世界森林里的树统统倒在地上。”绿子又问:“喜欢我喜欢到什么程度?他又说:“整个世界森林里的老虎全都溶化成黄油。”比喻虽不很恰当,但充满了浪漫与诗意。这话出自男子之口,女子会觉得自己有独一无二的感觉。他的比喻既幽默,又给读者留白,实在让人拍案叫绝!

小说人物虽说有些荒诞,但个性凸显,耐人寻味。木月热情、开朗,他的死扑朔迷离。初美简直完美无缺,娴静、理智、幽默、善良,就连穿着也高雅华贵。她身上有一种让渡边君“感情震颤”的东西,可他怎么也想不出它究境是什么。直到多年后一个夕阳笼罩的傍晚,一个夺人暮色里,他才悟出那是一种少年时代天真烂漫的憧憬。就这么一个完美的女孩,却爱上没有责任感的永泽。永泽只知发展前途,玩弄感情,毫不把初美放在心上。他的离开导致初美与后来的丈夫结婚后两年自杀。这情节令我想起唐婉的《钗头凤》:“……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不知初美在没有永泽的日子里,守着窗儿流过多少相思泪?可惜初美痴情、执着,永泽却不像陆游有情,只管自己飞黄腾达,寻欢作乐去了。初美的结局令人叹息。扪心自问,世间有情女子偏爱无情汉,为何?

我虽不喜欢永泽这一人物形象,但他哲理性的语言实在耐人寻味。他说:“不是我不相信现代文学,我只是不愿意在阅读未经过时间洗礼的书籍上面浪费时间。人生短暂。”想来不无道理,阅读也要有选择,有想法。他虽有缺点,但不能否认他是位有目标,有思想,有才学的青年。再如:“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干的勾当”永泽做任何事都勇往直前,大概是他有这座右铭支撑的缘故吧?另外他与渡边君讨论世人努力不努力的问题时说:“那不是努力,只是劳动。”“我所说的努力与这截然不同。所谓努力,指的是主动而有目的的活动。”读到此句,若有所思。的确像他说的,劳动不同于努力,世上大多数人都在无目的劳动,当然也包括我。工作起来,只是用心,很少想我为什么这样做,我想达到什么目标才这样做。大概这就是成功与否的区别吧?永泽还拿他学外语做例子进一步阐述:“多数人在职业确定后只顾庆幸的时间里,我开始学习西班牙语。英语、德语、法语早会了,意大利语也可以。”可以说,他除了与女孩交往放纵外,做每件事,都有目标,绝不盲从。他这点值得我们借鉴,至少值得我借鉴。

 直子,温柔、娴静、善良,却自始至终给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之感。她像幽灵一样,若即若离。她爱渡边君,更爱木月。木月与姐姐的自杀给她蒙上一层浓郁的阴影。渡边君的执着,让她心理负担更重。她把自己严严包裹在阴暗的世界里,谁也打不开那扇黑暗之门。从小说刚开始描写渡边君回忆与直子在草地散步的情景时,就预感她结局不妙。她的死与一般忧郁症患者不同,她是在头脑清醒的状态下,与好友玲子喝完离别酒,并把后事料理完毕,才自杀的。也许她知道自己病的深,不愿拖累亲人、恋人与朋友,也许她放不下心爱的木月,去寻他了吧?总之这位年轻生命的消逝让人惋惜,让人心痛。

渡边君刚出场时,并没什么与众不同,与其他同学一样随波逐流。当读到他同永泽一起玩弄女同学,以性游戏填补心里空虚时,真不想再读下去。可后来他的转变令人生喜。他不再随永泽出去胡混,不想再乱交朋友。木月的死,初美的死,直子的忧郁,让他倍感孤独,眼前一片渺茫。当时的境遇正如他所说:“如在沼泽里行走,之所以挪动步履,只是因为他必须挪动,无论去哪里。”从空虚中脱离出来后,她越发爱直子。为直子,她再没与其他女孩有过亲密行为。当有人问他这么喜欢一个人孤独时,他说:“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他爱直子,已成为习惯,每周日都给在远方疗养的直子写信表达爱意。最让我感动的是当绿子寻问他女友情况时,他没把直子的病况告诉她,这明明是维护直子。面对绿子的一次次身体暗示,他每次都拒绝。她说:“爱直子是一种责任,作为某种人的责任,并且不能放弃这种责任,纵使她并不爱我。”试想,一个二十岁的男青年对一个患忧郁症的女孩不嫌弃,不放弃,明知直子心里爱的不是她,为责任,为爱,甘愿用一生的时间等她恢复,哪怕她不能尽妻子之责。试想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有多少青年男女找对象不考虑物质条件与家庭背景。就连媒人一张口先说男方有房,有车。如果哪家男孩是拆迁户,女方巴不得早点嫁过去。若媒人说哪家女孩的老爸是某某大领导,男孩也巴不得赶紧爬上这架梯子,好在事业上飞黄腾达。责任心太少有,太难得。相比较而言,渡边君的想法多么可贵,多么令人感动!读到这,我不禁为他竖起大拇指!

由于爱,由于责任,在直子离开后,渡边君几近崩溃,流浪了一个多月,人消瘦的脱了相。好多读者猜测他有没有与绿子结婚。从他对直子的专一,从他出场时独自乘飞机来看,他应该没结婚。若真是这样,他不正如唐朝的大诗人王维了。由于王维对妻子感情专一,在妻子离世后,没再娶。当然,作为读者,我并不希望主人公为做那样的楷模,而孤苦一生。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那些善良的人物虽然肉体死了,他们的美好品德仍活着,供全世界读者品味,敬仰。圣经上,耶稣也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死了,活着,常人哪能分得清?

合上书本,仔细品咂小说里那句话:“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渡边君能与谁相逢呢?懵懂中,耳边仿佛传来他惯听的爵士乐。昏黄的灯影里,他正与谁共品那半盏威士忌……

 

 

 

[上一篇] 轻寒细雨问琴心_ 胡芳芳的散文

[上一篇] 小姨的天主堂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